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物企“步伐”放缓,国企成并购新常客

来源:蓝鲸财经 作者:蓝鲸财经 崔陆鹏 2023-04-27 12:01: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民企更聚焦,国企扛起了并购大旗。

(原标题:百强物企“步伐”放缓,国企成并购新常客)

2022年,物业行业管理规模增速放缓,呈现“稳步拓展、高质增长”态势。

据中指院发布的《2023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百强物业企业管理面积均值达到6400.62万平方米,同比增速为12.43%,,增速明显下降,较上一年下降4.2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百强物业企业合约面积均值增至8574.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9%,亦呈现出明显的放缓迹象。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去年各家物业企业都在有意收缩扩张的脚步,对新拿标的的品质有了更高要求。”彩生活服务集团执行总裁刘宏才在接受蓝鲸财经采访时表示。

“并购市场环境错综复杂,并购方更谨慎、全面地平衡标的质量、价格、盈利能力,并综合考虑战略协同和投后管理的难易程度。”据弘阳服务首席投资官杨彬斌透露,目前物业并购市场更趋理智,“之前不少企业因为资本市场需求,并购主要为了扩张,这也导致标的PE估值在20倍甚至更高,从去年开始,大部分标的PE估值为5到8倍。”

以弘阳服务为例,在投资布局方面,坚持“做透大江苏,深耕长三角,做强中心城”,2022年在管项目285个,合约面积规模5483.09万平方米,相较同期增速为4.24%,在管面积4486.4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在管项目面积376.34万平方米,其中市场外拓面积达2140.67万平方米,占在管面积的47.71%,相较同期增速为11.78%。

相较于民营物业企业更为聚焦的发展思路,2022国企并购活跃度提升,华润万象生活、中海物业、金茂服务、远洋服务、京城佳业等国企赫然在列,扛起了并购大旗。

“把规模做大做强,我觉得这是市场化物业公司必备的条件。只有做到了一定的规模,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那么才可能把自己的品牌树立起来。”在联投城市运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执行总经理鞠玲看来,“1+N组阁制”,就是由1名总经理牵头、自主邀约N名副总方式公开竞聘。管理结构优化,有效提高了运营效率。

据了解,2022年,湖北联投城市运营加速外拓,业务布局全国7省25市,涵盖城市服务、公建业务、商服项目等。

伴随扩张规模的放缓,2022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均值达14.82亿元,同比增长10.62%,较上年下降3.59个百分点,近几年首次低于11%。

其中,社区增值服务均值约1.65亿元,同比增长6.57%,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增速放缓,空间运营、资产运营、生活服务三大主要板块合计收入占比约83.27%。

“虽然整体看百强企业开展的社区增值服务种类齐全,服务多样,但对于每一家企业而言,社区增值服务呈现出业务更聚焦、优势资源整合更突出的特点。” 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表示,百强企业在布局社区增值服务过程中不是盲目地追求服务种类多样,而是重点发力1-3项细分业务,并在该领域取得一定竞争优势,将服务做专做精,其他服务则是量力而行。

刘宏才表示,未来的物业一定是存在独特的专业优势的。有的物业可能擅长房屋装修,有的可能擅长资产管理交易,有的可能能提供超额的服务体验如社区养老、社区托管等,都会发展出基于品质基础上,为业主提供更加丰富且专业的增值服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