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香港娱乐帝国撕下最后的体面)
■曾经星光熠熠的TVB,已经很久没有一部足以撑起大台体面的现象级爆款剧了。2004年的《金枝欲孽》是TVB剧最后的巅峰。
■2018-2021年,TVB连续4年亏损。从2017年开始,TVB股价从30多港元跌至2023年初的3.8港元,市值从顶点的370亿港元跌去了90%多。
■TVB是一艘在大风大浪中续航的老船,不能停下也靠不了岸,虽然看上去体面,但动力系统需要马上更换。黎瑞刚为TVB敲响了警钟:不进则退,无功则过,不改则死,TVB没有时间了。
当昔日只在荧屏亮相的电视剧明星放下身段,在闹哄哄的直播间里吆喝卖货,市场给出了极其热切的反馈。
3月7日晚,TVB老戏骨陈豪和当家花旦陈敏之打头阵,靠粤语带货,在淘宝直播首秀拿下了开门红。截至次日零点,“TVB识货”的直播销售额突破2350万元,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3万,累计观看人次超过485万。
这个数据,比今年的“话题女王”张兰前一天的淘宝直播首秀高出了130多万。
图源:淘宝
这场直播过后,TVB的母公司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次日股价收涨85%,打破了上周五刚创下的51%的历史最高涨幅纪录。
从2018年到2022年上半年已连续亏损4年多的TVB,亟需这样一场鼓舞士气的胜利。面对这家拥有丰富艺人资源和无数经典港剧IP的电视台,淘宝也给足了排面,在直播首页置顶宣传位推荐,希望能将人气转化为购买力。
自去年以来,TVB明显加快了北上淘金的步伐。一边是与内地电视台合办综艺,用“情怀牌”唤起观众对香港流行文化的记忆,另一边是布局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希望在庞大的新蛋糕上分一杯羹。今年年内,TVB将与淘宝合作超48场电商直播。TVB将此举定义为“启动电子商贸直播的重大里程碑”,并希望借此获得千万港元收益。
但曾经的情怀有多少能转化为流量,仍是个未知数。台前的风光无限,离不开幕后的家底殷实,煊赫一时的娱乐王朝需要找到新的生机。
就像一个没落的老派贵族之家,曾经的“全球第一华语商营电视台”(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TVB,如今窘迫之际,连维持表面的体面都很难。
TVB第一大股东、华人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黎瑞刚不久前对媒体透露:TVB的办公室已经20多年没有装修过,整个台里只有两个数码话筒。而在内地,一个多频道大台,几十个、上百个数码话筒是基本配置。
时至今日,TVB的内部工作管理和艺人管理,仍延续过去的“三联单”操作:一张单据,底下垫着两张蓝色油印纸,在正本单据上写字,复印到两张副本单据上,一张给制作部,一张给艺员部,一张给人力资源部,各自回去登记。
就连在极力搭出光鲜架子、努力想赢得声量的几台晚会上,也被眼尖的网友从各种细节上看穿了伪装。
“从没见过一场活动能散发出如此强烈的‘日薄西山’之感……那些在内地红毯已经绝迹了的死亡配色和离奇丑衣服,都在港岛的红毯成功再就业。”以毒舌著称的时尚博主gogoboi如此评价2022年TVB台庆红毯。
对一家昔日的娱乐帝国来说,更糟糕的不体面,是舞台上的明星从“天王”“天后”换成了生面孔。他们仍然美貌动人或风度翩翩,但换不来流量,更激不起情绪。
1月8日,TVB一年一度的重头戏“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22”举行,但获得视帝、视后的陈世聪和江美仪,很多网友“没听说过”,觉得他们看起来“脸生”。虽然相关词条上了不少微博热搜,但排名最高的阅读量不过一千多万,与内地动辄破亿的“真热搜”差距不小。
江美仪和陈世聪图源:TVB官方微博
曾经星光熠熠的TVB,已经很久没有一部足以撑起大台体面的现象级爆款剧了。
2004年,TVB制作的《金枝欲孽》登陆湖南卫视,吸引了2亿人观看,收视率达2.82%。这也是TVB剧最后的巅峰。
《金枝欲孽》女主角佘诗曼剧照图源:豆瓣
