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时间的长河——一个长江电力粉试写高考作文

来源:雪球 作者:二郎基金 2023-06-08 05:37: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时间的长河——一个长江电力粉试写高考作文)

前言:昨天,一个茅台粉试写了高考作文,文笔流畅,堪称一流。应众长江电力粉丝要求,我也试写一篇,贻笑大方。

正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条古老的河流长江,跟随着时间,在地球上静静地流淌。而在这奔流不息的长江和逝去的时间里,寄托着中国近现代领导人和中国人民的梦想,造就了一个人类的奇迹。

长江,历史以来都有水患,对中华民族带来了不少灾难。最近一次是在1998年,洪水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朱镕基总理在武汉堤坝上指挥抗洪的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治理和开发利用长江,消除水患,是近现代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梦想,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

让我们顺着时间的长河,回到20世纪初期。

1917-1919年,孙中山先生撰写的《建国方略》就提出,要在宜昌上游100英里附近地区,建立一个大坝。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一次演讲中,再次提出,要在那里建设一个大坝和巨型水电站,以造福中国人民。当时的巨型大坝和水电站技术,乃是新事物, 1882年世界上第一座水电站才建设投产。孙中山先生以远大的目光、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态度,给近代中国人民治理和开发利用长江提出了大胆的建议。

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听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介绍时,明确提出,希望在三峡修建水库,以“毕其功于一役”。在随后5年的时间里,毛泽东为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问题,先后6次咨询当时的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人。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其诗词中感慨写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流露出他对三峡大坝建造的渴望和追求。

虽然两代伟人,都对三峡大坝流露出了强烈的建设欲望,但无奈当时中国无论在技术还是经济、国力上,远远没有建设如此巨大工程的实力。两代伟人带着遗憾随着时间而流逝了。

时间可以把很多东西带走,但却带不走中国人民治理长江、开发利用长江的决心。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修建三峡工程以缓解电力紧张局面的汇报时表示: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2006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达到海拔185米设计高程,这标志着三峡大坝全线建成。2012年7月,地下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三峡电站实现全面投产。

三峡大坝建成后,已经成功抵御了2010年和2018年两次长江特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在这两次洪水中安然无恙!

三峡大坝的全线建成和电站的全部投产,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和大国实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三峡大坝后,一个又一个的巨型大坝(向家坝、溪落渡、白鹤滩、乌东德)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河段屹立而起,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已经在长江上游初具规模。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三代伟人同一个梦想,在21世纪初期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再也不是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负的民族,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强盛和伟大复兴。

时间,可以带走很多东西,但却带不走一代代伟人和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滚滚长江,在时间的长河里,已经不再是一匹桀骜不驯的奔腾野马,而是一条被中华民族征服的巨龙,为中国经济和人民安康保驾护航!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江电力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