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创投观察:地方政府“以容错促有为”,创新困境有望破冰

来源:创业资本汇 2023-05-18 19:4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创投观察:地方政府“以容错促有为”,创新困境有望破冰)

地方资本招商的诚意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先是各地争先恐后地喊出设立百亿级基金,再是不断放宽返投认定、降低返投比例、提高出资比例,更有地方给予投资机构税收返还和奖励,而去年以来,不少地方还为吸引风投机构入驻,设置了风险补偿机制,“兜底”创投损失。

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股权投资的若干支持政策》,其中提出了政府共同分担创投损失的相关条款:对以增资扩股方式投资武汉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武汉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满2年且5年内实际发生投资损失的,按照项目首轮投资实际损失金额的20%给予其管理机构补贴,每个项目最高补贴300万元,每家股权投资管理机构每年累计补贴金额不超过600万元。

此次武汉针对风投机构给予的补偿机制并非孤例。去年以来,包括西安、深圳、扬州等地,都出台了类似的政策条款,主要方式都是为投资失败给予资金补偿。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开始重视容错免责机制,提高对投资失败的包容度。

事实上,虽然近些年地方政府都在积极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实现地方招商引资、发展地方产业的需求。但是,由于在容错和尽职免责等方面机制不完善、不明晰,导致无论是地方引导基金还是地方国资作为投资主体,对不确定性的、没有把握的投资有较高的风险规避情绪,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因此也导致不少地方引导基金或者国资的钱投不出去,或者投资效率较低,无法真正适应投资市场的发展规律和节奏。

地方在资本招商上不断优化门槛和条件,一定程度体现了各地从土地财政迈向股权财政过程中的“进阶”:一是,地方政府在不断试水中习得了经验。尽管全国多地仍在积极发力引导基金,为招揽GP各显神通,但许多GP仍向产业基础较好、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扎堆,部分区县级引导基金在招引GP方面,因为资源禀赋等原因,而略感力有不逮。因此,不少地方政府开始琢磨怎样才能真正招到GP。

二是,地方政府对创投风投的认知逐渐加深。实际上,创新创业过程中遭遇失败,是世界各国都难以避免的问题。政府宽容失败,不仅是宽容某些投资基金和项目的失败,更是要营造全社会开放、包容的氛围,增强地方对企业和产业的吸引力。政府也更需要扮演关键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管理者,要更愿意承担企业不愿意承担的风险。

三是,地方发展产业之心更为迫切。无论是放宽返投认定、提高出资比例,还是进行风险补偿、政府兜底,都体现了地方政府想通过借力来发展本地产业的诚意和真心。毕竟,对于国有资本来说,愿意冒险、承担可能的亏损,实属不易。当然,这种容错机制需要从上到下的体系化的配合,包括建立核心团队的激励机制、收益和风险的系统性考核机制等,才能真正贯彻落实。

校对:廖胜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