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拼多多的崛起不是因为消费降级)
23年Q3财报发布后,拼多多市值第一次超过了阿里巴巴。
这些天分析拼多多为何崛起的文章动态可太多了。
这真是一个成王败寇的世界。
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为什么拼多多会成功。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主要就三点,分别是商业模式、对流量的认知、以及一系列产品创新。
这里附一下链接。
拼多多的创新
这些天分析拼多多成功的原因中,有一种论调认为主要原因是消费降级,即拼多多受益于这些年经济大环境的下行趋势。
我是旗帜鲜明反对这个论调的。
在我看来,消费升级是伪概念,消费降级也是。
就拿所谓的消费升级来举例吧。
阿里京东是如何理解消费升级的呢?大概就是人们愿意在消费上花更多的钱给品牌溢价,给品质生活了。阿里决定拥抱和加速这个趋势。
但同一时间黄峥却是这样理解消费升级的:
“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
今天回头来看,谁对“消费升级”的理解更加深刻,已经一清二楚了。
不过我这里举例子,主要是想说明消费升级这个概念,本质上是个伪概念。
我们来拆解下所谓的消费升级。
淘宝、京东拼多多都希望自己平台的GMV可以节节高升,这可能是消费升级在它们眼中唯一的共性。
只不过淘宝京东认为消费升级的重点,在于品牌,在于营销,在于人们要为“品质生活”付出溢价。
而拼多多认为消费升级的重点,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中,是让下沉市场的用户也能享受到物超所值的购物体验,让他们每一个分钱都花的更值得。
这样可以激发更多人消费。
很多人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对于下沉市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切身的感触。他们是难以理解“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这句话的份量的。
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官方口径的说法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划重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偌大的中国,不管是你身处三环内的北京,还是中西部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拼多多让你们可以享受一样价格的商品,和同样品质的服务。
这难道不牛逼?这可真的太牛逼了。
巴菲特说:“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家公司的市值也是同样的道理,也是围绕它创造的社会价值上下波动的。
阿里就像QQ,它是先驱者和探索者。但QQ并没有覆盖所有年龄的人群。
拼多多像微信,后发先至,严格意义上,它才是真正意义上国民级电商平台。它横跨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
回到今天的话题,我总结下自己的观点。
经济环境下行,就像潮水退去,它确实能凸显了拼多多的优势,让我知道了谁真正在创造价值。
但如果说拼多多的成功主要取决于经济环境下行,那我觉得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可能是他真的不懂,另一种是他或许别有用心。
---------------
以上。
题图来自DALL·E,描述词为:
“一个后来者击败了原本的巨头,成了新的王者。”
$拼多多(PDD)$ $阿里巴巴(BABA)$ $京东(JD)$
#拼多多业绩出炉后大涨,市值逼近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