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伏产业有没有门槛呀?)
——————————
▼
“雪球”上,光伏产业有没有门槛(“门槛”)的讨论由来已久。就连上周《为什么关注钧达》发表后,还有读者说:“一个行业老兵出来单干+资本略微扶持就能做起来的行业,真的很难说有啥门槛”。因为理解标准不同,老红从不敢参加讨论。
终于有一天被一位雪球“球友”问道:“请问老红,光伏属于没有门槛或门槛低的行业吗?”
这回躲不过去了,老红只好回答:“肯定是有门槛的。如果认为光伏产业的本质是技术推动,就一定有门槛;如果认为是资本推动,就显得没有门槛。技术推动是始终不变的,当前看上去没门槛,源自这样一个过程:2018年以前是政策作用最大,2018年以后是资本作用最大,这都会让人觉得没门槛,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回归技术作用最大。随着光伏产业的成熟,还会形成品牌门槛、规模门槛”。
“这几年”认为没有门槛的“球友”真不少,一向不爱争论的老红这次被动说了那么几句,好在他们都懒得拍砖。
为什么把“这几年”用引号括住?因为这是回答有无门槛的关键点之一。
关注光伏产业十多年, 老红“这几年”之前还真没见过讨论门槛问题的。2020年之后开始关注“雪球”,才发现竟有那么多认为没门槛的。
2018年以前,在影响光伏产业发展的几大要素中,最重要的补贴因为确定而被淡化,资本因为认知不足还没有涌入,于是技术的门槛作用十分突出。特别是冷氢化、直拉法和金刚线的技术跃升,先后把协鑫、隆基两家企业推到了无可争辩的龙头老大地位,让光伏企业无不拼命追求技术跃升,争做下一个龙头老大。“这几年”之前,是不会有人质疑推动光伏产业有无门槛的。
2018年“531”后,国家取消了补贴,光伏产业突然进入完全市场化时代,超乎想象的需求随之而来、持续不断,让贪婪的资本无比兴奋,从理性到疯狂。
与此同时,技术的作用被一时淡化。一方面是因为光伏产业的需求市场实在太大,什么样的企业都可以活得很好;一方面是因为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遇到短期瓶颈期,就像李振国说的“光伏行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已经渡过了之前技术快速进步的阶段了”。于是,在不少光伏股票投资人眼中,只要有钱,光伏产业是什么样的企业都可以来玩的,而且玩的规模可以比原有光伏企业还大,技术路线可以比原有光伏企业还先进,光伏“属于没有门槛或门槛低的行业”。但这只是过去“这几年”的错觉。
光伏产业正在“变得”有门槛。
9月5日,隆基在苦苦探讨了几年之后,终于宣布BC电池是光伏产业未来几年“皇冠上的明珠”。这在业内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老红从未有地注意到几乎所有光伏龙头企业,一改过去的温良恭俭让,异口同声地说自己选择的技术路线才是最正确的。印象最深的,是一向不为个人争什么的中来林建伟,第一个站出来说“BC电池并不是什么颠覆性技术……短期内要取代TOPCon成为市场主流,我认为不太可能!”
为什么会如此轩然大波?因为“门槛”!其实所有不同意隆基的,不是不同意BC是未来,而是不同意BC目前有成本竞争力。大多数企业认为自己目前不能把它做到有竞争力,可是隆基偏偏坚信自己有能力把它做到有竞争力。
这就是门槛。之前有“球友”问老红,隆基手握500亿现金,为什么不去投Topcon,享受市场红利?因为隆基不认为那是门槛。
在当前光伏产业整合中将要出局的,就是没“没门槛”的企业。
按照光伏产业“没门槛”的说法,只要有钱谁都可以干,但是,马上绝大多数企业都将干不了了。因为一场光伏产业整合来了,它将比所有人想象的还残酷。所以残酷,就是因为“这几年”太没门槛,现在必须通过最残酷的手段建立门槛。门槛有多高?老红以为,光伏不同加工环节的TOP5就足够了。而现在,每一环节至少十几家。
“没有门槛”,只是光伏股票投资人的看法,不是光伏产业人的看法。
阿特斯说:“对于跨界干光伏的企业来说,HJT进入门槛很低,只要能盈利,就可以做;但是对于头部企业来说,门槛却很高,至少要达到Level2,甚至要达到Level3”。一道新能说:“光伏进入了一个25%+的全新高效率时代,不论任何技术路线,实现超过25%量产效率是一个比较高的门槛”。隆基在回答BC电池有无门槛时说:“竞争对手会不会也进入到HPBC领域,打破或者说使这个产品也陷入同质化,今天对隆基来讲,所遇到的困难,对其他公司也同样存在。在这个产品方向有大量专利部局,非常完备,从电池到封装超过100项专利 ”。
认为“没有门槛”,是因为许多光伏股票投资人把光伏产业只看成是一个加工业。
老红开始关注光伏产业后不久,就明白一个道理:千万别把光伏产业只看成是一个加工业!未来的能源形态和过去的能源形态是根本不一样的。
过去能源是资源,未来能源是技术;过去能源是集中的、单向的,未来能源是分散的、双向的;过去能源是多个独立的单一能源组合,未来能源是一个互补的多种能源组合;过去能源拼的是规模,未来能源拼的是智能。光伏新能源的出现,就像孟晚舟说的:“汽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替代了马车;而电脑的发明,也不仅仅在于它替代了纸笔。智能化带来的机会和空间,远不止眼前的景象”。总之,过去做能源的,提供一种能源就可以了,未来做能源的,必须提供一种能源生态。
光伏是最主要的未来能源,光伏新能源企业一定会成为最重要的未来能源企业。朝着技术、智能、生态的方向,隆基已经是中国领先的制氢装备企业,阳光电源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集成商,远景科技已经是全球最领先的零碳产业园提供商。未来10年,他们一定不会止步于此。
如此说来,光伏产业不是“没门槛”,而是有门槛,并且门槛越来越高。
都说买股票是买未来,可老红怎么觉得不少球友只买“这几年”呀。
参考资料:
《电池江湖风云再起,HJT阵营向TOPCon发起反攻?》
《钧达股份:TOPCon之难,其实远超很多人想象!》
《转型最成功的光伏新贵,甚至没有之一》
《隆基再提BC电池技术路线,三种BC路线隆基更中意哪一条?》
《高端访谈:TOPCon世界记录是如何被打破的?》
《李振国:氢能是隆基光伏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红炜
2023.8.26.
相关文章
为什么关注钧达?
通威 一直在努力追求着什么
此时的光伏技术路线感觉
隆基三季报的不意外和意外
龙焱的选择
钟宝申指出了一个光伏股票投资人的认知错误
当前 Topcon玩的是规模,BC玩的是独特
欧美重建光伏加工的数字已经很好看了
光伏龙头开始“一站到底”
晶科 拼的有点苦
看空隆基的 好像不是业绩问题吧
光伏产品贸易全球化的路越走越窄了
光伏企业还是太舒服了
隆基需要慢慢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