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隆基需要慢慢地读)
——————————
▼
人们喜欢隆基,常常是因为喜欢它不随波逐流、总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也为隆基着急,是因为看不明白它的一些做法。过去一年多,“雪球”上对隆基的质疑还真不少。
比如质疑2019年,风头正盛、资金雄厚的隆基为什么不加速扩大硅片产能,结果让硅片新势力长驱直入,让中环成了硅片外销第一,被评论为“隆基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
比如质疑近两年来,只见隆基屡屡打破光伏各种技术路线的最高转换率纪录,却不见哪种技术路线大规模量产,更看不清隆基的主打技术路线是什么。去年底,隆基“投资超过10亿元,耗时3年”终于推出了HPBC产品,但又见不马上大规模量产,今年初的内蒙30GW工厂却选择了Topcon。被谴责为瞎耽误了好几年时间,又不得不退回到选择Topcon,隆基判断严重失误。
比如质疑近两年隆基的设备利用率不高。由于许多时候隆基的设备利用率不如许多其他企业高,于是常常被认为隆基的竞争力严重倒退。
比如质疑近一年多来,别人都在拼命扩产,隆基却在那儿大谈商业向善、产业整合即将到来,结果是“TCL中环2022年硅片产能140GW,超过隆基的133GW;同时硅片毛利率18.95%,超过隆基的17.62%”,隆基又被笑称为扶不起的阿斗。
当前研究隆基已经成为一门显学。有“球友”说:“隆基在21到22年的一个时期内在与友商的竞争中有明显落伍。但是远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落伍”。
隆基是老红最喜欢的光伏企业,因为喜欢,也时而困惑,更怕因为喜欢而看走了眼,甚至写了《隆基像胖东来好还是不好?》,怕隆基“走不出河南”。
一天和一位智者聊天,他说:看我们国家领导人处理中美关系,常常是五年后你才会一拍大腿,品出点味道来,大呼聪明。联想过去两年对隆基的认识过程,老红好像也有同感。
老红也曾多次想过,隆基为什么不是在规模取胜的关键时刻积极扩产,而是犹豫于各种技术路线、被他人侵蚀了应有的市场、业绩也没能取得与他人同比的增长?在慢慢地读了太多的信息之后,老红好像明白了什么,有了要“一拍大腿”的感觉。
隆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人们眼中的隆基,完全没有了当年“哪怕每年亏几千万也要推广单晶”的气势。为什么会是这样?
隆基自己都没想明白。隆基最著名的话就是“不领先不扩产”,可是老红看到他技术领先了也没扩产。本轮产能扩张,其他企业无不是赌定一种或两种技术路线,拼命地扩产,扩产的结果也不错,可隆基始终是犹豫的。原因就像李振国说的:“在隆基找到比较终极的技术路线之前,还是会相对谨慎地布置产能”、“四年前投资设备成本高,投资收益不高,所以我们暂时关闭了Topcon技术”。隆基没有拼命扩产,不是没有扩产的能力,而是因为没想明白应该扩产哪种技术。
隆基在有意控制节奏。因为没想明白“终极技术路线”,为了减少沉默成本,隆基选择控制扩产和生产节奏。对此隆基说:“在产业链价格快速调整的时期,公司根据上下游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了硅片和组件开工率。随着需求的回暖,预计后续会适度提升硅片和组件的开工率”。
隆基拼命扩产了,“新势力”就不来了吗?还是会来的,而且还是会首先冲击硅片环节。因为2019年的硅片环节,隆基、中环两家独大,利润率高,是最吸引资本的环节。在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发展陷入瓶颈的时候,此时新兴的光伏产业,是国家大力鼓励、市场机会不断增长、最适合大资本运作的场景,必然是各种资本涌进,就连抱着金饭碗的五粮液都要来分一杯羹。可是这些资本带来的结果,一定是光伏产品的供大于求,一定是残酷的产业整合。
现在看,隆基可能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一个是钟宝申说的“未来的光的伏技术不会出现单一技术主导的局面”;
一个是产业整合一定会来。那隆基为什么要在没有“单一技术主导”、竞争成本高的时候扩产竞争,而不等到产业整合开始、竞争成本低的时侯再去超越别人呢?
