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主动权益类基金“败走麦城” 10只基金连续三年排名垫底)
差基年年有,每年各不同。尤其近年来的A股市场持续震荡,很多基金都把业绩亏损归因于行情萎靡,但如果一只基金连续三年的业绩都排名垫底,就不仅仅是时运不济的原因了。《大众证券报》记者发现,有10只基金从2021年至今连续三年的业绩都排名同类后1/10,它们中有的频繁更换基金经理,有的则“躺平摆烂”。分析人士认为,投资者购买基金应该长时间、多角度观察,对于长期业绩垫底的基金,一定要避而远之。
10只主动权益基金连续三年排名后1/10
截至11月7日,今年上证指数下跌了1.04%,虽相比2022年上证指数15.13%的跌幅有所收窄,但与2021年该指数4.8%的涨幅还是逊色不少。观察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近1年、近2年和近3年的平均回报,均为负数,也就是说,近三年的收益对投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投资者并不友好。
虽然整体情况不佳,但如果某只基金连续三年都排名同类垫底,则有点“躺平摆烂”的意思了。记者通过Wind数据观察发现,有1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在2021年全年、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至今的收益均排名同类产品的后1/10,他们分别是中银顺兴回报一年持有A、泓德致远A、摩根整合驱动A、招商资管智远成长A、富安达新兴成长A、诺德优选30、前海开源一带一路A、上银核心成长A、方正富邦信泓A和宝盈祥裕增强回报A,其中有5只灵活配置型、3只偏债混合型、2只偏股混合型。(见表)
观察发现,上述10只基金业绩 “摆烂”的原因各不相同。比如招商资管智远成长,该基金成立以来频繁更换基金经理,平均每一年就要更换一位,从倪文昊到赵波再到现任基金经理何怀志,每位基金经理的任职回报均为负,让人不免怀疑公司整体的投研水平;再如宝盈祥裕增强回报,该基金成立以来虽一直由吕姝仪担任基金经理,但宝盈祥裕的基金规模却由2020年10月份刚成立时的3.59亿元一路下滑至2023年9月末的0.53亿元,投资者“用脚投票”显而易见。
主动权益类基金注重自下而上选股
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业绩可以说是考量基金的第一标准。业内人士认为,购买基金一定要长时间、多角度观察,不能一时冲动,一定要挑选那些净值能够持续增长、让投资人获取稳稳收益、受到投资者认可的基金产品。
此外,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那些长期业绩垫底的基金经理,管理产品的数量就应该被限制。比如宝盈祥裕的基金经理吕姝仪,还“一拖多”管理着另外7只基金(A、C类合并计算),其中1只宝盈祥琪混合基金是去年5月份刚接手,今年以来业绩继续排名同类后1/5,令人唏嘘。“既然基金公司的定位是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作为基金公司管理层就应当引导基金经理先把现有基金的业绩做做好。老基民还没赚到钱,干啥还要坑害新基民呢?”一位从事基金研究工作多年的行业资深人士发出如是感慨。
大同证券资深分析人士告诉记者:“A股市场步入价值投资、精选个股的时代,自下而上研究将更为重要,投资者选择基金品种进行投资,要选择其中选股能力较强的,对自下而上选股更为看重的基金。”
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跟市场行情大幅相关。对于未来市场,国金证券公募权益组认为,10月权益市场虽整体收跌,但底部位置基本确立,财政政策刺激下A股出现明显拐点。7月政治局会议定调之后,扩内需稳增长态度更为明确,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码,政策底到经济底的传导过程有条不紊,三季度经济数据普遍超预期。随着指数再次探底,股票市场当前下行空间进一步压缩。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加息暂缓利好A股流动性改善。另外,中央财政明确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对A股风险偏好形成强有力的提振,权益市场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行情。 记者 王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