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支付宝“无控化”背后:“变小”的蚂蚁和重塑的多元业务)
年初,支付宝爆出大消息。
近日,央行官网信息公示,同意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此外,蚂蚁集团的关联公司,恒生电子和国泰产险亦同步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公司,接受央行的日常监管;恒生电子和国泰产险,分别需要满足上市公司和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
事实上,支付宝本次调整源于蚂蚁集团去年初启动的投票权结构改革。2023年1月,蚂蚁集团发布公告,为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拟在董事会和股东层面采取一系列调整举措,其中的核心内容便是调整主要股东投票权占比、推动股东投票权更加透明分散等。
随着今次支付宝股改尘埃落定,从“私有化”步入“无控化”,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这家起步于2004年的金融巨无霸正式完成了“去马云化”,同时或也将扫除蚂蚁集团上市的主要障碍。
蚂蚁一步步“变小”
自2020年11月被叫停IPO后,“风口浪尖”的蚂蚁集团便进入到漫长的整改期。
按照监管规定,蚂蚁集团需要落实五项重点工作:回归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严禁不正当竞争;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完善公司治理,按审慎监管要求严格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依法合规开展证券基金业务,强化证券类机构治理,合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简单总结,就是要厘清关系,划定界限,该拆分的拆分,该剥离的剥离,该新设的新设。
由此,蚂蚁集团遭遇内部和外部的“大变局”时刻。之后,其围绕“打散”“关停”“撤股”等关键词,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任务。
2021年11月,蚂蚁集团对“花呗”和“借呗”进行品牌隔离,分别升级为“信用贷”和“信用购”,倡导理性借贷、降低个人负债杠杆。
2021年12月底,蚂蚁集团宣布关闭网络互助平台相互宝。
2022年4月起,蚂蚁集团加速和网商银行切割,逐步停止支付宝提现或转入该行Ⅱ类账户相关业务,且该行Ⅱ类账户将仅支持本人绑定银行账户转入;2022年7月,蚂蚁集团终止了与阿里巴巴的数据共享协议。
对于“出道即顶流”,具有国民属性的小额分散理财工具余额宝,蚂蚁集团采取“闭门谢客”,主动降低额度的手段,着力控制、避免流动性风险。截至2023年6月30日,天弘余额宝货基的规模为6746.73亿元,虽然还是国内最大的基金,但较巅峰期的1.6万多亿已“脚踝斩”。
2023年7和12月,蚂蚁借呗原运营主体“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蚂蚁花呗原运营公司“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先后变更为“重庆市蚂蚁商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重庆市蚂蚁小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均去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办理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业务”。
两家小贷公司的更名以及经营范围的调整,宣告蚂蚁集团彻底退出小贷市场。
与业务整改同步实施的还有董事会“变阵”,包括其在任管理层成员井贤栋、倪行军、曾松柏、彭翼捷等均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新聘杨小蕾、史美伦两位女性为集团独董,后者为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现港交所主席;由首席财务官韩歆毅接任公司执行董事等。
图源:蚂蚁集团官网
2023年12月,蚂蚁消费金融完成增资,注册资本由185亿元增加至230亿元,股东增加至13个,并引入国资股东。
与此同时,蚂蚁集团对外也释放出强烈的收缩信号。公开资料显示,从2021年-2022年,蚂蚁集团陆续抛售投资标的:减持众安保险,持股比例从13.54%下降至10.37%;将持有的财新传媒和36氪的股份全部卖出,退出其股东序列;果断清仓买入不到一年的芒果超媒,不惜浮亏23亿元。
历时三年改弦更张、筋骨重塑后,“去金融”“变小”是蚂蚁集团的最直观体现,业务砍了,估值缩了,利润少了……曾经的“大象”图谱,又恢复了蚂蚁的原貌。
上市前夜,蚂蚁集团的估值一度高达2.1万亿元,号称全球最大的独角兽,现如今只剩5671亿元,跌幅超70%。
业绩方面,以阿里巴巴披露的数据计算,2022年全年,蚂蚁集团利润约311.94亿元,较上年的729.82亿元下降57%。
不过,随着影响逐渐消除,重生后的勃勃生命力也正在显现。2023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营收同比增长14%至2341.56亿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70%至424.90亿元,蚂蚁集团一季度贡献利润6.02亿美元(阿里财报延后一个季度计入来自蚂蚁集团的投资收益)。
若按阿里巴巴33%的股权占比推算,蚂蚁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利润约为132亿元,同比增长17.4%,但仍低于2021年同期的136亿元。
重塑的多元化业务
从“私有化”步入“无控化”,蚂蚁集团的未来会往哪里走?
