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猫眼娱乐2022年营利双降,转型进行时:未来或与淘票票竞争加剧)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日前,猫眼娱乐发布的2022财年年报,再一次让人深刻体会到疫情对线下文娱行业的冲击。
财报显示,2022年猫眼娱乐实现营收23.19亿元,同比下降30.21%,且三大主营业务板块收入齐齐下滑。
利润方面,该公司2022年经调整净利润2.33亿元,同比下滑5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71.45%,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
随着今年春节档的成功,不少人对优质电影的出现及影视行业的复苏充满了期望。不过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行业是否彻底回暖,还要看市场的长期表现。
“对于猫眼娱乐这样的头部企业而言,不仅需要为市场提供优质内容,更有责任深耕生产技术以及制作体系,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真正成为公司所希冀的综合性文娱平台。”有分析认为。
2022年归母净利下滑超七成,三大主营业务收入齐下降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猫眼方面解释称,主要由于2022年疫情影响使线下文娱行业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2022年四季度,受疫情冲击全国影院营业率一度跌破40%。
此外,大量电影也根据行业环境调整或推迟上映计划,也令猫眼娱乐各业务板块经营均受到不利影响。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为300.67亿元,相较2021年472.58亿的大盘数据,同比下降36.38%。
同时,演出市场也遭遇重创,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官网发布的相关市场监测数据,至2023年3月底全国取消和延期的演出项目近9000场,五一演出票房下降近八成。
这一系列影响均反应到猫眼的业绩上。2022年,猫眼娱乐的娱乐内容服务收入11.14亿元,同比减少17.9%;在线娱乐票务服务收入为10.68亿元,同比减少37.7%;广告服务及其他收入1.38亿元,同比减少45.4%。
三大主营业务板块业绩的齐齐下降,说明猫眼的商业模式严重依赖线下场景。在整个电影产业链中,猫眼作为发行商的角色,担任电影宣传和发行的任务。成立以来,一直以票务收入以及电影出品发行为主,营收构成较为单一。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2年淘票票和猫眼电影是国内网民最常使用的在线电影购票平台,占比分别为65.5%和60.8%。
虽然猫眼市占率较高,但公司的流量都基于微信、微博、抖音、百度、快手在内的猫眼小程序,这导致用户分流后猫眼几乎没有留存在自有App上。此前公司曾在招股书中披露,猫眼娱乐自有渠道月活用户仅5.1%。
“用户与平台的广告收入呈正相关,用户流量的缺失意味着猫眼很难依靠第三大业务板块来推进商业化进程。”分析人士表示。
猫眼转型进行时,未来与淘票票竞争或将加剧
事实上,为拓宽商业渠道,猫眼娱乐从2019年赴港上市时,就把公司的未来定位调整为对标阿里大文娱的综合性文娱平台。
猫眼娱乐CEO郑志昊公布了猫眼全文娱“猫爪模型”。所谓猫爪模型,由猫眼全文娱票务平台、猫眼全文娱产品平台、猫眼全文娱数据平台、猫眼全文娱营销平台及猫眼全文娱资金平台五大平台组成。
各平台服务于现场娱乐、短视频、视频、电影、文娱媒体、剧集、音乐、艺人KOL等全文娱产业链。上述模型如若成功,不仅从下游的票务端走向上游的产业链,猫眼还将从电影、演出延伸至更多领域。
“猫眼产品平台对应娱乐内容,主要依托猫眼宣发系统猫眼通和场馆租赁平台场馆通,前者从电影产业链上游的制作宣发深入,后者从电影产业链下游的院线放映着手”,猫眼娱乐人士曾介绍称。
近两年,公司更是通过携手TME切入影视音乐产业链,以及与阅文订立娱乐内容投资及制作合作深入全产业链的布局。
然而,背靠阿里巴巴的老对手“淘票票”依然不容小觑。其与阿里系的生态协同发展,同时和阿里影业绑定,还有淘宝App首页的一级流量入口。
此前阿里影业曾表示,以淘票票为核心的互联网宣发业务是战略性投入,公司将全力支持淘票票的发展,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以强化淘票票的进攻队形,确保淘票票在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各个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竞争力。
有分析指出,在阿里整个集团的意志下,众兄弟齐头并进的协同力度显然强于猫眼背后相互独立的个体企业。而在风起云涌的整个大文娱产业中,未来猫眼与淘票票的竞争只会更加直接和激烈。
影视内容生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另一方面,电影行业下行,疫情冲击后,猫眼娱乐的转型还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支撑。
此前猫眼娱乐CEO郑志昊曾表示,当下国产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贴近中国观众的生活,形成“笑点、泪点、燃点”,产生共情和回味,从而吸引更多的非内容消费人群成为内容消费人群,吸引低频消费人群变成高频消费人群,这将是未来行业巨大的机会。
在最近的中国电影频道专访中,郑志昊再次提及内容的重要性,“最近几年中,电影行业主流消费群体和观众的倾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我们(根据今年春节档)判断,观影消费还是高度依赖优秀内容,只有好内容才能把观众带到电影院。我们说的百花齐放,就是需要有多类型、新类型来满足观众的口味。”
今年春节档,《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多部影片收获成功,让大众对未来的行业复苏、以及优质电影的出现充满了期望。
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行业复苏的标志,说明大家还是需要看电影的,从业人员还是有饭吃的。但也不代表完全复苏,这个行业太依赖于政策、经济环境以及民众的消费习惯。是否回暖,还要看后续的长期变化。”
回归到内容层面,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还需要百花齐放的更多类型、数量的影片来满足更多观众的观影需求。但是数据分析却指出,越来越多的观影人次和票房在向重要档期集中。而档期当中,票房又都集中于头部影片。
这就是当下影视行业的局限性,应跳出“局限”,填充更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随着今年市场复苏,猫眼表示,后续将陆续推出其参与发行、出品的《八角笼中》、《学爸》、《拯救嫌疑人》、《危机航线》、《金手指》等影片,以及开发的《我经过风暴》、《天才游戏》等影片。
同时,其还将运用相关技术丰富宣发工具,并探索宣发产品的有效落地并与自身的市场渠道进行融合。
疫情之后,影视行业会迎来复苏吗?“这不仅取决于观影习惯的回归,也考验疫情后影视行业的内容储备和生产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猫眼娱乐这样的头部企业而言,不仅需要为市场提供优质内容,更有责任深耕生产技术以及制作体系。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真正成为公司所希冀的综合性文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