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啤酒越卖越贵,“国产三巨头”营收轻松破百亿,一年减员上千人

来源:时代财经 2023-04-21 19:5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啤酒越卖越贵,“国产三巨头”营收轻松破百亿,一年减员上千人)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王言

图片来源:Unsplash

燕京啤酒(000729.SZ)迎来业绩大爆发。

4月20日,燕京啤酒发布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收35.26亿元,同比增长13.74%;实现净利润6456.38万元,同比增长7373.28%。另据2022年年报,去年燕京啤酒的营收为132.02亿元,同比增长10.38%;净利润为3.52亿元,同比增长54.51%。

国内两大啤酒巨头青岛啤酒(600600.SH)和华润啤酒(00291.HK)也在过去一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青岛啤酒实现营收321.7亿元,同比增长6.65%,实现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17.6%;华润啤酒实现营收352.63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净利润43.44亿元,同比下降5.3%,剔除一次性初始补偿收益影响后,同比增长32.8%。

这一业绩的取得,是啤酒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上调产品售价的结果。

相比于净利润的高增长,上述三家啤酒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长幅度并不大,销量增长也不如人意。不过,其高端产品的表现却非常亮眼。当然,业绩数字增长的背后亦不乏关厂减员、出售土地等降低经营成本、改善盈利的情况。

酒业分析师蔡学飞告诉时代财经,啤酒企业关停部分工厂是为了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淘汰低端落后产能,而新增产能是为了利用自身品牌、品质和区位优势,扩大高端产品的占比,符合整个行业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

动辄上千元,啤酒迎来高价潮

随着啤酒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啤酒企业想依靠卖更多的啤酒来拉动业绩增长变得越来越难。

过去一年,上述三家啤酒上市公司的产品销量增长幅度均在个位数。其中,华润啤酒销量1109.6万千升,微增0.4%;青岛啤酒实现产品销量807.2万千升,同比增长1.8%,其中主品牌销量444万千升,同比增长2.6%;燕京啤酒实现产品销量377.02万千升,同比增长4.12%。

为了改变啤酒销量增长乏力的局面,啤酒企业都把目光锁定在高端化上,啤酒圈因此迎来一波“高价潮”。

过去一年,华润啤酒推行多元品牌组合建设,并推出多款新品,其中,在“醴”的基础上推出首款超高端烈性啤酒“醲醴”。另外,华润啤酒高端产品黑狮果啤、雪花全麦纯生及碳酸饮料雪花小啤等产品也相继上市;青岛啤酒在保持“青岛啤酒主品牌+崂山啤酒第二品牌”战略的同时,也加快布局高端和超高端市场;燕京啤酒则持续实施大单品战略,形成以燕京 U8、燕京 V10等产品为代表的大单品与特色产品组合的产品矩阵。

你追我赶之下,啤酒的售价也不断上涨。2022年年初,青岛啤酒推出了一款名为“一世传奇”的高端啤酒,这款一瓶1.5升装的啤酒,每瓶售价高达1199元,而此前华润雪花啤酒最高端的啤酒“醴”,两瓶装礼盒的售价也只售999元。

高端化路线对业绩的提振效应明显。华润啤酒表示,2022年,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约210.2万千升,较2021年增长约12.6%,产品结构得到优化;青岛啤酒中高端以上产品实现销量293万千升,约占全年总销量807.2万千升的36%,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99%;燕京啤酒的核心大单品“燕京U8”的销量达39万千升,同比增长超50%。从吨价看,中信证券研报显示,燕京啤酒的吨价超3500元/千升,同比增长约6%。

但受俄乌关系等影响,全球啤酒原材料及包装物成本上升,燕京啤酒和华润啤酒的整体毛利率均有所下滑。

在此情况下,部分啤酒企业开始筹划拓展非啤酒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

2021年10月,华润啤酒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向山东景芝白酒注资13亿元,收购其40%股权。2022年,华润啤酒又相继收购金种子酒(600199.SH)和贵州金沙酒业股权,成为这两家白酒企业的实控方。

业内普遍认为,华润啤酒跨入白酒行业的目的是希望借助白酒来实现高端化发展。

一边关厂卖地,一边扩建产能

过去一年,众多啤酒企业的营收增速放缓,但净利润大多实现了可观的增长,除了高端化战略带来的拉动效应外,也与其关厂裁员、变卖资产以缩减成本的策略有关。

华润啤酒在年报中透露,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在中国内地24个省、市、区营运63间啤酒厂,目前正持续推动优化产能布局,已停止营运两间啤酒厂。财报显示,2022年,华润啤酒于2022年一次性确认员工补偿及安置费用和关厂相关的固定资产减值亏损合共约2.35亿元。

近年来,“关厂”已经成为国内啤酒企业优化经营的常用手段。燕京啤酒在近期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就透露,已着手开始进行关厂动作,同时调整和精简总部和工厂员工架构,压缩管理层级,未来公司销售、管理费用率有望持续收缩。

伴随着关厂“瘦身”,啤酒企业也出现较大规模的减员。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华润啤酒人员减少的趋势仍在延续,全年共聘用约2.4万人,较2021年减少1千人;2022年,青岛啤酒在职员工数合计为31707人,较2021年减少1240人;燕京啤酒2022年在职员工数合计为23708人,相比2021年的26145人减少2437人。

出售空置的土地也为啤酒上市公司增厚了利润。

今年3月2日,青岛啤酒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政府对公司所属杨家群货场土地进行收储。今年3月1日,公司收到上述目标土地的征收补偿总价款5.81亿元。

2021年,青岛啤酒也曾通过资产处置的方式获得4.81亿元的收益,较上一年增加4.86亿元。青岛啤酒表示,这部分收益主要系公司取得处置土地使用权等长期资产的收益同比增加所致。

2021年1月22日,深圳市润投咨询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及本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签订搬迁补偿协议,华润啤酒就出让其拥有的地块收取初始补偿收益约17.55亿元,对应税后收益13.16亿元。仅此一项,就为华润啤酒带来了当年约三成的利润。

而在关厂裁员的同时,啤酒企业也在筹划新增产能。

根据官方资料,2022年,华润啤酒共有7个搬迁新建项目启动,包括蚌埠80万千升/年搬迁新建项目、喜力厦门40万千升/年新建项目等,同时还有8个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包括杭州工厂20万千升/年喜力啤酒升级改造项目、黔南工厂新增12万罐/小时罐装生产线项目等。此外,燕京啤酒与青岛啤酒也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了多项新建、搬迁和改造工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燕京啤酒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