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融云创2022年实现净利润2.94亿元进入收获期,科技优势拉动业绩增长极

来源:蓝鲸财经 作者:蓝鲸财经 2023-03-24 10:03:4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22年,百融云创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同步实现增收增利。

(原标题:百融云创2022年实现净利润2.94亿元进入收获期,科技优势拉动业绩增长极)

3月22日,百融云创(百融云-W,6608.HK)于港交所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业绩表现亮眼,基于在金融领域的先发优势、洞察积累以及领先技术,逐渐迈入收获期。年报显示,2022年,百融云创实现20.5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7%,其中第一主业智能分析与运营服务收入10.39亿元,同比高增41%;精准营销服务收入4.67亿元,同比增约11%,保险营销业务也实现了18%的高速增长,2022年收入5.49亿元。盈利情况来看,2022年,百融云创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同步实现增收增利。

2022年,百融云创瞄准金融机构在智能运营、财富管理以及普惠金融领域风口,增加客制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对客户的深度赋能,其中,智能运营业务板块的核心客户留存率达到97%,实现3个百分点的持续提升。展望2023年,百融云创表示,将继续从客户需求出发,抓住商机,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发挥科技优势,服务金融全场景,致力于成为助力金融机构全链路业务数智化转型的一站式赋能者。

加大研发资源投入,以科技优势驱动业绩高增

作为中国金融行业数智化服务的领航者,百融云创独立研发的SaaS云突破性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为金融行业提供高适配性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并基于长期对行业的理解和洞察,帮助金融机构完成数智化发展,实现全面赋能。

2022年,百融云创在营收提升的同时实现利润高增,核心业务的智能分析与运营服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1%,达到10.39亿元,助力百融云创成为港股SaaS板块中少数实现盈利的公司之一。

盈利收获源于长期的投入与精耕。作为行业龙头,百融云创始终保持在科技研发领域的高投入,实现技术的持续提升。年报显示,2022年,百融云创研发开支为3.7亿元,较2021年进一步增加47%,用以支持产品和技术的发展。

强劲的研发实力为百融云创在服务赛道抢占优先身位。据悉,百融云创的核心技术之一智能语音机器人基于Transformer架构搭建算法模型,并采用ChatGPT同源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对客户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能达到99%以上,在语义理解方面,全面使用了ChatGPT同源的预训练模型,可以在最小化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多轮对话。在多种技术的组合下,百融云创智能语音机器人每日进行超过亿级规模的自动交互,交互频次规模业内首屈一指。在交互效果上,无论是音色、情感、语速还是对话层面,百融云创智能语音机器人都能够提供“真人级”的互动体验。

技术的应用价值需要贴合场景体现,百融云创专注金融场景打造了ORCA自动机器学习平台,为金融机构客户提供快速高效开发AI模型的能力。

据了解,ORCA自动机器学习平台可灵活支持本地化或云端部署,使金融机构客户在无成本扩增的前提下以分秒为单位获得专家级、专业级模型搭建及部署能力,能够大大降低AI开发、应用的门槛和成本,加速产业AI化进程。

目前,百融云创ORCA自动机器学习平台已经在公司内部投产于建模平台,服务于智能分析、精准营销业务的各个建模环节,帮助金融机构极大提升建模效率。更为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客户在智能营销场景中,接入ORCA自动机器学习平台之后,其营销转化率直接提升10%。

百融云创2022年的另一创新亮点,在于模型管理平台的搭建。模型管理平台是百融云创通过本地化部署的方式围绕模型全生命周期打造的数字化平台,涵盖从申请、开发、评估、上线、监控、优化到退出的七个阶段,为金融机构提供决策系统及监控优化系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该平台已经在一些股份制银行有效落地。

与此同时,数据隐私安全问题是金融机构日常运营中关注的核心内容,也是百融云创积极探索的方向之一。百融云创自主研发的隐私保护平台Indra,保障多个参与方在数据要素不出本地的前提下,实现数据要素的共享、互通、计算、建模,在保证数据要素不泄露给其他参与方的同时,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发挥数字生产力的作用,据悉,该平台能够支持最大的求交数据量级高达10亿*10亿。

