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外部环境,全市场扫视及当前持仓)
很久没有写长文了。本篇分为“国内外环境、全市场扫视、当前股债持仓”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国内外环境
先说国内。身边不少朋友担心滑向极左,我的态度很明确:这种担忧是过度的。
我们不能盲目到对“向左偏移”的现象视而不见,但是同样的,我们也不能把某一时间段内的倾斜,当成终极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否则就犯了和“看着K线买股票”一样的错误。
人的行为由观念决定,所谓的“国家意志”亦是如此。严格来说,世界上不存在“国家意志”这种东西,只有“个人观念的聚合”。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农耕文明之一,我们国人的愿望从来都很淳朴,就是“想过好日子”。但是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认知。
“二战”结束后的一段岁月里,地球上有相当一部分人相信:我日子过得不好,是因为公有制执行得不够彻底。经济不好,是因为还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存在。这是所谓“美苏争霸”的底层逻辑。它们首先是“观念之争”,观念上的冲突与对立,致使它们无法合作,无法拥有共同的利益。
反观当下,对于“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从官方到民间,人们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共识。
网络上,几年前“反对资本无序扩张”的年轻人,在失去996的工作后,渐渐开始“反对资本无序收缩”。
政策上,看到失业率上升,就开始“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诚然,相关政策的推出与落实都需要时间,过程中也难免会有瑕疵。但重点在于:人们的底层观念,已经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大家对于“如何才能把日子过好”的想法是基本一致的。
这里有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如果大家的想法一致,那当初“反对资本无序扩张”的声音是怎么来的?
事实上,所谓观念,在多数人心中体现为一种“感觉”。
经济好的时候,人们会想“如果我工资更高,干活更少就好了”。反对资本无序扩张的真正含义是:老板你不要再招别人了,最好你只能用我,最好你没得选,我才有更强的议价权。
经济不好的时候,改革开放四十年留在人们心中的观念,才真正凸显。这时候人们会想:“有工作总比没工作好,有收入总比没收入好。”而不是“如果我没有收入,老板也没有收入,一切都由组织分配,那该多好。”
遇到困难时的想法,才是人们真正的想法。才是真正的“底层观念”。
综上,我的判断是:国内没有走向极端的基础条件。
先完说内,再说国际。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不可分割的,正如前文所提到“美苏”。
首先明确一点:大势力与小势力的局部冲突,自工业革命以来就从未消失过,可见的将来也绝不会消失。我们只谈“大国与大国直接发生剧烈冲突”的可能性。
讨论国际环境,一个天然的麻烦在于:我们所知道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因此,只能基于较为明确的事实,配以基本常识进行推理。
这里我们反问一个问题:如今的“中美”和当前年“美苏”,哪一对组合矛盾更深?哪一对组合发生“高烈度冲突”的可能性更大?
不需要懂政治,不需要谈主义,仅从基本的“人之常情”出发,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当年的“美苏”基本没有贸易往来,“东苏阵营”以“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形式,在其势力范围内部进行贸易。两大阵营在经济上近乎隔绝。(是近乎,不是完全。经济规律使然,黑市永远存在。)
反观如今的“中美”,2023年1-9月,贸易总额约4000亿美元。是的,相比去年有所下滑,而下滑的结果是双方都感到痛苦,两国高层开始更加频繁地会晤,央视六套也开始重播《黄河绝恋》。
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不等于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中美关系的缓和,属于典型的“多因一果”,不太可能仅仅出于经济层面的考量。但无法否认的是:双方经济利益绑定之深,亘古未有。脱钩对双方而言,均是关乎民生的切肤之痛。这一点,与当年的“美苏”截然不同。