显然,不可能再重复金融公司的老路。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也曾强调:“蚂蚁一直是科技公司,不是金融公司。”
过去三年,蚂蚁集团双管齐下,一边卖力撕掉“金融”标签,压缩金融业务的营收比重;一边丰富业态,拓展渠道,并凭借着“互联网和科技创新”的底层能力,形成了以数字支付、数字互联、数字金融、数字科技和全球化为主的多元业务矩阵。
首先看数字支付。坐拥支付宝这个超级底座,裹挟着10亿有效用户、8亿MAU,8000万商户的海量资源,蚂蚁集团正尝试开拓支付以外的创收模式,比如基于生活号的中枢地位,连接视频、直播、图文等复合内容生态和小程序的交易功能,尝试让“工具”鲜活起来,深化流量价值。
图源:支付宝APP
就拿下了重注的直播带货为例,因为先天禀赋使然,在支付宝上带货黄金、理财产品的商家不在少数,也比其他平台更容易获取用户的信任和转化。数据显示,2023年8月4日-8月8日,中国黄金支付宝旗舰店直播累计销售800多万元。
然而,黄金、理财都只是个例,大概率也是支付宝当下为数不多的选择,考虑到现实引力和其自身的特点,蚂蚁集团加码生活场景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
无论是直播带货还是短视频,根基都是内容,肥沃的创作者“土壤”,精美、有趣、有料的作品和能产生情绪共鸣的氛围,最好还有一两个头部主播,这些标配支付宝几乎都不具备,自然也就难聚合粉丝力量。
其次,尽管支付宝拥有庞大的流量池,但用户被动为之的行为占绝大数,往往只在查询公积金、缴纳电费、买卖理财产品时才打开,这就导致其和大部分工具类APP一样——用户“用完即走,很少停留”,流量无法留存深耕,难以给商家留出足够的运营时间。
再者,直播带货市场早已群雄逐鹿,抖音直播、淘宝直播、快手直播、小红书直播等,各个实力强劲,支付宝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位置?
就像一位消费者说的:“已经有那么直播带货平台了,有没有必要再多一个支付宝?”
除了开拓生活场景,支付宝还在广告业务上试水,吸引奔驰、Rio等品牌在APP的多个场景页面做不同形式的营销投放。
数字互联主要面向B端,蚂蚁集团致力于运用开放的数字化产品、技术接口和平台资源,驱动商家的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最为大众熟悉,下辖蚂蚁财富、蚂蚁保、网商银行、信用购和信用贷,为消费者和小微商家提供小微信贷、消费金融、理财、保险等普惠金融服务。
相对低调的数字科技,实则是最硬核,也最能匹配蚂蚁集团定位的业务,聚焦区块链、隐私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迄今已研发出大规模图数据库TuGraph,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蚂蚁链等领先产品或应用,以及2023年9月推出的“蚂蚁金融大模型”和两款智能业务助理“支小宝2.0”“支小助”。
不过,具体到商业化的KPI,数字科技的赚钱路径似乎还未踏明。但较为乐观的迹象是,2022年,数科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00%,技术“出海”继续提速中。
蚂蚁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早自整改前就启动,2022年由“钱包时代”进化到“解决方案”时代,即A+和B+的“两条腿”走路阶段。
一方面,跨境支付技术解决方案Alipay+密集落地海外,通过接入多种数字支付,为全球超250万商户和超10亿消费者提供服务,也称之为“一个钱包走遍世界”。
另一方面,依托服务跨境中小企业的万里汇(WorldFirst),构筑“收、付、管、兑、贷”一站式资金管理服务和全球远航计划,业务覆盖40多个国家与地区,支持商家“一个账户卖全球”。
就海外业务经营情况,蚂蚁集团东南亚区域总经理颊航曾在2022年6月回应称:“国际化是蚂蚁集团的明天业务,营收不是优先考虑。但可以肯定的是,国际业务在整体营收占比中提升速度大大好于预期。”
言下之意,海外业务是一个新增长点,但还处在投入期。
不难看出,经过三年的蛰伏修炼,“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金融、技术、流量,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如今的蚂蚁集团变得清晰务实,五大业务间独立性加强。
但展望后市,正如莎翁所言,“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对于愿景为“追求成为一家健康成长102年的好公司”的蚂蚁集团来说,重塑后的多元化之路能否走的更远、更稳、更久,仍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