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1元的海螺水泥还有必要恐慌吗?)
最近海螺水泥跌跌不休,已经逐渐逼近20元,市净率更是低至0.63,为上市以来的最低值。在当前预期和市场环境之下,海螺水泥大概率进一步走低,市净率将继续创新低。很大一部分投资者已经被埋,此时,还有必要恐慌吗?
在三季报分析中,我提到海螺水泥翻转尚需时日,并数据推测前三季度盈利A型走势,四季度也难言乐观。目前来看,这个行业的冬天,异常寒冷。在黎明的前夜,却也无需过于悲观和恐慌,因为周期终将会来。因为熟悉和了解,所以坦然和淡定,20元的海螺,我计划加仓。
海螺的加仓不是脑子发热,也不是因为已有仓位被套,只是基于持有海螺自身的逻辑。
由于水泥行业为成熟行业,处在存量竞争阶段,因此海螺水泥并无成长属性(新能源拓展目前主要满足自身电力需要),因此我更愿意将海螺水泥作为债券进行估值并持有,同时我对海螺水泥价格低迷具有更大的容忍度。
正是基于海螺的持股逻辑,海螺水泥加仓点位分别为:股息率满足最低要求和周期逆转之时,2023年盈利虽大幅下滑,但110亿左右的利润尚有保证,如果按照50%的分红率,20元对应股息率5%,满足最低持有标准。另外,当前正是周期的低点,埋伏个三五年,应该会有周期带来的额外收益。
至于无需恐慌的逻辑,简单阐述如下:
1、当前是水泥行业周期的最低谷,未来不可能更坏。
本轮周期是水泥的下行叠加了煤炭的上行周期,在需求和成本端双向绞杀导致水泥行业盈利艰难。同时,无论需求端还是成本端,都是企业不可控的因素,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法有效改变。在穿越周期低谷过程中,龙头企业具有更大的资本优势、资源优势进行市场整合,下蹲之后起跳或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2、驱动海螺水泥盈利的外部因素在好转。
海螺水泥未来盈利改善取决于两个方面,从外部因素来说,需要水泥价格抬升和煤炭价格下行,需求端和成本端改善之后才有利于盈利改善。从当下政策来看,从三条红线到三个不低于,房地产政策已彻底转向,需求端不敢奢求增长,整体维持并保持水泥价格稳定成为可能。另外煤炭价格仍在相对高位,但水泥煤价差指数在V型翻转,这些构成海螺水泥盈利改善的外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来说,盈利改善需要进一步推动营收结构善待,提升毛利较高的骨料营收占比,也需要改善能源结构,提升光伏发电占比,改善成本端支出,这些是海螺能够控制的,虽不是短期能够解决但确是正在做的。
3、水泥煤价格指数V型走势,推动盈利改善。
无论是需求端也好,还是成本端也好,最终都将反映到水泥煤价差指数上,只要价差够大,水泥行业的盈利就有改善,反之盈利承压。10月份价差指数触底后V型翻转,说明三四季度盈利的艰难,也说明盈利或会边际改善。当然改善的持续性有待于进一步追踪。
4、当前的安全边际足够大。
涨出来的风险,跌出来的机会,20元的海螺对应1060亿的市值,每年最差盈利100亿,顺周期时盈利350亿,按照年均200亿测算,PE是5倍,5年再造一个海螺,还是相当便宜的。从股息率的角度,最低5%左右的分红率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当下的海螺无需恐慌,20元价位我将毫不犹豫加仓。
另外本周无操作,本周账面跌幅2.3%,全年账面盈利8.17%,整体仓位93%,除了20元的海螺,我还在等30元的海康,500亿的爱美客,到价位就买。$海螺水泥(SH60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