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天合光能副总裁王大为博士:无空调的储能电站将打开系统集成降本的新思路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天合光能副总裁王大为博士:无空调的储能电站将打开系统集成降本的新思路)

面对储能系统集成环节同质化竞争突出的现象,天合储能打破想象力,着力于以更领先的极简方案,向业界交出全新的系统集成降本方向。

5月18日上午,一场小规模媒体座谈会上,天合光能副总裁、储能首席科学家王大为博士首度对外发布了天合储能以“无空调、无pack”为核心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技术,这一全新的集成方案将配合搭载高温锂电。据了解,天合储能已在该技术路线的研发上实现了技术突破。

降本目标的“殊途”与“同归”

王大为告诉笔者,空调是储能电站在运行能耗的重点,空调使整个储能系统的运行转化效率降低了五个百分点,所以解决这五个百分点的能耗是天合储能进行降本研发的重要突破点。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考虑空调在储能电站系统中的作用——即对储能电池进行温度控制。

笔者注意到,当前主流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包括风冷和液冷两大主流观点。

新的系统集成是全浸没式液冷系统,是集成环节的“香饽饽”。该技术方案将电池模组完全浸泡于绝缘液体中。采用此种技术可将温差控制在2℃以内。而伴随在产品高可靠性的背后,是高成本。

不止如此,当电池模组内出现问题时,全浸没式液冷系统的维修、处理也较为繁琐。需要将整个模组回厂进行处理、返修。而“无空调、无PACK”的“极简”方案则是与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相异的全新思路。

“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来看,我们分析的二次功耗里,实质上空调就是最大的成本部分。如何降低这部分成本,大家的研究方向是如何提高空调功效,但是我们的思路是去掉空调,这就需要电池能力的升级。”王大为介绍。

通过空调管理的锂电池之所以要将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是因为锂电池在25度的常温下运行时,它的安全性、循环效率、转化效率是最优的。“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在无空调的储能电站中,能不能把这个温度提高——即把电芯的最佳运行温度向上提高20度,提高到45度。”王大为博士提出。

王大为博士提到,现在我们做的这项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研究的电芯在45度高温中同样能保持高安全性、长周期寿命和转化效果。

而空调取消后,储能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如何保障?王大为表示,天合储能将围绕高温锂电材料体系、效率曲线优化、系统外部配置等进行重新设计。系统上会考虑将目前大型储能的仓体结构打通,变成通风效果良好的全通畅系统。因而考虑整体安全性的设计,这也将是天合储能下一步技术安全的创新关键。

“用于电化学储能的锂电池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多进步,但事实上我们回头看,这个领域的研究也才发展了10多年的历史,所以未来我们有更长的路要走。”王大为坦言。

资本烘烤下的优质产能角逐

储能行业正面临资本烘烤与产能爆发的双重挑战,相伴随的是有关产业矛盾隐裂的舆论四起。

“明年80%的系统集成商可能会倒下。”“洗牌即将发生,产品高度同质化和内卷。”市场上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

储能产业过剩与否的争论从未停止,王大为博士认为,“产业发展必然是有周期的。储能产业的过剩与否,一是与当前储能电芯缺乏标准有关,二是产能也需要迭代,优质的产能必然会将低端产能替代。此外,产能扩张对市场发展脉络积极的一面则是——会激发市场的竞争能力,最终优质的产能一定会胜出。”

“我们大家都在追求经济安全的产品。”在王大为看来,电芯降本是重中之重。在未来,我们每存取一度电,有望比现在的成本降低一半以上,甚至将来的方向可能是目前成本的四分之一。

针对经济性,王大为博士进一步分享了天合储能在降本上的系统思维。

“储能系统和新能源结合起来的电网友好型设备所带来的机会中,我们在研发上关注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效率。围绕储能系统如何降低建造成本和运行成本,这两点是我们全行业当前主攻的课题。”

天合储能认为,未来储能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通过寿命更长、效率更高,通过“运行手段、维护费用和运行成本最低”三个维度的共同降本,从而助力光储一体化实现平价上网,更好地发挥产品价值。

在提及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时,王大为谈到,“储能是一个新兴产业,需要的是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就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情,而是整个行业的事情。所以它需要我们产学研用整体生态链上所有参与者共同创造行业的新价值,共同来分享成果和效益。”

“所以我也呼吁,我们全产业链的参与者们要携起手来。”王大为总结道,“我们的未来是广阔的,大家并没有必要内卷,而是要做好自己的专业,最终实现整体最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天合光能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