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迷雾剧场之华为造车)
$比亚迪(SZ002594)$ $比亚迪股份(01211)$ $华为概念(BK2549)$
华为的HI模式跟智选模式有何不同?东西都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智选模式就是华为全面介入车企造车,hi模式是把东西给车企让车企自己造车。实践证明,Hi模式效果不好。也就是说,车企即便拿了华为的东西也造不好车,因为没有华为的管理,营销能力。
也就是说hi模式是华为产品技术加持,智选模式是华为产品+营销+管理的加持。
为什么最终的结果是hi模式成为华为造车的主要形式?因为智选模式相当于华为全力造车,但是最终打造出来的品牌,资产却不是华为的,这在商业逻辑上是行不通的。华为差赛里斯那点工厂吗?华为不造自己品牌的汽车,自然有华为的苦衷,现在看,智选模式就是打个样,推hi模式。当然华安公司比hi模式更深一步,毕竟有华为大量员工转岗。但是,华为造车的布局,从本质上还是别别扭扭的,非最优选择。
华安公司的成立,本质上就是华为造车业务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妥协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华为造车的这个选择,在商业网很别扭。公司之间的合作之所以很难成功,就是合作方之间责权利怎么算都是一笔烂账,严重增加公司内部的熵值,那还何谈外部竞争力。
比亚迪当然也存在自己的问题,2023年整体销量的增长主要是海豚,海鸥,元PLus的增长,A级以上车型的增长乏力,海豹EV,N7这些重点车型的市场表现远低于预期,这些都表明比亚迪在产品的市场定位上,特别是IPD产品全周期管理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理想汽车,周销量虽然只有比亚迪的五分之一,销售额都已经到了比亚迪的一半规模。不过管理的提高难度要远远小于体制提高的难度,相信目前比亚迪暴漏的问题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非体制的硬伤。
恰恰是现在低谷的比亚迪,即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大换代、强产品周期。
现在仰望U8跟方程豹5都已经开始了批量交付,明年上百万的比亚迪车型会搭载比亚迪的智驾系统上路,形成强大的比亚迪智驾正循环演进生态。几乎全部车型都要底盘+悬挂全面升级,DMi5.0,钠电池,刀片电池2.0,这些牌都要打出去。而明年中国的新能源双积分要求将会从18%增加到28%,2025年到38%,这都将会加速燃油车从中国市场的退败。
未来全球汽车王者一定是中国汽车品牌,我坚信大概率是比亚迪这样已经打造强大一体化产业链的公司,而不是通过合作搭建起来的公司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