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们也许不再需要购物节来刺激消费了)
“ 双十一前瞻:价格战就够了吗?
坦白说,虽然关注度度比往年低了不少,各家企业在最近都纷纷召开了自己的双十一发布会,也显得热闹非凡。
毕竟,今年以来,中国的几个主要电商平台如淘天、京东、小红书、拼多多和抖音,各自都经历了或是业务、或是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在特别是对阿里、京东和拼多多这三家上市公司来说,双十一是检验这些调整、重塑资本市场对公司信心的重要舞台。
同时,我们从年初就一直在强调,消费习惯正在逐步回归它的第一性原理——物美价廉;而在经历了口罩三年之后,消费信心仍然处于缓慢修复的阶段,消费者的支出是相当谨慎的。
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今年每家平台都上线了各自的花式促销方法,其中几家的“X亿补贴”活动一直贯穿全年。这让消费者在平时也能买到足够有性价比的商品,不用再像往年一样,把需求集中释放在双十一。
更何况,抢跑现象一年比一年严重,让双十一的战线从最初的两三天拉长到二十多天,已经没有了夜里十二点结账的仪式感。可以说,现如今双十一已经逐渐失去了“聚合流量、促进成交”的定位,这个由阿里一手缔造的购物节,需要在各个平台之间的竞争中找到新的价值点。
也是因此,今年的双十一,从某种角度看应该是同质化竞争最大的一届。目前,所有平台都打出了“最低价”的旗号,推出了官方立减和跨店满减等等促销手段,花真金白银加流量扶持,不仅誓要争夺消费者的“低价心智”,还要吸引更多的商家来自己的平台开店。
但当所有平台都号称自己是最低价的时候,价格战的意义在哪里呢?发展已有十四年的双十一,未来又将去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观察今年的双十一,或许能得出一些答案。
01 竞争的核心是低价
在这里要先说明我们的观点:
电商平台之间的低价竞争,并不是盲目且破坏正常市场的低价,而是通过补贴尽可能让商品更有性价比,同时搭配一些促销的活动,让消费者在获得商品的同时,还能有“薅了羊毛”的感觉。
对于消费者来说,双十一等各类电商购物节,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低价。今年的618就是如此,围绕价格力的竞争已经是各个平台竞争的重点;而到了双十一,针对低价的竞争只会加强,不会被弱。
而在所有的平台中,创立双十一的淘宝,算是领衔为这场“低价心智”的争夺战定下了基调。
今年3月,之前掌管“数字商业板块”的戴珊在月底正式担任淘天集团CEO;之后,马云正式回国,阿里随即开启了“1+6+N”的重大改革,可以确定的是,在此次改革全部完成之后,淘天将成为阿里巴巴上市公司旗下最重要的资产没有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5月,马云召集淘天集团各业务负责人,开了一场小范围内的沟通会。马云判断,接下来是淘宝而不是天猫的机会,阿里电商应该“回归淘宝”。马云在会上称,阿里过去那些赖以成功的方法论可能都不适用了,应该迅速改掉;他也为淘天集团指出了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
根据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一季度(2023年Q2)财报,淘天集团在今年二季度收入达到1150亿元,同比增长12%;特别是国内零售商业的客户管理收入,告别了连续四个季度的负增长,开始逐步回归电商老大该有的业绩轨道中。
因此,对戴珊来说,一方面是履行恩师马云的战略规划,一方面是延续今年增长的势头,重新让淘天成为整个电商行业中最靓的仔。上任后的第一个双十一,是一场必须要拿下的战役。
日前,淘天集团在天猫双十一的启动会上,三大行业发展中心和用户、平台、直播等横向部门在内,均把“全网最低价”定为了核心KPI。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双十一期间淘宝和天猫会新增两类商品:一是全网低价,二是官方立减。搭配这两类商品,淘宝亦推出了“买贵必赔”的保价服务。
根据淘天方面的解释,全网低价的意思是保证在同时段所有电商平台最低价,官方立减则是无需消费者再进行跨店凑单,单品价格下降15%以上。同时,多年以来淘天的跨店满减依然会继续存在,但会把更多的流量倾斜到全网最低价和支持官方立减的商品上。
从招商的方案上看,与往年相比同样有所调整。例如,对价格的比较标准,从往年的标价,调整到今年普惠券后价格(约等于消费者单独购买该商品的到手价格),为了避免双十一前商品突击涨价然后再打折的情况出现,商品价格的校验期相比往年也有所放宽。
这一系列的举措无不昭示着淘天树立自己“全网最低价”形象的决心,但其他平台同样不甘在这方面落后。
在另一边,自今年初刘强东重掌京东,就开始对京东的战略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自3月开始,发起“百亿补贴”,誓要重新夯实自己“低价”的消费心智。不过,刘强东的这一系列动作,并没有挽救资本市场对于京东的不信任。
目前,京东的股价在上周五收报24.4美元,距离2021年104美元的高点接近脚踝斩。而市场对于京东的主要担忧,就是在前有狼后有虎的电商市场中,是否还能守住自己那块市场份额。因此,这次的双十一,京东必须要证明自己。
在10月20日的双十一发布会上,京东宣布要把“真便宜”贯穿双十一全程,百亿补贴商品数量要较618时提升2倍;为消费者提供跨店每满299元减50元福利,还可叠加20元补贴,那些提供低价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商家,还将获得更多的曝光。
再看其他几家平台,抖音和快手在招商的规则中,均有提及“全网低价”这一关键词;小红书也准备在此次双十一发力,在全网低价上与其他平台进行正面竞争;拼多多则在10月20号就迫不及待开始了自己的双十一促销。
可以说,这次双十一对低价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参与规模亦远胜以往。
02 低价之外呢?
