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到底是牛市还是熊市?)
上证指数在3000点下已经第三天了,这个不温不火的萎靡样,今年估计就在水下了。
主流宽基指数只有北证50大涨2.34%,领跌的还是上证50跌0.40%、创业板指跌0.25%。跌幅都非常小。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领涨的传媒涨2.06%、计算机涨1.56%、家用电器涨1.01%;医药生物跌1.08%、、基础化工跌0.91%、建筑材料跌0.80%。
1723只个股上涨,3169只个股下跌,涨幅中位数为负的0.46%。截止到收盘,又有253只个股盘中创出今年新低,按照市值排序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五粮液、兴业银行、泸州老窖、万华化学、中国建筑、海尔智家、浦发银行、平安银行、中国中免、爱尔眼科、片仔癀、宁波银行、三峡能源、海螺水泥、北方华创、通威股份、广汽集团、青岛啤酒、中国能建、晶科能源、上海机场、中国电建、公牛集团、南京银行、包钢股份、中信特钢、特变电工、三安光电、大全能源、东方盛虹、晶澳科技等,很多都是新面孔。
沪股通净买入12.26亿,深股通净卖出8.53亿,合计净买入3.73亿。虽然金额不大,但至少没有流出。今天的下跌怪不上北上资金了,特别是沪股通。
545只可转债平均涨0.04%,对应的正股平均跌0.30%,可转债还是非常抗跌的。
我主仓持有的20只可转债平均上涨0.01%,对应的正股平均下跌0.49%,盘中卖出斯莱转债买入了春秋转债,买入后春秋转债涨的比较好,所以最终实盘平均上涨了0.11%,略微跑赢可转债等权指数。
昨天被我清仓的汽模转2,今天大涨了15.80%,相当于全仓少赚了0.79%,也没什么后悔的,昨天清仓的时候封单快速减少,等我全部清仓后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打开涨停板。只要你决策总有错的,只要大部分对就可以了,再努力都不可能全对的。一部分决策错误只能用分散持仓来解决。
今天有人在网上问我是不是今年的个股上涨的有3000只?其实不到也差不多了。按照我对沪深两市个股的统计,剔除今年的新股,有全年数据的一共有4859只个股,其中今年上涨的有2755只,接近3000只,上涨的比例为56.70%,更加夸张的是今年涨幅超过10%的个股有40.38%,而跌幅超过10%的个股只有29.08%。也就是说10只股票今年有4只涨幅超过10%,而跌幅超过10%的只有不到3只。
如果看个股,那肯定不能算熊市而是牛市了,但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这些主流指数都是下跌的,如果按照指数来看,肯定是熊市了,但也不是所有的宽基指数今年都是下跌的,微盘股指数今年就大涨了47.02%,昨天还创了历史新高,如果看微盘股指数,妥妥的牛市。
当然,对大部分股民特别是基民来说,今年肯定是熊市了,因为大部分大市值的股票今年表现不好,再加上这些大市值股票从2021年开始已经连续熊了3年了,对它们来说确实是大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