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亚盛医药为什么长期折价?)
$亚盛医药-B(06855)$ 的基本面无可厚非。
奥雷巴替尼6年连续上ASH口头报告,Ph+ALL 一线及 CML 二线的数据都非常炸裂,桥接试验也接近尾声,估计中短期内奥雷巴替尼就会在FDA开出注册临床;APG-2575已经在美国FDA获批开了三期CLL临床。
亚盛的产品要销售峰值有海外销售峰值的预期(估值时折现到现在即可),要催化剂有催化剂的预期。但凡学过基本财务模型的人轻易可以得出,亚盛医药太低估了。但亚盛医药确实也长期折价。我自己思考公司股价折价这么多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公司自己的钱无法支撑三期临床。
2575今年8月已经开了三期FDA临床,股价也上升了,但这个临床很多人没看懂,争议很大,因此造成股价上涨不多。
(这里不得不吐槽公司的信息披露,很多人没懂就在媒体上多发言或者多披露让大家搞懂不行吗?为什么老是很清高,让投资人懂得自然懂?)
奥雷巴替尼数据这么好,什么时间在海外开注册临床时间未知。奥雷巴替尼在国内二线CML的获批晚了市场预期这么多,这次会晚多久?另外账上的那点可怜巴巴的钱还能烧多久?
2. 公司的产品这么好,为啥没BD?因此公司的产品可能一般。
这个我不解释,连续6年上ASH 口头报告,ASCO口头一期就上过。我想公司产品的创新性不用质疑。唯一的可能性是管理层要玩把大的,但这个时间未知。
公司的BD负责人Jeff以前是跟Duggen的,两人曾经联手把公司Pharmacyclics(有已经临床成功的Imbruvica)210亿美元卖给$艾伯维公司(ABBV)$ 了。这次,Jeff是否等公司三期海外临床成功后再BD?我觉的可能性不小。但最早也是两年后了。。
3. 公司的信息披露真的太一般了。
欧美Biotech 的信息披露做的都很好,国内$再鼎医药(09688)$ 等也不错(比如下图)。年初给出重要里程碑指引,每个季度打钩即可,这能让券商和投资者监督公司,更好的了解公司。但貌似亚盛从来没有这样的指引。
另外,雪球亚盛医药的官方账号@亚盛医药06855HK 停更很久了,什么原因?公司这么不重视投资者吗?
在二级市场,信息披露好、不Miss指引、执行力强的公司基本都有溢价,而反之则长期折价。这背后映射的可能是公司的执行力和管理。我想这个道理不难懂。
说了这么多,可是公司的研发也太香了。要不然也不能重仓买入并持有。真心希望公司能够重视小股东利益,也希望小股东能够团结起来,给管理层施加一些压力。
#伊斯科的创新药研究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