因此,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缓和,不是谁对谁的胜利,或者谁对谁的妥协,而是双方都急于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双方也都清醒地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手段,绝不是、也不可能是“解决掉对方”。
当对方的土地上有你的工厂、有你的客户,你自然不愿意“核平”掉对方。这里说的是愿不愿,还没考虑能不能。
当年,几乎断绝往来的“美苏”没有开启灭世之战,可以认为是人类的幸运。而今,连脱钩都难以承受的“中美”不会开启灭世之战,则是客观条件下的必然。
过去几年,有一个十分流行的论调,认为“中国强大的企业竞争力,伤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因此美国要通过脱钩进行反击。”这是事实吗?是。但这并非完整的事实。
真实的情况是: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碾压美国企业,比如零部件加工、轻工业品制造。同时美国的某些产品也在中国畅销,比如苹果、特斯拉。反应到美国内部的博弈,就是一部分势力要求封锁,一部分势力要求开放。所谓“美国上下一心,全面反华”从来都是部分媒体的渲染,从来就没有真正发生过。
上述逻辑,同样适用于“中欧”“中日”“中韩”。
本文的第一部分“国内外环境”,这里就讲完了。小结一下,当今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内部不会走向极端;外部没有灭世之战。
第二部分:全市场扫视
之前的文章《投资的最底层,思维的最深处》提到过:投资能解决“股权”和“债权”的问题,解决不了“产权”的问题。
因此本文的第一部分“内外部环境”,其实是在谈“产权”。惟有在一个“产权不被归零,土地不被核平”的环境下,投资才有条件,估值才有意义。
如果你认可或基本认可“第一部分”的结论,接下来我们以此为前提,扫视一下全球主要市场的估值。
可以看到,在全球的主要市场当中,“港股”的静态估值明显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这就引出一个争论颇多的议题——港股便宜,是应该的吗?
对此,市场中比较流行的几个看法是:
一、香港会衰落,所以港股不会好。
二、港股市场流动性差,所以港股不会好。
三、港股市场被边缘化,所以港股不会好。
上述观点合理吗?我们一个个说。
先说第一条:香港会衰落,所以港股不会好?仔细分析,这其实是两个问题。1、香港会不会衰落?2、如果香港衰落,对港股有什么影响?
首先,我并不认为香港会衰落。但我不打算花费笔墨去论述“香港为什么不会衰落”,因为本文更深层,也更重要的观点在于:香港是否衰落,对于港股并不重要。
当前,港股的上市公司大体分为三类。
1、主营业务在中国香港;
2、主营业务在中国内地;
3、主营业务在中国之外。
如果香港衰落,受冲击的主要是第1类,2和3的影响很小。而从权重的角度看,2和3才是港股市场的主体。
我本人目前持有30只港股,主要集中在第2类。理由很简单:第2类当前的估值更低。
这里顺便说一个常识,观念如何影响市场?
看衰港股的人多,所以港股不涨。这是第一层逻辑,也仅仅是第一层;
看衰港股的人,对港股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这是第二层逻辑,因为看衰的人会卖出,卖出之后,看衰者的“观念”将不再直接转化为“卖盘”。(看衰者可以“融券出卖”,但融券卖出的股票是必须买回来的,因此长远来看,杠杆是中性因素,它“加剧”市场的涨跌,但不“决定”市场的涨跌)。
“看衰”的人出清,会导致市场中只剩下“看好”的人。这是第二层逻辑的延伸,也是市场从来不会“无止境地上涨或下跌”的根本原因。
2014年底,持续阴跌5年的“上证50”指数,在两个月内突然暴涨80%。我认为很大程度就是上面所说的“看空者出清”导致。(当然,这无法验证。没有时光机之前,所有对“历史成因”的解释,都不可能被验证,只能算一种洞察。)
小结:
1、我不认为香港会衰落。
2、香港衰落与否,与港股是否值得投资,是两回事。因为港股的含义,不是“扎根香港的股”,而是“在香港上市的股”。
接下来谈第二个流行观点:港股市场流动性差,所以港股不会好?
我发现,很多投资者没搞明白“流动性差”到底是什么意思。用不够严谨但更直白的话说,“流动性差”就是“成交量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成交量小”变成了“未来很坏”的代名词。
这是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成交量小”意味着:引发上涨或下跌,所需要的资金量更小。说得再简单点,就是上涨和下跌都更容易。而不是某个方向更容易,某个方向更难。
第三个流行观点:港股市场被边缘化,所以港股不会好?
首先,我不太清楚这个“边缘化”是如何认定。过去十几年很明显的现象是:内地央企、民企越来越多在港股上市(或同时在AH两地上市),而不是相反。香港本地的企业,能来内地上市了吗?中国境外的企业,能来内地上市了吗?