此后近20年,TVB虽时有精品诞生,但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90后广州观众阿义告诉雪豹财经社,TVB是她童年时的快乐来源,“相当于今天所有的长短视频平台和微信公众账号相加”。但她从2010年开始便不怎么看TVB了,因为“来来回 回那几个题材,来来回 回地拍12345部,实在是审美疲劳”。
生活在香港的伊芙是内地综艺节目的忠实粉丝。她告诉雪豹财经社,在网上看内地综艺、剧集的香港年轻人不在少数,内地大火的内容基本上也会蔓延至香港。她也与很多内地的年轻人一样,上大学后便很少看电视直播。
一方面,内地影视产业的崛起极大挤压了香港娱乐工业的空间,TVB制作的剧集、综艺节目在内地市场的份额占比越来越小,推出的流媒体App“埋堆堆”也未见起色。创意衰退的TVB失去了吸引眼球的能力。内地观众会怀念香港黄金时代的TVB,但却对现今的TVB兴趣缺缺。
另一方面,香港Viu TV、美国Netflix也在挑战TVB在香港本地的市场地位。李泽楷旗下的Viu TV近年来在香港年轻人中人气急速攀升,其通过选秀节目推出的男团Mirror堪称香港顶流,人气不输刘德华。
在黎瑞刚口中,TVB就是“一艘老船,要在大风大浪中续航”,虽然看上去勉强还算体面,但动力系统、零部件需要马上更换。内外夹击,风浪不断,这艘老船既不能停,也靠不了岸。
在某种程度上,曾统治香港电视界近半个世纪的TVB,几乎可以和香港娱乐圈划等号。TVB数十年来的沉浮,也与香港经济的兴衰命运休戚。
香港电影业如日中天的上世纪60年代,商业嗅觉敏锐的邵氏电影公司创始人邵逸夫将投资目标转向刚刚兴起的电视行业。1965年,当时的香港政府发出地面电视牌照,中标者正是邵氏与几大财团合组的香港电视集团。
两年后,TVB正式开播。
1980年,年过七旬的邵逸夫成为香港电视集团最大的私人股东,并出任董事局主席。彼时,曾垄断香港电影市场的邵氏影业在竞争中渐趋下风,已逾古稀的邵逸夫决定将事业重心从电影转向电视,由此开启了TVB的黄金时代。他所掌舵的娱乐帝国,也从“东方好莱坞”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第一华语商营电台”。
邵逸夫图源:豆瓣
伴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TVB的影响力几乎渗透到了华人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香港本地市场,TVB长期拥有超80%的份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20世纪初,TVB推出的年代剧《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武侠剧《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刑侦剧《鉴证实录》《陀枪师姐》、商战剧《创世纪》《大时代》、宫廷剧《金枝欲孽》《宫心计》及穿越剧《寻秦记》等,影响了几代观众。
巅峰时期,TVB在亚洲、澳洲、南北美洲及欧洲拥有超过3亿的家庭户,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全面覆盖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内地市场的华语媒体。
发展早期,为解决演艺人才问题,TVB延续邵氏的明星制理念,创办了“艺员训练班”。培训班毕业的学员会被送到TVB的各个岗位,周星驰、梁朝伟、周润发、刘德华、刘嘉玲等,都是从这里开始自己的演艺生涯。可以说,这个“艺员训练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撑起了香港、乃至整个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
那时,也正是香港经济的黄金时代。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香港的经济衰退持续至2003年年底,并因“非典”(SARS)的爆发而雪上加霜。四小龙时代结束,TVB日渐衰落。
