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阿阿胶股东大会连载第七年:2022)
七年之痒,痒了吗?没有,我还是很高兴地去参加了东阿阿胶的股东大会,即使是过去三年的疫情,我也没有中断参加。这次去的股东人数大概只有50多人,不多,没有机构标配的漂亮小姐姐和帅气小哥哥,可以说,今天是个人股东专场,而3月27号的业绩交流会,更像是百名机构参加的机构专场。
今年的业绩其实挺明朗的,管理层也说过很多次,阿胶块的目标,还是10%左右的增长,未来可能也是10%的增长,从绝对额上来说,今年大概是2亿左右的增长,对于阿胶浆,是有20%-30%的增长目标,阿胶浆去年大概有9亿不到的销售额,绝对额稍低。即使30%增长,也只有2亿多,然后阿胶糕,过去3-4亿,30%增长,也就是1亿左右,从三个大头来看,也就是5亿左右的增长吧。主要关注的还是阿胶浆和阿胶块的,其他的新型业务,很少人去提起了。
所以整体的营收增长率目标,最终大概在10-15%之间,利润目标估计在10亿左右,能不能到10%的ROE,是个疑问,为了减少业绩压力,大比例的分红,未来会持续几年的,这是可以期待的。乐观估计,明年有1.5的分红。据悉今年的分红,可能会发的比较早,大概在6月初,最迟不会超过6月15号。暂时这是我比较开心的事情。
ROE达不到10%,就没办法做股权激励,而且,从ROE合规到最终实行,中间也需要一年半载的预沟通和审批过程。所以这个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今年是不大可能了。等到ROE到10%的时候再说吧。
目前公司的战略,还是消费和医药双轮驱动。公司对阿胶浆还是很重视的,给予了厚望,目标30亿的营收,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其实主要是公关医院的渠道,增加专业医生的背书,在复方阿胶浆治疗癌因性疲乏临床价值评估研究上,也有比较好的结果,1期的结果应该是出来了,其他期的结果,有没有出来,我没有听清,我也不懂。但是能不能转化到说明书上,目前看还很遥远。
有女士提到阿胶浆容易破瓶的问题,程总展示了两次阿胶浆瓶子包装的使用步骤和复杂性,希望改造成大家容易接受的条带状,便于携带,但这种改造,其实是挺复杂的,因为涉及到很多药品的程序的变更,就算真的改造了,能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也是个未知数,就算是一种尝试吧,在没有成功之前,先不管他了。
我反复了解,为什么阿胶糕线下不好推?为什么不去做线下?实际这个问题是难解的,一盒300克的阿胶糕,出厂价大概是220元左右,这对线上线下,都是一致的,受制于体制问题,无法更改。但阿胶糕进超市,就面临35%的各种超市费用。也就是成本瞬间拉到了297元,如果再加上40元的渠道费用,那么就是340元左右的成本价,低于这个价格销售,各方的利润空间,都将得不到满足,这是现实的问题。而恰恰症结就在于互联网的比价,阿胶糕的线上价格,是300克300元,高于这个价格,就不好卖,而且一直都稳定在这个价格上。如果统一到340,线上就损失了销量,但线上目前还是主流销售渠道。所以线下推广一直很尴尬。
为什么阿胶糕价格上不去?如果价格上去,不就解决了吗?这里核心,又回到了他的阿胶块的原点,也就是阿胶块价格,很难上去。你的原点没上去,衍生品,包括阿胶浆,价格也很难上去。统统卡住了。
所以程总说阿胶块的价格问题,不是一个战术问题,而是一个战略问题。据统计,3月底已知的渠道库存大约为270吨。库存周期为5个月,这也是目前终端价格稳不住的主要原因之一。去年的四季度旺季疫情,即使已经控制了发货的节奏,依然有些库存积压下来了,在短期高库存的影响下,整体的阿胶块的供求关系,还是偏向供大于求的,线上的价格控制还好一些,但线下,终端价格比较混乱,去年春雷行动之后,多数还是回落到800-899之间,想稳住999,是有些困难,如果维持999,就造成纯销不畅,也会加剧渠道库存积压,但与过去的2000多吨的库存问题,还是有本质差别的,目前只是阶段性的小问题。
公司有打算采取春雷行动2.0版本,分步骤的稳住线下价格,务实一点,首先是稳住899的。从高位跌下来容易,再涨上去,很难很难。
控制价格,也不是那么好控制的,中间经销商太多,目前的渠道经销商,大概是100多家,还是太多,目标是精简渠道,减少到50家左右,目标是剔除那些无法掌控的经销商,以稳定价格体系,这是从供给端来思考,