过去十几年,我看到的现实是:港股的资源越来越丰富,职能越来越多元。至于未来,我看不了十几年那么远,至少五年之内,“上交所、深交所”不可能覆盖“港交所”的业务。连“覆盖”都做不到,更遑论“替代”。
然而上述这些,都不重要。港股市场是否被边缘化,根本就不重要。我们目光所及,还有比“B股”更边缘的市场吗?那是一个“允许旧公司退市,禁止新公司上市”的市场。
就是这样一个,边缘到近乎是个“缝隙”的市场,它过去二十年的整体回报,是高于A股的。原因也很简单:B股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股息再投资的增益更大。
另一方面,很多人以为所谓“边缘化”的市场是一潭死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B股的历史,其暴涨暴跌之剧烈,完全不在A股之下。不论你想赚“分红”的钱,还是想赚“估值修复”的钱,B股都能给你。不过我目前并不持有B股,因为和港股相比,它不够便宜。
港股的估值比B股低,比A股低,更比全球绝大多数主要市场低。因此我持仓中的“股票”部分,全部都是港股。从绝对估值的角度看,我认为当前的“上证50”和“沪深300”也是便宜的,是远远好于现金的。但我的持仓中没有A股,一股也没有。
原因无他,当前AH同股同权的股票中,AH比价大于200%的,超过总数的一半(加权平均溢价率为147%)。
同股同权的资产,A股卖10元,港股卖5元,你要哪个?还有更极端的,某些头部券商,A股10元,港股3元(这里说的是比值,不是绝对价格),你要哪个?
综上:全球范围内,中国市场低估。中国范围内,香港市场低估。
第三部分:当前持仓
目前持有30只港股,19只可转债。其中港股占比约80%,可转债占比约20%。
作为基金管理人,因监管要求无法公布明细。但可以谈一下持仓的大致分布及投资逻辑。
先说股票。
1、目前持有的30只港股当中,大部分为“内地央企”,少部分为“港资民企”。
2、30只港股的加权平均市净率约为0.3倍,加权平均市盈率约为3.8倍。
如果你还记得前面“第二部分”的数据,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香港“恒生指数”的市净率为0.89倍,“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市净率为0.79倍,而我持有的30只港股的组合,加权平均市净率只有0.3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因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成分股构成,是严重割裂的(“恒生指数”同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拉出全部成分股,逐个观察。这里我们只举四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理想汽车:市净率5.7倍,市盈率48.4倍,股息率0%;
快手:市净率5.45倍,市盈率-64.3倍,股息率0%;
中海油:市净率0.89倍,市盈率4.4倍,股息率10%
建设银行:市净率0.37倍,市盈率3.2倍,股息率10%
可以看到,一天一地,两种极端的估值,共同构成了“恒生中国”这个指数。这里无心讨论理想汽车和快手等公司“较高的静态估值”是否合理,只阐明一个基本事实:如果把“高PE、高PB、低分红”的公司剔除,我们将得到一个比“指数平均估值”便宜得多的投资组合。(注:本人持有的股票,不全是成分股。)
前面提到,我持有的30只港股中,大部分是央企(或大型国企),少部分是民企。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先谈谈港股的央企。
我认为目前港股中的央企、国企,是一个历史级的投资机会。过去三十年,或者说,自内地企业允许上市以来,央企这个品类,不论在A股还是港股,都从未有过如此低廉的估值。
我们知道,评估一家企业的价值,主要有安全性、成长性两方面的考量。或者叫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
安全性方面,央企作为一个群体,毋庸置疑有着最高级别的生存能力,其遭遇毁灭性打击的概率,不仅远远小于民营企业的股票,甚至远远小于民营企业的债券。反过来想,如果你持有不同行业的20多个央企却被清零,那你存在银行的钱还有用吗?
