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必驰科创板IPO“折戟”,毛利率持续大幅下降亏损规模难控制,硬科技属性、经营可持续性均受质疑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因硬科技属性、经营可持续性,思必驰科创板上会被否。

(原标题:思必驰科创板IPO“折戟”,毛利率持续大幅下降亏损规模难控制,硬科技属性、经营可持续性均受质疑)

5月9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显示,上市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34次审议会议,根据审议结果,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必驰)IPO首发申请未通过,此前公司已经过了三次的问询。

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硬科技属性、经营能力的可持续性上面。一方面,上市委要求思必驰结合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格局、核心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布局、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体现、核心技术与主要产品的升级迭代周期和研发储备等,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说明公司核心技术的硬科技属性、差异化竞争的有效性。

另外,上市委也要求思必驰结合行业竞争格局、龙头企业近三年经营情况,进一步说明公司预测未来四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的合理性和审慎性,以及结合公司报告期持续亏损、净资产大幅下降等情况,说明公司经营能力的可持续性。

据了解,思必驰于2022年7月15日向科创板递交了IPO申请,计划募资10.33亿元用于全链路对话式AI平台建设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项目等,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思必驰是一家提供人机对话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对话式人机交互中台和人工智能语音芯片,围绕“云+芯”进行布局,提供软硬件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服务。

根据IDC报告,思必驰2021年市场份额约为3%左右,并自2021年起,在中国语音语义市场份额排名保持第四,同时科大讯飞、阿里、百度分别以11%、7%和6%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前三位。

报告期初,阿里网络曾为思必驰第一大股东,据天眼查APP显示,包括阿里巴巴、联想之星、富士康、联发科、美的资本等一大批投资机构曾接连参与思必驰的历次融资。2020年,联想之星及阿里巴巴曾先后两次转让思必驰股权,公司对应估值分别为30亿元、43亿元。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思必驰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高始兴和俞凯,两人分别直接持有公司11.5285%和7.9589%的股份,并通过与林远东和达孜积慧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思必驰36.7726%股权。

虽然思必驰目前市占率稳定在第四位,但其规模却是难以与头部的科大讯飞等企业相比。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期),思必驰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37亿元、3.07亿元和4.23亿元。

同期,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8亿元、2.98亿元和2.64亿元,虽然目前AI行业绝大部分企业仍陷在盈利困境中,思必驰近年盈利亏损规模有扩大的趋势。

另外,2019年至2022年,思必驰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2.17%、69.74%、58.15%和57.91%,短期内出现持续大幅度的下降,三年累计降幅达到14.26%。

对此思必驰的解释是,公司业务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类别产品服务构成占比将有所变动,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毛利率较低的AI智能硬件产品布局战略,预计毛利率还将有继续的下滑。

难营利的同时,思必驰还存在大量的费用支出,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合计分别约为4.11亿元、5.71亿元和5.7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73.48%、185.83%和136.52%,虽然比例略有下降,但各年均超过公司全年整体营业收入规模。

报告期各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约为-2.11亿元、-2.63亿元和-2.6亿元,持续大额净流出。因此,除了上会现场提问,上交所在首轮问询函中关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蓝鲸上市公司 徐晓春 xuxiaochun@lanjinger.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科大讯飞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