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售价昂贵、产能不足、软件适配率低,苹果头显有点“虚”

来源:锌财经 2023-06-06 18:3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售价昂贵、产能不足、软件适配率低,苹果头显有点“虚”)

作者|孙鹏越
编辑|大   风


在乔布斯时代,每当临近发布会结尾时,身穿牛仔裤高领毛衣的乔帮主就会酷酷地说一句:“One More Thing”(还有件事儿)。”然后iPhone、iPad、MacBook、iPod等产品就会华丽丽的登场。   就在今天凌晨1点,站在WWDC大会舞台的库克,也慎重其事念了那句经典台词:“One more thing。”随后,Apple Vision Pro正式发布。  

苹果CEO库克

  “如同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将带领我们进入空间计算时代。”库克激动地介绍这款“跳票”七年之久的苹果眼镜,这也是苹果阔别近10年的首款新产品类型。   不论是苹果,还是AR/VR赛道,都期待一款改变行业的产品,一扫出货量连年下跌的寒气。  

难以接受的售价   作为库克口中“第一代空间计算平台”,Vision Pro的配置极尽奢华,搭载了Micro OLED双眼8K(单眼 4K)显示屏、内置12个传感器、5个摄像头和6个麦克风。主控芯片采用一块桌面级M2芯片以及一块全新的R1自研芯片,是迄今为止头戴设备显示最精细、最好的屏幕和最强的芯片。   苹果在发布会上,用了1个多小时来介绍它的“空间计算”能力。   Vision Pro所使用的是visionOS系统,也是苹果的第六个操作系统,它建基于macOS、iOS、iPadOS数十年的系统搭建之上。   visionOS系统与Microsoft、iOS、iPadOS应用程序兼容。通过语音、眼球追踪以及手势来操作,就能把想要的应用软件“拉到”自己面前,就像真实出现在现实世界一样。   乔布斯在发布iPhone时候,曾对传统手机使用手写笔嗤之以鼻,并高傲的宣称:“人类最灵活的工具是自己的手指。”于是,手指轻点屏幕成为智能手机的使用方式。   而在Vision Pro上,手指则进一步进化,用户通过注视来浏览应用图标,只用动动眼球或者发出语音指令,就能完成操作。“显示屏”的概念正在被去除掉,没有了显示器边界的限制,人类眼前的空间,就是可以操作的屏幕。   来源:苹果官网   虽然这一系列的操作堪称梦幻,观众真切意识到“未来形态”出现的可能性。但这个未来形态,似乎过于昂贵。   据了解,Vision Pro售价极为高昂,为3499美元(约为人民币25000元),比传闻中的3000美元起售价更高,按照以往苹果产品在国内的定价来看,Vision Pro国行版的价格要接近30000元。   一款VR眼镜售价高达30000元,让人难以接受。可见这款产品并非是消费级电子产品,受众群体也非普通消费者。   除了价格高昂之外,Vision Pro发售时间延迟到明年初,仅限在美国地区发售,其他国家或地区发布日期和定价未定。  

AR/VR大变革?   Vision Pro发布后,很多人认为这是AR、VR和MR领域的“iPhone时刻”,能给它们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事实上,Vision Pro的缺陷也有很多。   除了售价之外,Vision Pro作为MR头戴产品,深陷体积带来的束缚,塞进去的硬件配置越高,重量就会越重。尤其是装载了M2芯片和R1芯片,耗电量极大,远远超过智能机的范畴。   在如今锂电池技术发展陷入瓶颈,体积重量无法有效缩减,苹果只能采用外接电池的方案,通过一根电源线以磁吸方式给头显供电。也就是说,你想要使用Vision Pro,就要随身携带一块硕大的电池。   哪怕是外接电池,续航也只有两个小时左右,可见Vision Pro空间计算功能耗电量之大。   充电2小时,使用15分钟。这句科技圈的玩笑话,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Vision Pro   除了电池续航之外,内容生态的局限性更大。并不是每个软件都能通过Vision Pro使用,还需要软件商做专门的适配。现在仅有迪士尼公司携手苹果,称迪士尼+服务将在发售日登陆Vision Pro,并在接下来数月分享更多的内容。   苹果宣称,已经把Vision Pro提供给一些开发者,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一些令人惊叹的内容。但具体落地的项目并没有出现,大多数的软件商仍在观望。   苹果内部的供应能力也岌岌可危。   据媒体爆料,Vision Pro量产能力非常有限,因为复杂的工艺和很低的生产量率,使得后续交付产生了很大的难题。苹果在开发的早期阶段每天生产100台头显,但只有20台达到了标准。   外媒称,苹果最初希望每年销售Vision Pro约300万台,但现在已将销售预期削减至约100万台,随后又下调至90万台。   定价过高、续航堪忧、软件适配少、产能有限……每一项对于电子产品来说,都是堪称致命的缺陷,对于苹果来说也不例外。  

元宇宙的救世主   VR/AR作为元宇宙的大门,这一年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根据IDC研究报告指出:2022 年全球AR/VR头戴式设备出货量仅有880万台,同比下滑 20.9%;其中Meta市占接近80%,紧随其后前五大厂商则是字节跳动(ByteDance)、大朋VR(DPVR)、HTC 和爱奇艺(iQIYI)。   Meta作为VR/AR市场的领头羊,股价直接性损失了约三分之二。扎克伯格被迫承认自己的决策失误,目前已经将Meta的核心业务从元宇宙调整到AI大模型。   元宇宙大船将倾,大批玩家选择跳船,其中不乏微软、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苹果Vision Pro的发布,则被VR/AR玩家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将从技术路线、内容生态以及用户体验上,重新点燃元宇宙的火苗。   在元宇宙造梦的两年里,大量衍生产品爆火,如NFT、虚拟人、Web3……但真正的、介于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元宇宙,始终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用户只能在一个个CG绘制的虚拟视频里,去幻想元宇宙的存在。   虽然库克不承认,但Vision Pro的的确确像是元宇宙的雏形,一个无缝融合现实世界和电子世界的新型产品。   只用手、眼和声音来操控,无边界、更身临其境的方式体验电影、电视节目和游戏的Vision Pro,更接近元宇宙的体验感。   不止用户体验感,Vision Pro也带来了市场竞争。近一年没有新品的Meta,抢在苹果之前,宣布首款消费级MR头显Meta Quest 3将于2023年秋季发售,128GB的定价为499.99美元。   比起之前一潭死水的AR/VR市场,有竞争才能盘活整个市场,相信在不久后,MR头显将会是设备商的首要研发产品。   来源:苹果官网   只不过元宇宙的概念太过宏大,单靠苹果来拯救世界并不现实,更何况苹果也一直拒绝和元宇宙概念产生关联。 但当下并不是Vision Pro合适的舞台,在ChatGPT、AI、大模型热潮下,苹果逐渐从创新者,沦为旧时代的堂吉诃德,挑战新时代的风车。   不管是元宇宙,还是空间计算时代,虚拟现实的故事已经很难再讲下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