成长性方面,不同的央企需要具体分析。但作为一个整体,长期来看,央企的成长性约等于名义GDP(即经济的真实增长+超发的货币)。这个结论当然不够精准,但也不至于有量级上的偏差。
一个“安全性极高,成长性适中”的投资标的,应该享有怎样的估值水平?综合来看,我认为其理应得到“中等偏上”的相对估值。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当前的香港市场,有大量稳定盈利、稳定分红的央企,被市场给予0.2-0.4倍市净率的估值。这样的估值水平是什么概念?我们用横向、纵向两个纬度说明。
横向对比:陷入财务危机,过去两年亏损超过700亿的地产公司“融创中国”的市净率是0.27倍。换言之,“稳定盈利、稳定分红”的企业,和“巨额亏损,没有分红”企业,在香港市场被赋予了相同的估值水平。前者与后者,必有一个定价是错的。
纵向对比:上一个系统性熊市(2014年)的最底部,在港上市的“大型央企”的平均市净率约为1倍。而更早一次的系统性熊市(2008年)的最底部,“大型央企”的平均市净率比1倍还高出不少。
这是“产业并购”中比较正常的估值逻辑:没有破产风险且盈利较为稳定的大型公司,估值通常高于或等于其账面价值。换言之,在真实的“产业并购”中,你很难用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买到这样的资产。
而当前某些央企(或大型国企)的定价,是“账面价值打2-4折”,这意味着,只要它们的估值回归到“前两次熊市最底部”的水平,就能为投资者带来超过200%的收益。
推演到这一步,自然会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如果估值不回升呢?
估值不回升,其实是两种情况:一、估值始终不变;二、估值不断下降。我们分开讨论。
一、估值始终不变: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朋友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对于一个盈利的公司而言,估值不变=股价上涨。
正常来说,一家公司会拿出净利润的一部分,进行现金分红(央企、国企通常是净利润的30%-60%),没分出去的利润,会计上体现为“净资产增厚”。也就是说,假设一家持续盈利的公司“市净率”始终维持在0.3倍,则它的股价是会不断上涨的。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现金分红+股价上涨。如果分红没有花掉,而是买回更多股份,则股份的增加将进一步产生复利效果。
接下来讨论第二种情况。
二、估值不断下降:能否正确理解这个场景的含义,恰是“专业投资者”和“业余投资者”的分岭。接下来将以较长的篇幅,系统性论述此题。看懂后面的内容,你也会更清晰地理解我之前几篇文章的态度,为什么我对“汇金持增、降印花税、减持新规”等所谓的救市政策态度冷淡,唯独看重“国资委要求央企、国企增加分红”这一条的深远影响。
正篇开始前,请牢牢记住以下两条定理,它们即是文眼,也是答案:
1、投资者的基础收益来源是:净资产增厚+分红再投资。
2、投资者的超额收益来源是:估值波动。
一家公司成立之初,股东给公司注入资本,于是公司有了“净资产”。之后,公司用它的净资产,为股东赚钱。赚来的钱叫净利润,净利润要么留存在公司,要么分给股东。
公司的净利润,有且只有这两个去处。
1、留存在公司:体现为净资产增厚;
2、分给股东:体现为分红。
这就是一家公司运作的最底层逻辑,一切基于企业基本面的投资,都是以这个逻辑为起点。价值投资内部,所谓的成长型投资,最终所追求的其实也是净资产增厚的速度更快,或分红增加的速度更快。
有人说:不对呀,成长型投资追求的是利润增长吧?
