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报道 - 正文

立讯精密王来春:以创新填补市场空白,未来20年推动30%产品勇闯无人区

来源:时代周报 2023-09-24 16:37: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立讯精密王来春:以创新填补市场空白,未来20年推动30%产品勇闯无人区)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珊珊

9月22日,2023世界粤商大会在广州举办。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在会上发言时表示,“立讯精密成立至今近20年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守创新的初心。唯有重视创新,才能在核心技术面前掌握主动权。”

立讯精密(002475.SZ)成立于2004年,过去20年,立讯精密从一家中小企业发展为细分领域的行业巨头。

2023年9月12日,立讯精密以年营收超2千亿元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9月22日再次入选2023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

发展近20年,从广东走向全球

作为一家消费电子制造业的龙头公司,立讯精密因代工苹果的手机、耳机等产品而闻名。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曾在富士康打工,后来创办立讯精密,如今企业年营收千亿,可谓是粤商传奇的代表之一。

2004年,立讯精密在广东正式创办,2010年中小板成功上市,2011年,立讯精密接到了苹果第一笔订单。

早期,苹果的代工订单几乎是由富士康、鸿海掌握。刚接到苹果第一笔订单时,立讯精密只有500名员工在服务苹果。但如今,2022年年报显示立讯精密员工已超过23万人。

耳机是苹果至今为止工序最复杂的产品之一,小小的空间要包含几百个元组件。库克曾盛赞:“想得到好的无线效果非常难。所以需要一个特别高端的技术才能帮我们实现。立讯精密很多年前就给我们生产,他们超一流的工厂将了不起的精良工艺融入产品制造”。

苹果的第一笔耳机订单为立讯精密快速打开商业局面起到拉动作用,在接到耳机订单后,立讯精密凭借生产技术精良,产品优良率高陆续加深对苹果生产链的切入,陆续拿下手表、手机生产订单。

近20年,立讯精密迅速发展壮大。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立讯精密分别实现总营收925亿元、1539亿元、2140亿元,从百亿到千亿到两千亿,几乎每年上一个台阶。

但这一切不仅仅依靠苹果。事实上,立讯精密的生产能力早已摆脱普通的低技术含量代工,转而以各种布局走出广东,走向全球。

据天风证券《AR/VR 加速消费电子成长,汽车时代新平台成立》报告,立讯精密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已超过十年。

早在2012年,立讯精密并购福建源光电装,切入日系汽车电子产业链赛道;2018年,收购采埃孚旗下BCS部门;2022年,立讯精密还与奇瑞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深汽车产业布局。

9月16日,立讯精密与广汽集团合作出资约30亿元,投入立昇科技智能驾乘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项目,用于实现汽车核心域控部件研发与生产本地化。

王来春认为:“立讯精密作为一家全球消费电子、通信、汽车产业头部品牌客户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坚持以技术导向为核心,集产品研发和应用服务于一体,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过去,我们逐步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

未来20年,推动30%产品勇闯无人区

今年,立讯精密先后入围中国民企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世界500强。

据王来春在世界粤商大会现场介绍,近几年,尽管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立讯精密还是加大投入,大胆发展,3年来累计研发投入达208亿元,主要用于对客户产品的升级迭代,以及对先进工艺制程及先进材料的前瞻性投入。

王来春会上特别指出:“前不久中央出台的“民营经济31条”,对于实体制造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更是难得的政策机遇和发展窗口。比如,其中明确“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等,更是坚定了企业大胆创新,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

面对全球制造业的激烈竞争,立讯精密未来20年如何发展,王来春表示:“未来20年内,立讯精密将着力推动30%的产品进入全球行业领域的无人区。”

“立讯精密成立至今近20年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守创新的初心。唯有重视创新,才能在核心技术面前掌握主动权,企业未来发展的步伐才能走得更踏实。”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王来春还表示:“我们将通过实践智能生产的顶层设计理念,从零件到配件,从模组到整机系统,提供消费电子产品全方位的设计制造整合服务;坚持突破从低速到高速、从有线到无线、从铜到光的技术性变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智能互联解决方案。同时推动企业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为大湾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之都贡献粤商力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立讯精密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