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孙宏艳:被家长支持合理上网的孩子沉迷网络比例仅为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孙宏艳:被家长支持合理上网的孩子沉迷网络比例仅为2%)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诸未静 上海报道

暑假来临,如何进一步巩固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正成为各方共同思考的重要议题。

7月3日,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主办南财合规科技论坛“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如何走入下半场”在线研讨会,客观评测国内主流游戏厂商防沉迷系统建设情况,并邀请各方专家、学者,围绕家长监护责任、人脸识别边界等议题,共商多方协同、合力共治的可能性。

会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带来主题分享《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她从网络依赖群体的特征,如何筑牢第一道防线两部分入手,探讨了家庭教育在防治网络沉迷中的重要位置。

她建议,家长在心态上要接纳孩子合理上网,同时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培养运动习惯、给孩子一定空间。

未成年人网络依赖已上升至18.0%

在游戏防沉迷的过程中,家长承担着至关重要的守护角色。 

2020年10月22日修订,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网络保护”的第七十一条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孙宏艳在会上分享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在全国东中西部及东北部8省(市)的调研内容。结果显示,未成年人的网络依赖已经从2009年的6.7%上升至18.0%。

她和团队分析发现,网络依赖群体存在几个特征。一方面,更容易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缺乏交流,体现在住校学生网络依赖多、没有时间做感兴趣的事、感到家附近的免费场所少、无人诉说心里话等。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与家庭养育的方式密切相关。“我们在很多调查中发展,家长最关心的是成绩,第二才是身体健康,而心理健康则排在最后。”孙宏艳发现,这一部分的未成年人经常感到不被家长尊重、家长经常唠叨,甚至家长用网更频繁、家人各自上网不交流。

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

“筑牢预防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家庭。”孙宏艳在研讨会上多次强调这个观点。

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也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针对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如何去满足未成年人成长和发展的需求,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她向家长给出了多条建议。

首先应该尊重孩子,鼓励孩子交朋友、培养运动习惯、经常陪伴,常与孩子沟通。在她看来,作为家长,既要管理,同时也要给予空间,“可以把网络游戏当做亲子活动的一个话题。不过我们研究发现,只有一成多的家长愿意和孩子谈论网络游戏,不到0.9%的家长愿意给孩子推荐游戏。”

她还进一步用数据支撑了建议家长支持孩子合理上网的观点。在她和团队在数年的调研之后发现,如果家长支持孩子适度上网,沉迷网络的比例只有2%左右。而严格管理或放任不管,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比例则将大大提升。

“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使孩子不迷茫,有成长的大目标、小目标。”她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