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万亿工业大市”惠州文化软实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集群化效应筑构产业新生态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万亿工业大市”惠州文化软实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集群化效应筑构产业新生态)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王卓峰   广州报道

作为“万亿工业大市”的惠州,其文化产业“软实力”也在与日俱增。

11月28日,在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上,惠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卓炬明为惠州文化产业作推介时表示,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200多年的建制史、1400多年的建城史,而现如今,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促进惠州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以惠州市惠阳传统乐器制造业为例,与不少传统制造业相似,该产业也遭遇转型升级的挑战。但随着一批企业努力从传统制造向音乐文化内容产品创作、音乐教育产品开发运营、音乐文化推广及传播等业务拓展,探索建设以优质版权运营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延链”升级,再造“惠阳吉他”品牌价值。

除了在制造产业链上加速转型升级以外,惠州文化产业还不断向“研发+营销”方面探索,转变以往加工制造占比大而优质版权相对匮乏、创新链价值链存在脱节的情况。与此同时,惠州政府更趁势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艺术节、惠阳吉他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打造地方特色文化IP,推动文旅融合和产业结构优化。

在生态中重塑新竞争力,惠阳“吉他小镇”也是惠州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惠州强化技术赋能、创意驱动,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消费与文化贸易上不断发力,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5%。

卓炬明表示,惠州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离不开政策、产业空间以及营商环境等要素的支撑。

政策方面,惠州毗邻广深港三大世界级城市,是长三角以外、唯一同时与3个万亿级大市交界的城市,同时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被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各类政策红利在此叠加。

产业空间方面,以超高清视频显示、5G智能终端为支柱的数字文化制造业已经成为惠州文化产业的稳定核心,在惠州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还拥有全国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潮玩手办生产基地。此外,以《追光的日子》等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产业加速崛起,带动文旅市场消费活力持续显现。

营商环境方面,惠州在全省率先推行“午间不间断”“周六不打烊”等延时服务,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摘牌即动工等措施,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刷新项目建设的“惠州速度”。

数据显示,目前惠州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约3.92万家。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惠州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惠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调结构、扩内需、稳就业、助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