2000年,金融危机余波未散,互联网开始冲击传统的娱乐方式,港剧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TVB的盈利状况恶化。
邵逸夫的第二任妻子方逸华出任无线电视董事局副主席,开始着手改善盈利状况,解决方案包括改革艺人薪酬。面对处于垄断地位的平台,艺人并无太多议价能力。在这种极度压缩成本的操作之下,TVB股价在2000年一度创出85.25港元历史新高,市值超过370亿港元。
2010年,邵逸夫正式卸任TVB行政主席职务,只出任董事局非执行主席。次年,邵逸夫转让股权,TVB正式告别邵逸夫时代。
差不多同一时期,内地卫视进入综艺大片时代。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影响力扩散至包括香港在内的华人社区。
以“优爱腾”(优酷、爱奇艺、腾讯)为代表的内地流媒体也开始飞速发展,并且不满足于版权采购,开始发力自制。随着互联网巨头的进入,内地影视产业狂飙突进,制作投入不断推升,版权价格水涨船高。
但TVB并没有足够的财力和资源跟上时代的浪潮。
财报数据显示,TVB 2015年全年总收入为44.55亿港元,不到内地卫视龙头——湖南卫视当年广告收入的一半,而TVB还要承担起多部电视剧、数十档新闻、综艺、科教节目、晚会的制作。内容投入差异所带来的用户迁移很快显现。
“早该投资的,一直没有投资,导致现在严重落后,青黄不接。”黎瑞刚承认,过去10年、乃至20年投资的严重缺乏,是TVB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
很多研究TVB的论文、报道一再提到,TVB的危机来自于它长期的垄断地位。
55岁的TVB陷入如此窘迫的境地,既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和外部风雨的侵袭,也源于早已潜伏在内部的危机。因为缺乏有力的竞争者,这个昔日的电视王国从高速前进中松懈下来,变得保守、谨慎,安于维系固有模式。
TVB最初的发展壮大,离不邵逸夫在邵氏影业时期便推行的流水线作业。他打造邵氏影城,实行大片厂制,一手包办制作、发行、上映等环节,实现了电影工业的“垂直整合”。
邵逸夫同样也为TVB打造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闭环——培育明星、制作节目、经营电视台。它既是播出平台,也是制作公司,还包揽艺人经纪业务。通过这个模式,TVB可以严格控制成本,最大程度地追求利润。
为了提升盈利能力,TVB将整个制作流程细节化、模板化,只要剧本一出来,其他配套随时准备好可以开机。在数十年发展历程中,TVB一再强化这种模式和制度。
TVB《壹号皇庭》《天地豪情》编审鲍伟聪则在接受《综艺报》采访时表示,港剧成也流水作业,败也流水作业。长年累月在一个工作环境下工作,编剧已经成为一个熟练工种,有习惯的套路,虽然编剧想做一些创新,但最后编审修改的时候又删除了。“有些东西反复出现,是因为TVB的工作方式还是流水作业,比较传统和保守。”
与此同时,TVB公司内部的斗争却无比激烈,山头林立,站错队甚至有被雪藏的风险。“拉一派,打一派”是邵逸夫的管理方式,在他看来,企业内部有竞争才能有进步,默许甚至鼓励派系争斗。但“宫心计”式的内斗最终导致内耗。苦于低薪和“山头文化”,不断有艺人和创作人员出走。
在黎瑞刚看来,TVB这么多年来,本质上就是一个守成心态:只知道省钱,只讲控制成本,不思考战略,没有发展眼光,一路惯性,不布局未来。“过去这些年是把利润做出来,表面看起来挺好,股价也不错,但内部已经老化了,衰退了。”只顾眼前,不顾未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等到新的大风大浪一来,就会发现原来的动力系统已经完全跟不上了。
相比80年代的邵氏,今天的TVB处境更加艰难:内地影视工业崛起,华语娱乐中心已从港台转向内地,港剧、香港综艺的市场份额锐减,艺人、导演、编剧、编审纷纷离巢北上。与此同时,Netflix、香港Viu TV也在蚕食TVB在香港本地的市场。
在影视产业大爆发的背景下,近十余年,TVB的收入增长几乎停滞。
2016年底,TVB 发布了30年来首次盈利警告,称预期当年公司年度纯利润较上年下跌55%~65%,主要原因是香港零售业不景气,导致广告主营销支出下降。
