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标签靠边,数据说话:从百利天恒说起)
今天被刷屏的新闻无疑是$百利天恒-U(SH688506)$与$百时美施贵宝(BMY)$ 的惊天大交易,虽然中国药企的license-out、特别是在ADC领域已经并不算稀奇(参见【医苑观畴】楚才晋用:中国药企向海外授权量质齐升、【药海听涛】工程为王,勤能生财:ADC热度延伸后的中国力量),但这个交易的震撼程度仅从金额和条款上就非常超出此前的认知范围:首付款8亿美元+近期付款5亿美元+后续里程碑付款不超过71亿美元(总金额共84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市场双方将共担研发费用和共享收益,在中国市场百利天恒仍然保留权利、并向BMS进行销售额分成,在中美以外区域百利天恒则获得阶梯销售分成。
这很接近于当初J&J与传奇之间的安排,如果对于美国市场商业化价值足够有信心的话,这样的共享收益比单纯小比例的销售分成能给授权方保留下更多的后续价值。
网页链接
刨除巨大金额这个因素,回过头来看BMS对这个资产的兴趣,其实完全不难理解。
从今年多个会议上,百利天恒陆续公布了BL-B01D1的多个适应症的临床一期数据,从纸面上看无疑是有吸引力的,更兼广谱,简单罗列如下:
ASCO上的FIH数据
网页链接
ESMO上的NSCLC数据
网页链接
SABCS上的乳腺癌数据
网页链接
然而,这个交易给行业的冲击力我相信可能不仅限于创纪录的数字,或许还与对这家中国药企的印象有关,毕竟作为一家曾经以传统化药和中成药为主业的,不客气地说百利天恒长期以来在创新药领域的形象是不怎么样的,好像怎么也不太容易能把它与一款潜在重磅炸弹联系在一起。
即便在BL-B01D1已经陆续公布上述临床数据之后、甚至就在这个交易之前,业内也不乏冷嘲热讽,“何德何能”“非蠢既坏”“too good to be true”等等时常见诸于讨论中,甚至干脆直指造假、对一切数据采取不信任态度者也大有人在。尤其是公司又在科创板市值连创新高,更是加剧了这种对立情绪。坦率说,笔者本人也多少属于上述行列。
这些因素揉在一块,才使得今天BMS的豪掷千金显得如此打脸(当然直斥老外人傻钱多或者暗讽百利舍远就近者依然不少,在此我们也并无法肯定这个药物的未来前景),这不禁让我思考以下几层问题:
1)为什么我们与大药企的判断差距如此之大?
2)为什么我们在明明可以看到数据的情况下,仍然会以出身背景这种极其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判断?
3)为什么同样是这款药,在有大药企背书之后,我们的态度会本能发生变化?
我想,归根结底是一个原因:思考标签化。
无论是狭义的药物评价、还是广义的商业判断,都是高度复杂且动态变化的行为,要求我们输入大量信息、经过高强度处理判断、最后才可能输出结论。这个过程显然劳神费力,甚至依然很难准确。
人类本能恰恰是要尽量规避费力不讨好的耗能行为,于是就会很容易地以“贴标签”模式来取代。与其直接判断药物本身,不如看看是谁做的、谁投的、谁买的,因为这些已知信息更多的人身上早已被贴好了标签,将这些标签收拢起来进行心理上的加权,自然就可以给目标贴上新的标签。
前些年的医药投资热潮中,从业者们或多或少一定都目睹甚至亲身体验过这种“贴标签”式投资吧?君不见:院士或知名海外药企大佬创业,前两轮甚至连研究方向都未必需要披露;海外顶尖药企有同机制同靶点管线,大概率会出现在投资亮点中;知名投资机构攒局或已经入局、甚至只是本轮在看,也势必成为说服投委会的重要理由……平心想一想,这里面有哪条真正与药物本身的价值有确定和直接的相关性?
当然,在冷静下来后这个道理并不难想明白,我们只是在进行高强度思考判断过程中,出于降低能耗的本能而偷懒。想要改出贴标签的路径,唯一的方法就是逆人性而动,弃简就繁去回归到最本质的判断方式上,正面寻求有关目标本身的信息,而不是各种侧面佐证。
所幸,我们参与的医药行业是从来不缺少信息量的,丰富的数据随时都在产生,为思考路径上提供源源不断地支撑。
让标签靠边,让数据说话。
$医药指数(SZ39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