是的,但利润的目的是什么?赚取利润,当然是用来“分红”或者用来“增厚净资产”的。利润只是过程,“分红”和“净资产的增厚”才是结果。
回到前面提到的核心内容,投资者的基础收益来源是:净资产增厚+分红再投资。为什么不是净资产增厚+现金分红,而是净资产增厚+分红再投资?很简单,在赚取利润之后,公司能为投资者(股东)做的,只有“把钱分给股东”或“把钱留存在公司体内”这两个选项。
但对于股东来说,多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公司把钱分给了股东,那股东拿了这笔钱之后,干什么用?你可以把钱花了,也可以用这笔钱继续做投资。在讨论投资问题的时候,我们统一假定股东拿到分红之后,是继续用于投资的。
消费是股东的个人行为,如果公司不分红,而是把赚到的钱全部用于增厚净资产,当股东需要消费的时候,他还是会把股票卖掉去消费。我们讨论投资的问题,不是为了知道股东可以过上何等奢靡的生活,而是想要了解,投资这个行为本身的极限在哪里。
所以,投资者的基础收益来源是:净资产增厚+分红再投资。
接下来讨论另一个问题——投资者的超额收益来源是:估值波动。
先说结论,在一个公司持续进行现金分红的前提下,无论估值“向上波动”还是“向下波动”,都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估值向上波动,会在“净资产增厚”的层面带来超额收益;
估值向下波动,会在“分红再投资”的层面带来超额收益。
估值向上波动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是所有投资者都能理解的内容,但估值向下波动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是很多投资者没有意识到的一点。而这一点,才是“价值投资”区别于其它流派的关键所在。
为了方便讨论,下面我们所说的“估值”,全部以“净资产”这个指标为锚。实际上以“净利润”为锚也可以,无非就是PB和PE的区别。甚至以观感上最为高大上的“现金流”为锚,也无所谓。这三种估值方法本质上是一样的(为什么本质一样,其实上文已经说了,以后有机会可以就这个主题单独展开一篇文章,这里不细讲),无论以什么指标为基础进行估值,最终公司能给你的,无非也只有“净资产增厚”和“分红”而已。
同样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将“1倍市净率”假定为一家公司的估值中枢。
如果一家公司净资产是100亿,而该公司在证券市场的总市值为200亿,它的市净率就是2倍。
如果一家公司净资产是100亿,而该公司在证券市场的总市值为50亿,它的市净率就是0.5倍。
当一家公司的市净率超过1倍,我们表述为“估值在中枢之上”,当一家公司的市净率低于1倍,我们表述为“估值在中枢之下”。我知道这样的表述是极不严谨的,但是为了用一篇文章而不是一整本书讨论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估且先这样说。
当估值在中枢之上时,净资产增厚的效果被放大了。正常情况下,公司每留存1元钱的净利润,净资产就增厚了1元钱。但如果证券市场给这家公司的估值是2倍市净率的话,则公司每留存1元钱的净利润,在证券市场可以增加2元钱的市值。
举例来说,假定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是100亿元,证券市场给这家公司的估值是2倍市净率,那么这家公司的总市值就是200亿元。一年之后,公司用100亿的资产赚了10亿的净利润,假设这10亿元全部留存在公司,则此时公司的净资产变成了110亿元。
如果这时候,证券市场给这家公司的估值依然是2倍市净率的话,那么这家公司的总市值,就变成了220亿元。也就是说,公司的净增产增厚了10亿元,而总市值增加了20亿元。
上面所说的,是“估值恒定锁死在2倍市净率”时的效果。而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为暴烈的超额收益的,不是高估值本身,而是“估值由低向高波动”的过程。
假定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是100亿元,证券市场当前给这家公司的估值是1倍市净率,那么这家公司的总市值就是100亿元。一年之后,公司用100亿的净资产赚了10亿的净利润,假设这10亿元全部留存在公司,则此时公司的净资产变成了110元。
而如果这时候,证券市场给这家公司的估值变成了2倍市净率的话,此时这家公司的总市值,就变成了220亿元。也就是说,在“估值由低向高波动”的过程中,公司的净增产增厚了10亿元,总市值却增加了120亿元!
开篇说过,投资者的基础收益来源是“净资产增厚+分红再投资”,而投资者的超额收益来源是“估值波动”。这个案例中,公司的总市值增加了120亿元,其中10亿元是“净资产增厚”,另外的110亿元,全部来源于“估值波动”。
估值向上波动,会在“净资产增厚”的层面带来超额收益,这个话题就讲完了。下面进入本文最核心的内容——估值向下波动,会在“分红再投资”的层面带来超额收益。
不同证券市场的红利税税率不同,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先忽略税收的因素,实际操作中,自己根据当地税率算回去就行,不影响本文的逻辑。
假设有一家公司,净资产是100亿元,一年后公司赚了10亿元的净利润,此时公司的净资产变成了110亿元。然后公司决定,将今年赚来的5亿元以现金分红的形式分给股东,另外5亿元留存在公司内用于经营发展。
那么该行为发生后,公司的净资产变成了105亿元,而股东手中多出了5亿元现金。这个过程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如果一年前,证券市场给这家公司的估值是50亿元呢?