2018-2021年,TVB连续4年亏损,2022年上半年亏损2.24亿港元。从2017年开始,TVB股价从30多港元跌至2023年初的3.8港元,市值从顶点的370亿港元跌去了90%多。
正如作家约翰·布鲁克斯所说:“老一代人的失势,部分是由于自己的错,不论在精神上还是在智力上,他们似乎都在走下坡路。”
在最近的一次媒体采访中,黎瑞刚再次狠狠地为TVB敲响了警钟:不进则退,无功则过,不改则死,TVB没有时间了。
北上淘金,成为TVB别无选择的出路。
近日,一众TVB老牌明星齐聚浙江卫视、优酷与TVB联合举办的综艺节目《无限超越班》。这档节目请来了成龙担任召集人,尔冬升、惠英红、吴镇宇担任监制,飞行导师则包括赵雅芝、邓萃雯、汤镇业、许绍雄、张可颐、车保罗等TVB老面孔。
节目试图以TVB著名的“无线电视艺员培训班”模式对一众演员进行培训。TVB老戏骨与内地流量明星的碰撞,成为娱乐话题的常客。
《无限超越班》海报图源:节目官博
过去一年来,TVB与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分别合作的两档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无限超越班》大打情怀牌,试图唤起观众对于曾经流行的香港文化的记忆。靠曾志伟“刷脸”,“四大天王”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黎明也被一一请回,参加TVB活动。
55岁的TVB努力想要抓住曾经的筹码,跟上当今娱乐圈发展的步伐,虽然多少显得有些步履蹒跚。
自2015华人文化入股以来,黎瑞刚对TVB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TVB与内地各大卫视和长视频平台合作增多,逐渐规模化。2015年,TVB与企鹅影视联合推出了《使徒行者2》,2017年和爱奇艺共同推出了《盲侠大律师》。
2018年春节前后,TVB在内地推出了官方App“埋堆堆”,收录了公司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经典剧集。埋堆堆的商业模式与优爱腾一致,也是广告+会员收入,月卡、季卡和年卡价格分别为20元、40元和118元。
2021年初,曾志伟被邀回归TVB管理岗位,主抓综艺业务。TVB还在尝试搭建戏剧制作梯队,未来要形成一个开放的体系,既鼓励内部竞争,也要从外部不断引入活水。
此外,TVB还入驻抖音,靠旗下明星“刷脸”尝试直播带货。目前已开设了3个账号——TVB识货(港式甄选)、TVB识货(港星严选)和TVB识货(美味甄选),累积粉丝数接近100万。据2022年中期业绩数据,TVB电商业务收入由1700万港元同比激增超26倍至4.6亿港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的25%。
凭借着几十年间累积的IP与品牌效应,TVB正在试水越来越多的领域。但如果未来不能打造新的爆款,光靠炒冷饭,卖情怀,这艘老船还能在风浪中续航多久?
话题度颇高的综艺《无限超越班》,豆瓣评分仅3.8,不少网友在评论中对节目的剧本和套路表示反感,甚至将枪口对准了TVB艺人和背后的港娱招牌:“几十年前TVB的表演方式有什么可学的?”“港娱都已经没落了,还有不开眼捧臭脚的。”
被寄予厚望的埋堆堆,至今还没有公开披露用户数据,只是在华为App市场被安装6000余万次。在对这款App的众多一星评价中,夹杂了一条五星好评:这个App存在的价值不在于它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影视App,而在于能让你看到一些别的地方看不到的TVB影视作品。
自称“TVB资深粉丝”的王琪也下载了埋堆堆,但打开频率越来越低,只是为了满足内心对香港文化的情怀。对她而言,与其他视频网站相比,埋堆堆的内容不够有看头。
TVB还有希望崛起吗?在这个知乎话题下,评论区几乎清一色地回答——不会。
(本文中阿义、伊芙、王琪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雪豹财经社”(ID:xuebaocaijingshe),作者:青城,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