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孔英:颠覆性技术创新需要将科学原理和技术严密结合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孔英:颠覆性技术创新需要将科学原理和技术严密结合)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治聪 深圳报道 6月30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首届前海颠覆性技术创新论坛获悉,国内首个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在深圳前海创设成立。

据悉,该论坛由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深圳市星海新兴技术开发与转化研究院、上海新诤信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论坛期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孔英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的专访,分享了其对联盟成立初衷以及颠覆性技术在节能环保中应用的见解。

“我们的初心比较简单,当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形势,都需要我们在科学技术有一些新的突破。希望通过联盟,将科学家、企业家,联合起来推动中国的原创技术发展,以此对一些传统技术进行替代。”谈及联盟成立的初衷,孔英如是说。

与其他的技术联盟相比,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有何特点?孔英指出,一方面,是协同效应的不同,另一方面,是关注跨学科交流。同时,联盟关注从研究、开发到最后应用的全链条。因此,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机构,而是要把科学的原理和技术严格的结合起来。

谈及为何要发起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孔英透露道,“近几年我们看到西方某些国家试图在技术及产业上与我国脱钩,我们需要在这方面进行反思。中国的技术研究和发展,要有中国元素和中国思维以及创新精神。因此,今天成立这个联盟是恰逢其时的。”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有两个大的挑战,一是金融,即需要花多少钱去实现这个目标,二是技术,在低碳经济和技术发展领域,颠覆性技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针对颠覆性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孔英举例说道,“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储存,在英国就已经实现了,那我们能不能做得到呢?我们不能只通过种树来产生碳汇来中和二氧化碳,可能最终还要通过一些高技术,土装二氧化碳,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给它抓回来,然后把它储存到地下,这个需要一定的技术。”

孔英表示,“前海无论在制度还是资源支持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条件,特别是前海的开放程度。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关起门来做技术创新,落地前海是非常好的选择。在本次论坛中,有不少香港的科学家进行分享,他们与国际科研机构的接触比内地的专家要多。我们在大湾区联合起来,未来一定能够使得中国的技术创新与世界齐头并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