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经济循环系列:内生需求才是经济基本盘

来源:雪球 作者:肖志刚 2023-10-27 03:5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经济循环系列:内生需求才是经济基本盘)

前面两篇文章(经济为什么离不开金融?网页链接),(要贸易顺差,更要跨国公司网页链接)讲了弥补需求缺口的两个药方,即借贷与贸易顺差。这里讲一下经济内生的需求。

缺口规模

在供给转化为需求的循环中,因为股东、房东们的收入远超支出,导致出现了需求缺口,即规模上第二轮内生需求小于第一轮供给。如果不去弥补而任其发展,第二轮的需求规模会低于第一轮的供给。而供给端的产能一般不会自动萎缩,即第二轮供给不会低于第一轮供给。这样的结果,就是第二轮的内生需求会低于第二轮供给,经济出现供大于求,形成通缩。这时就需要包括企业、居民、政府在内的各个经济主体,通过举债或贸易顺差,补充外生需求来弥补这个缺口。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规模的问题,即举债多少合适呢?如果举债多了会怎么样?举债少了又会怎么样?

理论上来说,如果新增负债规模与需求缺口规模刚好相等,也就是缺口刚好能够被弥补,这时的需求不会萎缩了,维持与上一轮供给相当的规模。经济处于供给与需求刚好平衡的状态,不会出现供大于求,也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物价没有通胀也没有通缩,这时经济不会萎缩,但也不会持平不增长,而会仍然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个速度由供给端决定的。因为供给端有可能因为科技进步等因素而出现增长,即第二轮供给比第一轮供给更大,比如亚马逊新推出了一款硬件新品。

如果借贷的规模偏低,不足以弥补需求缺口,那第二轮的总需求会低于第一轮的供给,形成供大于求和通货紧缩。如果借贷规模偏高,弥补需求缺口之后还有超额负债,那这部分超额负债带来的需求,结果往往就是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

如果这部分超额负债是居民借去买房的,那体现出来的就是房价上涨。如果超额负债是企业借去扩大产能的,那生产资料价格PPI就会上涨。如果超额负债是政府借的,那货币大概率会贬值,从而带来进口商品如石油的价格上涨,体现为输入型通胀。习惯用流动性或放水来解释的话,就是水是哪个管子放出来的,哪里就涨价。笼统的说货币超发会带来通货膨胀,在这里就需要区分,不同主体承接的货币,上涨的商品类型是不同的,体现为不同领域的通货膨胀,对应的投资机会也就不同。加入WTO后迎来产能扩张,借钱主体是企业,对应的是有色煤炭等大宗商品牛市。2015年之后的货币化棚改,对应的是房地产牛市。

内生需求

在需求分析中,可以将这种弥补缺口的借贷与贸易顺差,视为经济循环的外生需求,属于补充性质的。因为这些外生需求都有各自的副作用,因此并不是越多越好,经济需要顺畅运转下去的话,不可或缺的还是足够强劲的内生需求。

那总需求中,在贸易顺差与借贷之外的内生需求,来自于哪里呢?按照萨伊的解释,形成供给的过程中,创造的需求就是内生需求。比如开发商卖了100亿元的房子,这100亿元会通过开发商发工资,水泥厂发工资,沙石场发工资,中介发工资,公务员发工资的形式,回流到一个个居民个体手中。这些个体拿到钱,结合各自的欲望,会形成新一轮的需求。通过这种支付劳动报酬的形式,由供给创造出来的需求,就是内生需求,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劳动报酬。因为这个需求转化是通过支付报酬实现的,可以用失业率跟踪转化率。低失业率说明供给创造的需求旺盛,高失业率则说明供给创造的需求低迷,这时就需要借贷或贸易顺差等外生需求来补充。

可见,失业率既是第一轮需求波动的结果,也是第二轮需求波动的原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就是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循环,第一轮的供给创造了第二轮的内生需求,让第二轮供给得以实现销售,然后第二轮的供给创造了第三轮的内生需求,循环得以内生。

比如当地产销量上升的时候,意味着地产需求与地产供给同时上升,通过达成交易,这时的供给会转化为下一轮循环的内生需求,也是上升的。第一轮循环创造出来的内生需求,对第二轮循环中的汽车、手机、旅游等非地产,也都是有拉动作用的,可以刺激这些产业的销量。经济总量则在这种需求到供给再到需求的循环过程中,实现了螺旋式增长。可见,需求的内生来源就是供给,或者说生产活动。当下的房屋新开工、在建工程活动降温,其能创造的内生需求是同步下降的,这种下降在下一轮经济循环中,会体现为内生需求疲弱,或者说消费疲弱。