目前看,隆基选择正确。
隆基其实一直是在拿捏两件事情,一个是什么时候是打出手中好牌的最佳时机;一个是怎样在产业整合最残酷的时候手中还有好牌。这让老红想到田忌赛马。
对此,雪球上“风范有道”的《光伏全面过剩下,谁会笑到最后?》一文,给予了老红数字上的支持。
在“未来的光伏技术不会出现单一技术主导的局面”的背景下,隆基技术领先而不产能领先,规避了大量的沉默成本:“根据晶科2022.8月发行可转债公告投资43.7亿建设11GW TOPCON电池,每GW投资达3.97亿!而效率提升却极其有限!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所以谁先搞,谁就先承担设备降本的初始成本!只会便宜了后来者!隆基2023.3.13日公布的鄂尔多斯投资77.77亿建设年产30GW TOPCON电池,每GW投资仅需要2.59亿! 半年时间设备就降了34.8%”。
在产业整合正在到来的时候,隆基已经有了充裕的现金。光伏产业,在经过了“全产业链为王”、“硅料为王”、“规模为王”之后,现在到了“现金为王”的时候。此时没有拼命扩张的隆基,却有着别人望尘莫及的充裕现金。产业整合越残酷,现金越为王!“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营运资本-营运负债-长期债务-短期债务=公司实际账面可自由支配资金!这个就是公司的余粮,即使公司没有利润,也可以凭借这个余粮支撑很久!隆基的余粮是236.1亿》天合光能46.87亿》晶澳-32.22亿》晶科-99.58亿”。
这茶喝到这会儿,终于让不懂茶的老红也喝出点味道来:
坚持做自己的隆基。在从技术推动变为资本推动的转折时期,每一个关心光伏产业的人都需要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隆基也需要。前一段,老红写《大家对隆基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大概就是因为这个感觉。人们所以转变,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总是看别人干什么就去要求隆基,难免会看不懂隆基。
隆基对自己的先进技术绝对自信。李振国说:“对于技术方面,公司每年投入大额的研发开支和资源,把各种可能的技术路线都研究了一遍,所以对此我们有充分信心”。光伏产业是技术基因,同样是技术基因的隆基应该值得相信。
隆基一直在找先进技术与商业化时间的最佳结合点。对于有“球友”说:“隆基好像赚的是技术创新或领先带来的钱,而通威通过准确把握市场来赚钱。感觉上隆基更愿意通过技术领先赚钱,而不是把握市场发展趋势”,老红开始觉得有些道理,现在觉得隆基也会选择时机。
隆基选择了确定性。哪种技术路线会是迭代技术,曾经让关心光伏产业的人长时间纠结不已,这是不确定性;光伏产品严重供大于求,产业整合很快就会到来,这是确定性。于是,对于光伏这种动辄几十上百亿的投资,在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共存的时候,隆基首先选择了确定性。在战略上,这没错。
以上认知对不对,当前的产业整合很快就会给出答案。只是老红获得这些认知,却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隆基是需要慢慢读的。
参考资料:
《光伏全面过剩下,谁会笑到最后?》
《光伏观察:隆基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
红炜
2023.6.19.
相关文章
隆基像个中年人 通威像个小伙子
大家对隆基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隆基像“胖东来”好还是不好?
隆基选择Topcon 只说明“一种光伏板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猜隆基猜得头疼
隆基亏在看上去缺少“狼性”
隆基Hi-Mo6产品发布会最想发布的是什么?
同是隆基业绩 产业人看到90亿,股票投资人看到6%
隆基“不推”什么是因为还没太想明白
隆基“不赌”
2021年 隆基都在忙什么?
协鑫、隆基 “两只老虎”
隆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凭什么宁德时代的股价是隆基股份的6倍?
隆基、通威两个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