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股份交割完成,零跑披露“出海”细节:明年三季度,首站欧洲)
在铺垫许久之后,零跑 “反向输出”的故事正式进入新阶段。
11月20日,零跑汽车公告称,与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的股票认购事项已完成,代表斯特兰蒂斯集团的两位非执行董事Grégoire Olivier和Douglas Ostermann进入零跑汽车董事会。
“完成交割意味着我们跟斯特兰蒂斯构建商业合作关系的第一章节翻篇了,迈开了第一步,进入实质性工作开展阶段。”11月23日,零跑汽车联席总裁武强在线上媒体沟通会上表示。
目前合作重点是卖车
自今年2月零跑与斯特兰蒂斯开始接洽,到10月26日官宣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再到完成交割,双方的推进速度极快。
根据此前公开的合作信息,双方计划共同组建一家名为“零跑国际”的合资企业,借助斯特兰蒂斯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在海外销售零跑品牌的电动车。武强强调,目前双方的交易围绕这一中心点展开,“零跑技术赋能集团旗下品牌等可能的合作不是当前重点”。
武强比喻道:“好比构建海外业务的工程梯子,现在梯子搭好了,接下来还涉及双方团队就产品营销、销售、售后服务和网点,包括定价和金融策略以及跟其它电动车厂竞争等事项,所有的事情我们目前正在讨论。”他认为,真正繁重的工作都在后面。
对于交割后的公司管理问题,武强指出,斯特兰蒂斯的进入以及其在董事会和股东的身份,既不改变零跑的日常经营决策和股东结构,同时又能够保障足够深度的合作去打开国际市场,“这两个目的达到了非常好的平衡”。
最新数据显示,在完成交割之后,包括公司创始人朱江明在内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持有零跑汽车23.47%的股份,斯特兰蒂斯的持股比例为21.26%。
明年Q3从欧洲开始
基于在海外销售零跑品牌电动车的合作重心,零跑的全球化布局有了初步的时间表:从欧洲市场开始,预计明年第三季度可以交付。
零跑提及,在广州车展完成亮相的首款全球化车型C10,明年一季度开启交付,并同步进行欧盟海外市场的认证流程,将成为与斯特兰蒂斯合作导入海外的首发车型,主要先推向德法意西这样市场规模较大的欧洲国家。
武强透露,面对海外市场将推出何种车型、主打纯电还是增程?在与斯特兰蒂斯的合作讨论中还未涉及这些细节。不过零跑原本就将不同市场、国家的不同需求纳入到技术研发层面。“比如零跑的LEAP3.0电子架构,架构本身有从低到中到高端三套解决方案,可以支撑不同价格车型、不同尺寸的车型配置,根据市场需求自由切换。”
销售售后渠道建设方面则将采用“组合拳”。武强表示,“并不只单依靠斯特兰蒂斯已有的渠道,我们同时会把国内用户App下单等经验揉进海外销售中,综合构建对我们最有利的销售方法。”
目前,零跑对未来海外销量预期还没有正式指引,但在产能规划上已经有了较为确定的思路。
“我们不会在海外形成重资产投入,提升海外销量时不会依靠投资建厂。”武强进一步补充称,“如果现有工厂产能都到位,可以支撑70万辆的销售。如果将来销量进一步提升达到甚至超过100万的时候,会利用已经形成的产能来为我们生产代工。”
海外市场存在挑战
回顾与斯特兰蒂斯的牵手,武强透露,零跑起初接触的潜在合作伙伴不止斯特兰蒂斯一家,最终因双方在理念、文化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理念高度契合才走到一起,“互利共赢,一拍即合”。
就零跑而言,想要把产品从中国卖到中国以外的市场去,与斯特兰蒂斯的合作可有效支撑其海外布局,达到最佳投入产出比。
据武强观察,从斯特兰蒂斯的角度看,零跑多年来在全域自研上的投入,已形成了据性价比和成本优势的电动车产品组合,而这正是斯特兰蒂斯所缺失的,“双方对各自的需求都比较清晰”。
基于这一合作基础,武强认为,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小鹏和大众、零跑和斯特兰蒂斯等中外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对其他造车新势力而言参考意义有限。“每家公司都有自己想发展的方向,所以不好说就能形成什么趋势。”
面对未曾交手过的海外市场,零跑保持审慎态度。“我们的车没有在那个市场被验证过,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文化、政治、地域和消费者特点带来的市场挑战。”
武强坦言,“借助斯特兰蒂斯的力量开拓海外市场,是比较适合零跑的方式。”他总结道:“海外的机会不少,但是挑战很大,千万不能有过度的期望值。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能走多远走多远,能卖多少就卖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