期待地产降温后的一鲸落万物生,是不会出现的。有两个原因,一是地产带来建设活动减少,创造的内生需求同步下降。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地产产业链失业率上升,员工收入下降。二是按揭贷款规模下降,带来的外生需求也是下降的。

内生需求的估算

既然内生需求是来源于上一轮循环的收入,站在经济循环的角度看内生需求,就需要匡算一下老百姓的收入,大致有这么几种来源。

一是从正规企业获得的劳动薪酬,2022年大概21万亿。过去1年A股公司的合计支付薪酬是6.5万亿,合计纳税额是4.3万亿,薪酬大概是纳税额的1.5倍。2022年全国税收中有15万亿左右是企业缴纳的,按照1.5倍比例,大致估算对应的劳动者薪酬是22.5万亿。这个口径是企业支付部分,包括了个税、社保、公积金部分,居民实际拿到的部分至少要扣除个税,2022年的个税是1.5万亿,扣除之后就是21万亿。这里面包括了年轻人缴纳的社保,但基本上发给老年人了,所以算劳动者收入时可以一并考虑,省得后面再把退休金收入加进来,干脆现在就不剔除。

二是靠财政支出来的收入,2022年财政收入是16.6万亿,最终都以工资形式或政府采购形式返回老百姓,成为大家的劳动收入了。如果用财政支出口径那就是26万亿了,但是看支出构成的话,跟第一项有很多重叠的。感觉还是用16.6万亿的口径,干扰少一点。

三是财产性收入部分,主要是大量的房租、股息、利息收入。房租一直不好估算,大概是几万亿吧。股息收入分上市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委托中登公司代理发放股息,2022年深交所大概2000亿元,上交所很难高于这个数字,因此算合计4000亿元。存款利息收入好计算,之前算过是2万亿:网页链接。

四是免税的个体户收入,比如菜农、手工业从业者,因为不交税,也不知道他们收入。但他们的产品交付周期短,比如理发,可以认为他们的收入是来自前三者的。分析经济循环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一个狭义口径,不统计这部分收入,后续文章会展开分析。

前两项加起来近38万亿了,加上后两项,大概40几万亿吧,这是经济循环最主要的内生需求。2022年支出法GDP中的居民消费是44万亿,数量上大致相当。

从需求与供给看GDP

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是从生产端开始的,不管是生产房子还是汽车,通过产业链支付薪酬的形式形成员工收入,这些收入则构成下一轮经济循环的需求支出。简化一下就是,生产形成收入,收入形成支出。所以GDP的统计也有三种口径: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因为统计的是一个经济循环的不同节点,理论上三个口径的结果是相等的。

按照GDP的定义,统计口径是最终销售出去的商品与服务,考虑了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因此,最终的经济总量,是供给端与需求端在市场中交易的结果,是两个口径中的偏低值。生产力低下的时候,供给不足是主要矛盾,这个时候的经济总量受制于供给端。所以那个年代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到生产力过剩的时候,需求不足就成了主要矛盾,这个时候的经济总量受制于需求端。这种背景下流行的是流量、网红们带来的财富神话,或者对放水的执念。

供给与需求的循环转化,使得经济总量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口径去观察。从供给角度来看,一个经济体生产出来的商品越来越多,就可以说经济总量是增长的。影响这种供给端经济总量的因素,包括科技进步、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商品市场效率、金融市场效率、产业政策、基础设施等。需求端的经济总量,包括两部分,其中主要部分是由上一轮供给创造的,即内生需求,补充部分则由当期新增信贷及贸易顺差决定的,即外生需求。所有对经济总量有影响的因素,都是先通过直接影响供给端经济总量或者需求端经济总量,进而间接影响最终经济总量的。经济政策也可以分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类,比如工信部、科技部、卫健委负责的偏向供给侧,央行、财政部通常负责需求侧。

在一国经济腾飞阶段,国民收入普遍偏低,即使是相对有钱的人,拿到股息、房租后,多数也会拿去消费或者投资。这时的需求缺口,对经济负面拖累并不明显。这种腾飞阶段的经济总需求,基本上靠供给创造就能够支撑经济发展,不至于出现产能过剩。如果再增加一点信贷或贸易顺差这种外生需求,总需求就很容易超过供给,形成过热,这就是我们2007年以前的情况。在经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后,一方面是产能越来越充足,另一方面是财富差距越来越大,退出循环导致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内需日益疲弱,使得产能相对过剩、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对过剩问题,逐渐成为主线。这时再多的外生需求,也可能泥牛入海,这就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济循环系列之一:经济为什么离不开金融?网页链接。

经济循环系列之二:要贸易顺差,更要跨国公司网页链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老百姓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