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手机厂商对擂护眼屏:玩手机真的能不伤眼睛吗?

来源:锌财经 2023-06-13 18:4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手机厂商对擂护眼屏:玩手机真的能不伤眼睛吗?)

作者|孙鹏越
编辑|大   风
近日,荣耀发布新一代数字旗舰“荣耀90系列”,将“手机护眼屏幕”列为最大卖点。   据荣耀公布的数据显示,荣耀90系列的屏幕,使用3840Hz超高频PWM调光技术,并获得TV莱茵无频闪认证。   荣耀宣称,荣耀90系列已经带领行业迈入屏幕“0风险”时代。   此番言论得到了华为终端BG CTO李小龙的怒怼,表示所谓“零风险”屏幕不如叫“零收益”,根本没有意义,超高频PWM调光是噱头。   曾经的“一家人”,如今的“友商”,华为和荣耀作为国产手机的双姝,如今因为分家、市场竞争成为了对手。   那么,手机护眼屏幕,这个充满玄学的词语,究竟有没有作用?  

从LCD到OLED

  说到手机,家长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伤眼睛,经常对孩子们告诫要少玩手机容易近视。于是乎,“护眼”成为智能手机不可忽视的用户需求。   在前几年,厂商研发出来的“护眼功能”,只是把手机屏幕调暗,或者换上眼睛更舒服的偏黄色显示。   但是,OLED屏幕的出现,让护眼开始棘手起来。   据了解,OLED屏幕的驱动方式更易于实现高亮度、高分辨率、高色彩表现、耗,最早被三星用在智能手机上,研发出AMOLED,也就是三星称作的“魔力炫彩屏”。  

来源:网络

  在OLED屏幕之前,智能手机基本使用的是LCD屏幕,LCD显示技术早在1964就已经诞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LCD显示技术非常成熟,并且已经到了技术瓶颈,但是它有着三个天然缺陷无法修复。   首先是可视角度差,当用户拿起手机从不同角度斜看,手机屏幕明显变暗,造成画面不清晰。并且因为LCD屏幕的响应时间为10ms,在玩游戏的时候有延迟出现残影的情况。   然后是无法显示纯黑色,用户通过LCD屏幕看到的黑色,实际上是白色和黑色混合的灰色,通过亮度大幅度递减的灰色,不是纯黑。   最后是柔性不行,不论是全面屏还是曲面屏,LCD屏幕过于“硬”,注定与窄边框无缘。iPhone曾一直是坚定的LCD厂商,但是为了全面屏被迫放弃LCD屏幕。这个缺陷在如今全面屏、曲面屏、折叠屏大行其道的当下,无疑是无法接受的巨大缺陷。   虽然LCD屏幕缺陷那么多,但它有一个好处,就是护眼。LCD屏幕依靠背光层发光,非自发光,虽然导致色彩偏灰饱和度不够,但是不会出现频闪。   OLED屏幕好处虽多,但是会出现频闪。OLED的操作原理会以快速开关屏幕光源的方式进行调光,在亮灭之中来回反复横跳。但是因为频率过高,虽然人眼察觉不到。OLED屏幕是以固定的频率进行闪烁,低频尤其有害,会对用户的眼睛产生明显的刺激感,眼球虽然没有反馈视觉上的闪,却对眼球结构有损伤。   于是乎,解决OLED频闪问题,成为“护眼屏幕”的新任务。  

DC调光和PWM调光

  想要解决OLED频闪问题,调光成为唯一的手段。所谓的调光,就是让用户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正常观看手机屏幕上的内容,屏幕需要相应地改变亮度。   在手机屏幕领域,主要有两种调光技术:PWM调光和DC调光。   PWM调光(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PWM调光调节亮度并不靠改变功率,而是靠屏幕的亮、灭交替。当亮灭交替够快时,肉眼就会认为手机一直在亮,也就是在欺骗你的眼睛。   DC调光(Direct Current,直流调光)DC调光原理更为简单,就是通过提高或降低电路功率来改变屏幕的亮度。功率=电压x电流,所以DC调光相当于物理调光。   两种调光各有优劣。   来源:网络   PWM调光节能,不给手机续航带来额外负担,但屏幕闪烁问题依旧存在。   也就是说,PWM调光是在低亮度模式下欺骗你的瞳孔,等你的眼睛被骗到,瞳孔放大允许更多微弱的光抵达视网膜,依然享受到了高亮度脉冲。   DC调光虽然不会产生屏幕闪烁现象,对眼睛的刺激较小。然而,DC调光的缺点是在调节亮度时,可能会导致屏幕色彩失真。同时,DC调光的成本极为高昂。   据了解,DC调光需要通过内置的显示芯片,将原本输出到屏幕硬件本身的色彩经过一层转换,从而达到整体降低亮度的目的。并且,还需要手机厂商对搭载不同屏幕的手机做针对性的显色调校,从屏幕、显色到主控芯片逐一的调校,适配成本高昂。   目前来说,DC调光受限于成本问题,手机厂商始终不肯大规模的推动普及。于是,PWM调光成了主流。而PWM调光的频闪问题依然存在,于是高频PWM调光技术出现了。   IEEE照明标准   根据IEEE所设定的标准,频闪的伤害程度在3125hz以上时是无风险,1250hz以上低风险。   如果按照这份标准来解读,那么高频PWM调光达到2000hz以上安全频率,30以上波动深度,人类瞳孔收缩扩张的幅度很小,才不会造成疲劳过度。   但值得一提的是,IEEE这份标准是灯光业相关标准,在灯具领域,高频PWM调光已经司空见惯,但是灯的光源并不直射眼睛,而人眼需要直面屏幕的光源。   所以,高频PWM不代表绝对的安全。智能手机所对应的安全频率,应该更严格。  

不止是频闪   想要真正完成手机护眼屏幕,要做的事情不止是解决频闪,还有蓝光危害。   自然界中的可见光波长一般在400-700纳米之间,人眼一般看到的400-500纳米之间的光的颜色是蓝色的,所以这个波段的光被称为“HEV”,也就是俗称的“蓝光”。对人眼伤害较大的是波长400-450纳米的蓝光,大量存在于手机、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数码产品、显示屏、LED 等光线中。   这部分蓝光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引起视力损伤,且不可逆,严重者还会导致黄斑病变。   上文提到不产生频闪的LCD屏幕,则是蓝光的重灾区。   目前在手机领域有效的防蓝光方式,基本为两种,软件防蓝光和硬件防蓝光。   软件防蓝光是各品牌手机自带的“防蓝光模式”或者“护眼模式”,手机通过调整色温减少蓝光。但屏幕就会看起来偏黄,看久了眼睛也会不舒服。   硬件防蓝光是控制峰值,把屏幕蓝光辐射大范围往400-450纳米的范围外移,直接降低有害蓝光范围内的总辐射强度,降低有害蓝光对眼睛的伤害。   但通过硬件减少有害蓝光输出,只有少量旗舰机型是通过 “SGS”或者 “德国莱茵”的低蓝光认证。   来源:网络   总体而言,在现阶段想要实现手机屏幕对人眼“完全无害”是并不现实的。不论是LCD屏幕还是OLED屏幕,或者DC调光和PWM调光都无法杜绝蓝光和频闪对眼睛的伤害。   目前护眼做得最好的屏幕,反而是Kindle电子书们使用的墨水屏。   想要保护好眼睛,还是放下手中的手机/平板,看看蓝天白云,放松一下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