从需求端来说,在去年的炼行计划的基础上,再举办中医名家故居炼胶行(比如中医历史八大家老家故里+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大学等),以此和不同的媒体渠道,共同促进中医药产业复兴。别人我不知道,但是东阿阿胶,应该是可以的,这一切,都源于一点,那就是钱,东阿阿胶现在的销售费用高,钱多,可以多花一些的,这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东阿阿胶去串联,是比较恰逢其时的。其他企业好像都没有这个实力。
又要稳定价格,又要缩减经销商,短期很难出现高速的增长,然后整体的经济也不是很好,这个大家应该都有点心理预期。所以公司能增长10-15%的营收,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期望不高,失望也就不大。
在互联网时代,还是要持续的制造声浪吧,刘广源强调去年的活动,和广告规模也比较大,销售费用花的嗖嗖的,制造了不小的声浪,但我不太理解这次以及背后的数字营销的意义。他们是专业的,让他们去试吧。
阿胶块是个逆人性的产品,纯销,十分依赖于熬胶,但熬胶不仅耗费人力,而且需要客户等待很久,自己熬制也不方便,这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还是相抵触的,公司打算再举办活动,搜集100种吃法,发掘可能新的销路。
谈到花钱,阿胶公司,也确实在维护企业的形象上,花了血本。程杰还是很会造势的,很重视与股东和经销商的交流,也很重视一些量化的结果,对股东人数5万以下,他也是比较高兴,太多太分散的股东人数,对企业的形象维护不合适。也很注意和机构的沟通。所以这次的股东大会的机构几乎没有来的,因为他们都参加了3月的机构交流,等于开辟了一个机构专场,吃的是济南最好的自助餐,伴手礼都是桃花姬。整体就是忽悠的不错。程杰对公司的正面形象的维护,不遗余力。算是一个懂得和股东,客户沟通的开明的管理者。
会造势。造有利于自己的势,这种势,是对自己有利的言论和氛围,包括把东阿阿胶的经销商大老板们都请过来,一心堂,益丰,老百姓,漱玉平民等,免费的吃喝和招待,在每个城市的炼行计划中,也都是邀请当地经销商和股东等一起,互动交流,这些都是很好的正面形象的宣传。这次给股东大会的人手是两盒阿胶粉。这是对我们个人小股东的造势。对股东以外,对外面的医院,专家,学校等等,这些都是有花费造势的,相信持续的投入下,整体终究会改观过来的。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短。
重视股东,进门的装饰也很好。门口还有签名墙,很有明星走红毯的感觉。
东阿阿胶的人才的问题,也是我常常诟病的问题,总部职能部门去济南后,确实改观了很多,有时候,外面一个人,就能顶阿胶本地三个人,毕竟东阿县地方太小了,人才是比较缺乏的。邓总从2020年来到阿胶,我能看到的就是应收款、库存的不断地减少,现金流持续的回归,修复了东阿阿胶的资产负债表,避免了阿胶的ST的风险。财务控制的非常的优秀,也是伴随阿胶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优秀的人才,华润应该会重用吧,如果真有高升的机会,那就祝前程似锦。感谢这些年的努力。
公司账上,70多亿的现金,是个很大的诱惑,我每年都担心收购的问题,因为我一直反对收购,就像个祥林嫂一样,每年都去问这个问题,目前看,管理层也认识到,收进来容易,管起来难。而且收购的标的是没办法和阿胶公司自己比的。所以程杰还是邓蓉,都比较谨慎。收购10亿以上的可能性不大,审批等等,很难,10亿以下也很难找,不太好办。想着,是不是可以特别分红,程杰也努力了,想给70年庆,来个特别分红,但是有一些国企在制度上的限制,没办法。不是他能说的算。
我总体的感觉,业务,就像一道围墙,限制了管理层的操作边界。阿胶块作为企业的核心,占比太高,短期内东阿阿胶的业绩,受制于阿胶块的发展,管理层也很难逃脱业务的限制去天马行空。该努力的,他们也努力了,只能让事情自己慢慢发展。静观其变吧。毕竟,东阿阿胶已经在路上了。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先预判一波问答,不要问我有没有看到你们关注的大佬去参加,大家不用问了,没有,即使有,我也没有兴趣关注。)
#2023股东大会调研见闻# #2023股东大会调研见闻#
@今日话题 $东阿阿胶(SZ000423)$
《连载东阿阿胶股东大会2021》
《连载东阿阿胶股东大会2020》
《2019年东阿阿胶股东大会的信息分享》
《2018年东阿阿胶股东大会的信息分享》
《2017年东阿阿胶股东大会的信息分享》
《2016年东阿阿胶股东大会的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