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药明生物分拆药明合联上市 内卷ADC赛道能成为“解药”吗?)
7月9日,药明生物发布公告,该公司建议分拆WuXi XDC Cayman Inc.(药明合联),并将其股份于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联交所已确认公司可继续进行建议分拆。
此次分拆的企业药明合联,为药明生物旗下生物偶联药CRDMO服务公司,主要提供端对端CRDMO服务,包括生物偶联药物、单克隆抗体中间体、生物偶联药物相关连接符及有效载荷的发现、工艺开发及GMP生产,是极少数无缝整合对ADC及其他生物偶联药物的发现、开发及生产至关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及小分子的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公司之一。
资本降温后,CXO企业赶着最后一波热度纷纷冲刺上市,此次药明生物分拆ADC赛道的药明合联上市,对这家老牌CXO企业来说,究竟是一剂强心剂,还是一场“枯木新芽”的尝试?
分拆后营收仍并表
药明合联专注的ADC等生物偶联药物,是区别于小分子药或生物药的一个独特药物模式。以ADC为例,通过一个化学连接子将具有细胞毒性的小分子药物(即有效载荷)共价连接(亦称为偶联)至物成份(即抗体)上。因此,ADC被设计为兼具抗体的特异性靶向作用和高效细胞毒性小分子药物的细胞杀伤力。这种组合设计可能会降低传统化疗的脱靶毒性,同时提高药效,从而改善安全性和疗效。
ADC的特殊性质,意味着此类药物研究既需要药明生物擅长的大分子技术,也需要药明康德(603259)擅长的小分子技术。
因此,药明合联如今为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间接附属公司合全药业成立的合资公司,其中药明生物占比60%,药明康德旗下的合全药业占比40%。
从此次分拆公告中,和讯注意到,在分拆交易后,药明合联仍将是药明生物的并表子公司。这意味着,在登陆资本市场后,作为药明合联60%的持股股东,药明合联的业绩仍并表于药明生物。
在6月的投资者会上,药明生物订单量锐减的消息,让药明生物当天股价暴跌17.02%。
在投资者会上,药明生物CEO解释,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全球创新药投融资减少,对公司早期项目数影响很大,“药明生物是最后一波受到影响的企业。”他表示,公司市场份额并未减少,只是客户资金紧张,导致签单周期拉长。
然而往年药明生物全年项目数120个左右,今年下调预期至80个。这从侧面反映了如今CXO行业发展似乎逐步“减速”,越来越高的拓新难度,让药明生物不得不将药明合联推上了资本市场。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的收益计,药明合联是全球第二大从事ADC等生物偶联药物的CRDMO,按截至2022年年底的项目总数计,药明生物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偶联药物CRDMO,也是全球前五大ADC外包服务参与者中唯一的中国公司。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药明合联的收入为9635.3万元、3.11亿、9.9亿及人4.88亿,对应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277.5万元、7708.7万元、1.94亿元及1亿元。2020-2022年营收端和利润端的年复合增速分别高达220.54%、143.3%。
此次拆分上市,将热门的ADC赛道推入港交所,无疑是药明生物对自身业务的一次“输血”。
内卷的ADC赛道
药明生物寄予厚望的ADC药物,无疑是如今最火热的赛道之一。
随着近期药物设计及偶联技术的变革性进展,ADC等生物偶联药物市场正处于增长拐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79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64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0.0%。2022年,ADC药物的全球销售额达约79亿美元,自2018年以来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40%
不仅如此,2022年以来全球ADC对外授权交易出现井喷,涉及ADC的交易已超过100笔,其中不乏辉瑞430亿美金收购Seagen这样的大交易。数据显示,2022年内全球ADC交易有63笔,同比增长270%,而中国更是主要的对外授权国,2022年至2023年五月期间对外授权35笔,比美国的25笔还要多。
全球ADC药物市场的预期增长远高于全球生物药物市场(不包括生物偶联药物)的增长。
在资本涌入ADC赛道之时,ADC药企也面临着“内卷”的危机。如今,全球已获批准的ADC药物有15款,其中自2018年以来获批准11款,自2021年以来获批准4款。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球有222款ADC候选药物已进入临床阶段,分别有130款、75款及17款处于I、II及III期临床试验,全球于2022年有57款ADC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在国内,7月10日晚,百济神州与映恩生物联合宣布,百济神州获得一款在研、临床前ADC药物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该药物将用于治疗特定实体瘤患者。7月11日,ADC Biotech科伦博泰正式登陆港交所;截止当日收盘报62.5港元/股,总市值约135亿港元。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越来越多的药企入局ADC药物市场,内卷程度不亚于当年的PD-1,然而PD-1药物同质化内卷后,价格一降再降的现状,也让ADC未来发展的前景充满未知。
瞄准端到端CRDMO服务的药明合联,想要在这一赛道站稳脚跟,无疑需要未来持续不断的投入。招股书显示,药明合联于2020年、2021年、2022年,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4.1百万元、人民币13.8百万元、人民币33.8百万元。企业必须持续投入大量人力及资本资源以开发或收购技术,以让提升服务的范围及质量,支撑自身在行业内的的竞争力。
对每个医药企业来说,争分夺秒地推进ADC药物研发,如同奔赴一场结局未知的狂欢。笃定ADC赛道的药明合联,能否真的抓住风口,支撑起药明生物新的增长极,还需要等待市场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