看完上面的介绍,相信你也有差不多的感受:低价从年头喊到年尾,电商平台是攒不出什么新活了吗?
虽然看上去,各家强调“全网低价”的行为多少有点复古,像是十来年前电商平台刚刚兴起时彼此之间的竞争方式。但实际上,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演进,对于这些电商平台企业来说,在双十一通过大出血把价格打到最低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高效地挤压各个环节上的水分。
这里边,涉及到了诸多技术环节,比如是否掌握高效的推荐算法、对供应链甚至产业带的管控能力,以及平台内容生态的协同能力等等。同时,不仅要扶持那些能够售卖低价高质商品的商家,还要引入一些新鲜的业态和玩法。
换句话说,低价是一个争夺用户的噱头,一个吸引流量的借口,而围绕在这个核心之外的你争我夺,才是这次双十一背后的一大看点。
在10月20号的发布会上,京东立志在追求低价的同时,保障原有的服务不降级,并且还承诺低价不以牺牲合作伙伴的增长为前提,不以压榨合作伙伴的利益为代价,要让参与双十一的中小商家赚到钱。
今年以来,围绕或者说是针对中小商家的拉拢之争,和面向消费者的“低价心智”争夺一样,是中国电商平台之间竞争的主旋律。就在前述马云组织的那场交流会之后,淘宝先是发力中小商家,天猫则紧随其后,推出了“千星计划”,准备孵化出1000个成交千万、100个成交过亿、10个成交过十亿的新品牌。
今年618前夕,阿里妈妈还推出了“龙腾飞跃计划”,通过3亿的红包补贴和百亿流量扶持,在人群、货品、活动场域三个方面助力商家,连logo都从以往的“天猫618”改成了“淘宝天猫618”。
而京东的“春晓计划”公布后,宣布为个人卖家提供快速入驻通道、0元试运营、2100元新店大礼包等。新增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了240%,加入的新商家数量创历史新高,尤其是时尚、居家和商超品类的商家数量快速增长。
再加上抖音等平台针对中小商家扶持的各项政策,显然在这场针对低价的电商大战背后,对中小商家的重视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策略的出现,实际上是一种必然。
京东以大品牌、自营模式发展,天然具备对大品牌大商家的吸引力;淘宝虽是从中小商家起家,但随着此前对天猫的资源倾斜,对中小商家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二者做出相似的选择并不奇怪,本质上就是在“二选一”被叫停之后,大品牌商家可以在每个平台上开店,削弱了对两家电商巨头的边际贡献。
现如今,越是大品牌商家,对单一平台的依赖度越低。凭借中小商家起势的拼多多,在市场份额上对阿里和京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凭借内容爆款起势的抖音,则呈现出大小商家通吃的状态,为了应对这种新的市场格局,巨头自然会优先采取“补短板”策略布局。
但是,市场上最多的就是那些中小商家,最难赚钱、产品参差不齐的也是他们。如何在拥抱中小商家的同时避免泥沙俱下,带给消费者低价高质的商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则是所有平台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谁做得更好,谁就有可能迎来业绩的腾飞。
03 结语
第一次对双十一有深刻的印象,还是在2014年。那年,我以不到1900元的价格在天猫抢到了一台国行PS4,足足让我高兴了一天。
但现在,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并不期待今年的双十一。原因嘛,可能是因为生活中有太多需要操心的事情,一个发生在年末的购物节无法让我转移太多注意力;也可能是因为真的没有必要,在各个平台之间比来比去,在精疲力尽中买下商品。
可能我更适合简单直接的购物方式,能够一站式解决我的需求,它不需要太花哨,甚至不需要真的做到“全网最便宜”,它只需要做到“全网最省心”,安安静静地躺在我的手机内存里就好。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想表达双十一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而是我真切地希望它能有一些新的变化。双十一伴随着十四年来电商的快速发展,早已不再只属于淘宝,所有电商企业都必须要好好思考,怎么能让这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缔造的最大节日,长久地活下去。$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拼多多(PDD)$
声明: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