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降准了,但更期待的在后面...)
$三足鼎立(TIAA026025)$ $牛二十精选(TIAA026064)$
周末央妈发话,降准0.25%,又释放了几千亿流动性...
我举个例子哈,降准其实就是央妈把池子里的水,舀出来分给各家商业银行。
央妈初衷肯定是商业银行把水分给贫困的老百姓。
但这几年降准的结果,基本都是各银行领到水之后,互相存放在别的银行桶里,不愿意分出去。
除非居民用途是买房,他们是非常乐意的,但问题是现在这类人越来越少。
缺水的主要是开发商、城投,或者小微企业,这些稍有不慎,钱就收不回了,因此银行积极性也不高。
而对于居民户来说,大家对借水兴趣不大。
关注点都放在怎么第一时间去把高利率的房贷给还掉,或者转抵押经营贷,去薅银行的羊毛了。
除此之外呢,就是直接存银行,比如去年储蓄新增数据创历史新高。
所以央妈其实舀水到商业银行后,钱很多没发出去。
再怎么降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贷款人,最后还是会沉积在银行系统里空转。
最多就是降低些银行的成本而已(降准带来了更多低利率的资金),所以利好的也就是短期的银行股。
因此你们看到M2广义货币一直飙涨,但物价和房价却没怎么涨,这钱你说到哪里去了~
就是因为钱都在金融系统里空转了,纵使有再多的钱,老百姓不搞出来花,也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当下的关键问题,还是怎么激励大家投资和消费的信心。
那你说降准它能改变这个本质问题么,很难。
当然了,虽然未必能有多大的效果,但有总比没有强嘛,至少注入些信心
其实降息会比降准的效果更好一些,毕竟降息可以直接刺激股市和楼市,还能促进消费,杀一杀现在疯狂储蓄的“不良”风气。
但问题是美联储这边还在加息,如果咱们继续降息的话,中美利差走大,资本肯定是会进一步流出的。
这就会导致人民币下跌,可现在是和沙特伊朗谈石油人民币的关键时刻,汇率必须得稳住~
所以按现状来看,现在能抗住不加息就很不错,降息绝无可能。
因此客观上也只能降准,空间大,外资接受度也高。。
而且就算真降息,其实它也只是和西药一样,治标,但不治本。
得新冠是靠吃布洛芬治好的么,显然不是,还是靠自身的免疫力。
就好比日本,它降息降到负利率也没见得经济能有多大的好转。
大家也都懂,日本是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老年人越来越多,加上没有抓住一轮科技产业链,提高人均生产力,所以被落下了。
我们的情况相似,随着老龄化,现在人均负担马上要开始飙升。
如果国内人均生产力的增长曲线,跑不过人均负担增长曲线,那这个衰退问题就只会不断加深。
也就是生产力必须得爆发式增长才行...
那么有没有办法呢?两个:
要么靠内卷,去抢全球高附加值的尖端产业链;
要么靠创新,发展新一轮技术革命。
前者来看,芯片、创新药这些很烧钱,涉及链条过多,而且回报产出周期慢;
新能源说实话算不上是高端,也只是偏中端;
因此内卷路线,不好说。
不过后者走创新的话,数字经济,可能真有戏。
因为以GPT为首的人工智能科技革命,已经启动了。
就说周末的消息,在微软把GPT接入office全家桶之后,毫不夸张的说,未来大部分脑力工作者效率提升3、4倍是没啥问题的。
举个例子,原先一份文件花费好几天,现在把大纲列好就直接生成,甚至说出想法,Word文案、PPT、EXCEL、视频就一条龙全部搞定。
不满意的话,就提想法让AI改,改到满意为止,那效率从四个小时节省到一个小时确实是完全有可能。
换算成人力成本,外包一份几十页商业PPT,做一个视频,也是动辄收取几百上千的价格,这无形中也是创造巨额的收益…
但是,目前国内文心一言的本事大家也看到,和GPT4.0差距不小,依旧需要时间来沉淀。
所以我们是依赖百度、金山这些国产软件呢,还是直接拥抱微软、谷歌们,获取现成的产能呢。
当然,主要得看给不给选择机会了哈...
对了,如果说脑力工作者靠AI解放,体力工作者则靠廉价能源和机器人解放~
比如特斯拉兴建清洁低成本能源+擎天柱机器人,已经可以初步做一些人力活动。
后续随着光伏、氢能这类能源价格成本不断下压,以及机器人量产,偏体力型工作者也一样能借助机器,效率加倍。
所以我觉得与其只盯着国内的问题,不如考虑一下全球共同面临的情况。
毕竟咱们像过去几十年腾飞,只是个例,最终还是会和全球大多数国家一样,回归到缓速增长轨道上来的。
高速发展只是经济周期和时代的产物,现在的越南、印度,过去的我们,以前的日、韩...
但全球依旧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经济增长除了互相之间内卷,也来源于技术革命。
比如蒸汽革命发展虽然让英国崛起,但也惠及了世界。
视角放广一些,突破当前人均生产力上限,才是咱们人类一起面临且需要克服的难题…
如果新技术真的对生产力的提升很有利的话,那么考虑合作共赢也未尝不可。
不过从上周五市场的反应来看,市场还是认为国内不会开放GPT使用是大概率~
毕竟金山软件和百度这俩,在Copilot推出之后就迎来了一波巨涨。
大概就是觉得这俩很可能会吃下国内的市场吧…
后续怎么说,就边走边看了。
总之,虽然客观来说我们是处在经济下行周期。
但未来在几年内,信息革命是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经济爆发点的。
届时人均生产力一定会有一个肉眼可见的显著提升,获取同样资源,对应的付出也会大大降低。
所以即便很难了,但依旧是值得期待。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蛋姐 #降准# #降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