(原标题:厦门银行因地制宜赋能“三农”发展 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
2月13日,指导今年“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也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浇灌乡村沃土离不开金融活水。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近年来,厦门银行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高效集聚、合理流动,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提升支农惠农服务能力。
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振兴新模式
近年来,厦门银行不断加快各县域网点建设进程,不断提升在地金融服务水平、丰富金融产品线,持续拓宽金融服务半径,进一步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增质提效,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质、降本。以泉州市为例,当前,泉州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现代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特色农业稳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但不可否认的是,泉州市乡村振兴领域的金融服务发展是存在痛点和难点的。
从服务主体来看,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融资可抵押物稀少,缺乏信用记录。另外农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现象普遍存在。与此同时,农户和农业企业的金融知识相对较为匮乏、信用意识较为淡薄。
从金融机构来看,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国有银行纷纷下沉到乡村,与原本就以支持农村金融为主业的农信社、农商行共同形成新的市场格局,城市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并且,金融机构基于风险防控方面的考量,在服务主体信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授信审批较为审慎。
围绕上述痛点和难点,厦门银行近年来持续立足自身优势,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探索因地制宜支持乡村振兴新模式。
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泉州样板”
首先是延伸服务半径,不断加快县域网点建设进程。
截至目前,厦门银行泉州分行共有11家服务网点,遍布泉州市区、晋江、南安、石狮等地。2022年,新设惠安支行、鲤城支行、丰泽支行,随着网点建设工作的推进,泉州分行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县域涉农金融服务力度进一步提升。
截至2022年10月末,厦门银行泉州分行涉农贷款余额60.00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2.97亿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余额56.73亿元。
此外,厦门银行还依托自身现有创新产品及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其中又以“乡村振兴-石财贷”产品尤为突出。厦门银行泉州分行通过调研水头地区石材行业,在厦门银行总行支持下创新推出了“乡村振兴-石财贷”产品,该产品额度最高3000万元,抵押折率高达100%,期限最长10年,期间配合“接力贷”产品可做到无缝续贷,对因复工复产的新增贷款需求给予内部利率优惠,积极引导受困企业申请“纾困”贷款,享受政策红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截至目前,“乡村振兴-石财贷”累计为十余户石材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累计提用近1.3亿元。
此外,在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战略指引下,厦门银行持续加大绿色信贷的推广力度,对符合绿色信贷条件的涉农企业加大营销力度,提升投放效率,以“专精特新”为主线,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动乡村地区中小企业绿色发展。
未来,厦门银行将立足泉州产业结构特点与居民金融服务需求,坚持“立足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面向城市居民、服务两岸台商”的市场定位,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拓展业务层次,持续优化服务水平,将金融服务根植到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泉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本文源自: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郝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