国家明确强调软件自主创新,国产替代金融SaaS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国元国际在报告中分析,“百融云创在金融产业深耕多年,每年都投入大量资源在研发上,因此在技术合、合规性、客户积累以及客户理解上都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深度赋能客户,立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留存率

作为金融机构SaaS细分赛道中的绝对龙头,百融云创具有明晰的发展战略逻辑,即从客户角度出发,通过业务的持续升级与进化,满足更多金融机构传统业务数字化需求。

据年报信息,截至2022年12月31日,百融云创在中国累计为超过7000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客户包括六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超过1000家区域性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多家持牌金融服务供应商。

2022年,聚焦金融机构需求,百融云创提出未来金融行业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智能运营蓬勃发展;二是财富管理市场进入历史机遇期;三是普惠金融成为重要主题。当前,百融云创抓住这三大风口,依托于技术能力和行业认知,持续丰富业态,深度赋能客户的同时,探索新的业务增长曲线。

智能运营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据第三方机构测算,2026年金融服务供应商智能运营及营销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元。作为百融云创的核心业务,百融云创的智能运营业务聚焦于对存量客户的深度经营,为金融服务供应商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

2022年年报信息显示,在智能分析与运营板块中,百融云创核心客户数达到227家,较2021年增加34家,核心客户平均收入达到369万元,同比增长16%。同时,核心客户留存率保持较高水平,在2022年进一步提升至97%,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背后正是得益于百融云创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前瞻性布局。

财富管理是金融机构拼抢的重要赛道,市场参与者众多,涵盖银行、券商、保险等多方。2022年,百融云创构建了财富管理的“4+1”体系,即客户洞察、智能匹配、常态运营、迭代评估以及数字化系统工具,通过“4+1”体系去构建全新的数智化客户经营模式。

从实例来看,2022年,百融云创与某国有大行省分行合作的AUM提升项目开始“孵化”,据悉,近年来,该行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基于客户AUM分层,建立价值客户专营、长尾客户直营的经营模式,进而创造出一套分层分群分级的客户服务体系。从需求来看,该行提出要兼顾客户AUM分层与数智化手段。

基于此,在合作中百融云创为该行进行多维数智化升级。如,从客户需求与提高营销响应率出发,百融云创设置开发和评估营销策略共13条、整体营销策略提升度达到70%。同时,百融云创通过链式输送,以“数字链条”这一条看不见的链条,滚动式与客户产生交互,在筛选过程中完成对客户的分层,不断提升该行直营、私营客户的营销渗透率。2022年,该行已有5家支行完成营销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过程中共匹配50万客户群体,获客资源实现有效增加,转化环节中的效果提升度达70%。

普惠金融在我国正在受到高度重视并实现快速发展,服务主体日渐多元,服务覆盖面持续拓展,信息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瞄准这一风口,百融云创利用核心技术,助力银行提升对小微信贷风险的识别能力,在精准识别用户及提供金融产品方面为金融服务供应商赋能,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困难并纾解资金周转压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我国“十四五”规划,在号召金融服务供应商利用数据和技术手段,赋能普惠金融服务的同时,也明确提出对绿色金融服务的鼓励。但对金融机构来说,目前绿色金融管理的概念已经超出业务发展这一范畴,需要上升到建立一整套覆盖绿色认定、环境效益测算、客户ESG风险评估、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及环境信息披露等的信贷全流程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挑战。

瞄准这一领域,2022年,百融云创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以数智化手段创新绿色金融管理机制,并打造了绿色金融解决方案。该方案围绕客户层面、行业与地区组合层面、全行层面,自上而下进行建设。针对绿色评级与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评估、绿色债项认定及环境效益测算功能要点与概览等绿色金融信贷全流程进行全面数智化升级和改造。目前,百融云创已与头部股份制银行就绿色金融解决方案达成合作。

回顾2022年,瞄准市场需求与行业风口的百融云创在金融SaaS赛道中已实现身位领先。展望2023年,百融云创提出,由ChatGPT掀起的新一轮AI产业化变革浪潮已经开启,同时伴随国内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加速数智化转型列入2023年的发展战略计划,百融云创将紧紧把握时代机遇,持续加大对Chatbot、NLP、AutoML、深度学习、隐私计算等工具以及Transformer、模型性能调优、复杂神经网络等底层算法的研发布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致力于成为助力金融机构全链路业务数智化转型的一站式赋能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