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对投资组合想法的更新

来源:雪球 作者:PaulWu 2023-06-13 11:47:1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对投资组合想法的更新)

我们当前总仓位105%,净仓位60%,由82.5%的多头,和22.5%的空头构建。

分类上,我把中概归到港股类别,可能更能反应真实的情况。

港股+中概  40% 净多,其中高息的价值股占一半,互联网和消费领域的成长股占另一半。

这部分一直是我们基金的主场,但舒适圈有时候也会让我们陷入不利,如果回看年初,我们应该对美股更积极一些,这是我的一个失误。但当下我们继续提升了这部分的比例,净多从30%+ 到40%。高息的价值股一直是这几年港股非常有吸引力的部分,我们维持了年初的净多比例(20%),但部分减持了资源类,更多开始往民营企业,港资企业转。成长股的净多暴露我们则提升了很多,从10%+到20%,当下是信心的低点,开放后第二季度走弱是大部分国家都经历过的,而离岸的中国资产,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下跌,一些企业的商业模式很坚韧,只是过去向资本市场要钱太容易了,所以大手大脚,这更多是短期的结果;现在利润率的改善在发生,股东回报的改善也在发生,一些企业收入端也表现出了任性,但这些都被无视了,一句“中国不行”,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长期投资机会。

A股  10% 净多, 组合分布在消费和制造(含军工)。

我的历史经验是,随着外资可以通过沪(深)港通投A股后,我很少有机会在A股捡漏,但A股标的众多,即使在宏观不那么景气的当下,依然不乏逆风而行的企业,所以合理买优秀是我在A股的选择。但长期而言,由于我们不是泡沫冲浪的选手,A股是我们回报相对低的市场,更多是跟随企业的成长。军工我们正在学习,我一说投中国,就有很多人提示对战争的担心,但反应到军工相关企业上,股价又是节节走低的(而业绩在释放),不得不说这是一对矛盾,那我们就在能选到标的的基础上做一个代价不高的保险吧。

美股 10% 净多,  主要聚焦在科技,尤其是AI相关,包含了软件应用和上游硬件两个方向。

我们对AI的研究还不够,有些问题也不是我们历史看2C为主的投资人短期能解决的,这是我们能力的短板,所以我们年初在对美国宏观的一致担心中选了一组10+到20 PE估值的软硬件企业,共同特征是保持投入的同时也积极回报股东,AI我们更多是一种当成礼物的态度,半年来随着上涨(并没有伴随显著的业绩释放),估值来到了20到30+PE区间,这时已经隐含了对AI未来的美好想象,对目前我们还在尝试构建能力圈的生意(这个生意的最终形态本身也还没有定论),我们会保守一些,净仓位也从15%降到了10%。

由于监管规则,我现在不便谈具体的生意,只能从市场和行业角度做个简单更新,以便投资人了解,就不再一一答复,谢谢理解。

更新完饼图,我也会同步发在公司公众号上,供其他投资人查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