如果你一年前以50亿的市值为基础买了这家公司(当然,通常是买下一部分股权),那么一年之后,公司给股东的现金分红依然是5亿元。
发现了吗,公司在证券市场的市值,会随着估值波动而变化,但现金分红的金额,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一家公司年底分红5亿元,你用100亿或50亿的市值买它,它都是分红5亿元。但是如果你是用100亿买它,股息率就是5%,如果你用50亿买它,股息率就是10%。
现金分红的本质是什么?现金分红的本质,就是以1倍市净率,清算掉公司的一部分资产。公司当前的估值越低,这种清算行为,对投资者就越有利。为什么这样说?既然现金分红这个行为本身,不受市场估值的影响,那为什么当前估值越低,现金分红对投资者越有利呢?
回看前面的两条定理:
投资者的基础收益来源是:净资产增厚+分红再投资。
投资者的超额收益来源是:估值波动。
公司当前的估值,决定了“分红再投资”的回报率。如果公司下一个年度依然是盈利10亿,分红5亿,那么该公司当前的市值是100亿还是50亿,就决定了分红再投资的那一笔资金,所购买的资产的“市净率”和“股息率”是多少。
再深入一步,为什么前面说“估值向下波动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才是价值投资最核心的关键”呢?
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股票价格的波动带有极强的“随机性”。比如同样是中国石化这家公司,在2005年到2008年间,价格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10倍以上。但是,既然股价的波动带有极强的随机性,为什么中国石化的“总市值”会在几百亿到几千亿之间波动呢?如果价格波动是纯随机的,为什么中国石化的“总市值”不会跌到100元?(注意,这是说的是总市值,不是股价)
答案很简单:价格波动的随机性,导致估值扭曲。而不受市场价格影响的现金分红,使得估值不会极端扭曲。
一家净资产110亿,已经宣布下个月将会分红5亿元的公司,如果当前的市场估值是50亿元,那么悲观的投资者完全可以预期,该公司下个星期会跌到25亿元,因而决定不买它。
但是,如果该公司当前的市场估值不是50亿元,而是5亿元呢?发现了吗,这种情况下,“主观题”变成了“客观题”,而且是小学二年级水平的数学题。
一家净资产110亿,已经宣布下个月将会分红5亿元的公司,如果当前市值跌到5亿元,则投资者买下它之后,只需要1个月的时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成本,而公司剩余的105亿净资产都是白送的。
现金分红的存在,会让多空双方投资者的分歧,在某个临界点上彻底消失,转而形成一种绝对共识。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呢?没见过就对了,在市场当中,形成绝对共识的价格,恰恰是根本不会出现的价格。你想用100块钱买下整个中国石化集团,可是谁会用这种价格卖给你呢?
(注:“一年分红金额约等于公司总市值”这种事,巴菲特年轻的时候遇到过,那时没有互联网,证券市场的信息极不通畅。)
讲到这里,也就顺便破除了一个困扰很多投资者的迷思:一个市值110亿元的公司,分红5亿元,在分红的那一瞬间,投资者手中多出5亿元现金,而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也会在那一瞬间,从110亿元变成105亿元,这个过程叫“除权”。很多初入市场的投资者会问:既然分红之后会除权,那分红还有什么意义?分红难道是一种假象吗?错了,分红不是假象,除权才是假象!
假设一家公司的总市值是5亿元,现金分红也是5亿元,分红的一瞬间按照规则除权,除权之后的价格理论上是0元或者1厘,那么这个时候,你真的能用0元或1厘的价格买下整个上市公司吗?
不可能的,不会有人卖给你,这个时候“空有价格,没有成交”。真正能成交的价格一定会远远高于0元或1厘,那么不管这个价格最终是多少,加上之前分到你手中的5亿元现金,你手中的市值+现金一定远高于5亿元。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出,分红到底有没有意义。到底分红是假象,还是除权是假象。很多问题,如果看不清楚,把它往极端情况去推演一下,瞬间就清楚了。
到此,前面几个问题已论述完毕。最后再重复一遍本文的重点。
投资者的基础收益来源是:净资产增厚+分红再投资。
投资者的超额收益来源是:估值波动。
估值向上波动,会在“净资产增厚”的层面带来超额收益;
估值向下波动,会在“分红再投资”的层面带来超额收益。
如果下次再有人问:就算你买的股票足够低估,但如果它就是一直跌、一直跌,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你可以意味深长地望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别做梦了,哪有这么好的事?
花了很大篇幅讲“港股央企、国企”的估值。但其实,上述逻辑适用于所有投资场景,只不过央企、国企分红的确定性更高(红头文件+公司公开许诺)。换成民企,也是一样的算法。
前文提到,我目前持有的30只港股当中,大部分是央企、国企,还有少部分民企。接下来谈谈民企的部分。
目前持有的民企,大多是港资背景。即大股东是香港人,或香港财团。但这些民企的大部分业务,其实是在内地。
为什么我买的民企以港资为主?其实我对“股东背景”没有任何偏好,根本原因是:内地民企的负债率太高了。而香港的老财团们,经历过许多次大起大落的经济周期,能活到今天的,都是把“保守”两个字刻在脸上家族。然而港股市场对这些“老钱”的定价……说真的,有点侮辱人了。
讲到这里,还得拿“融创”做参照。前文说到,港股融创的市净率是0.27倍,与此同时,某个负债率很低、体量很大的港资地产股,市净率只有0.17倍。
一个亏损,一个盈利就不提了。一个无力分红,一个连年分红也不提了。关键是,融创的负债率超过90%,那个“某港企”的负债率只有30%出头。
问:负债率90%和负债率30%,相差多少?
一些数学好的朋友会脱口而出,差60%。不对的,这里不是加减的关系,而是乘除。
负债率90%的意思是,公司总资产100元,其中90元是负债,只有10元是资产。
负债率30%的意思是,公司总资产100元,其中30元是负债,剩下70元是资产。
二者的风险,完全不在同一量级。另一方面,公司的资金链越紧张,借钱的利息就越高。因此二者的融资成本,也是一天一地的差别。
这种打明牌的情景下,市场给出的定价却是,融创更贵。我认为这两个价格,必有一个是错的。
总是拿融创举例,还真不是因为融创不好,恰是因为在资金链出问题的地产公司里,融创还算好的,人家至少还有净资产。隔壁的恒大,净资产已是负值,我想看看它市净率是几,都没条件。
当然,保守的港资财团,也有其问题。市场嫌弃它,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最直观的缺陷,就是经营效率低下。这是保守的代价,也是老钱的腐朽。
你指望它逆势而动,像当年李嘉诚那样来个蛇吞象,然后“戴维斯双击”翻一百倍,是不可能了。它本身就是象,年迈的,没有天敌的,老象。
然而万物有价,一头低负债、高分红的老象,按尸体给它估值,还是太扭曲了。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按照尸体来算,卖骨卖肉,也不能是这个价钱。
类似情况的“老象”,在港股不只一头。我买的少量民企,主要就是这些东西。
最后,仅从定性的角度,谈一下我对当前市场几种类型公司的主观排序。
我们简单粗暴地,将企业分成以下四类:
1、低负债的央企;
2、高负债的央企;
3、低负债的民企;
4、高负债的民企。
在ROE水平相近的前提下,我认为1理应享有最高的估值,2和3可能有争议,但排除掉中小型民企,只考虑大型民企的话,2和3应该差不多。也就是说,“低负债率”可以补偿“非国资背景”带来的风险。而4毫无疑问是隐患最大的,应在估值上予以折让。
而实际的情况是,4并没有比1、2、3更便宜。这样的扭曲,让选择变得十分容易。
当前持仓:80%港股;20%可转债。
这篇已经超过万字,我写累了,你读这么多也很辛苦。可转债的内容,就留待下篇。
放松一下,看看我写的武侠小说吧。
《木叶青玄》网页链接(看完前五章,不上瘾算我输。不能“深说”的投资原理,全写在故事中)
当然,如果你贼心不死,非要看投资,这本《投资要义》还能再折磨你20小时。
《投资要义》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