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脱胎换骨”的陆金所值得一场价值重估

来源:财经无忌 2024-01-08 13:18: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脱胎换骨”的陆金所值得一场价值重估)

文 | 萧田

银行股一直都是“股神”巴菲特的最爱。

1989年,美国股市中银行、工业以及房地产行业暴跌,因为市场的极度担心和恐惧,富国银行的股价重挫50%。

随后,巴菲特越跌越买,一路增持富国银行。从1990到2000年,这十年期间,巴菲特就在富国银行上赚到了10倍利润。

在此后的年度演讲中,巴菲特解释持有富国银行的原因,因为富国银行当时是一个“三好学生”(好行业、好价格,好公司)。

当下,无论是低市盈率还是大面积破净,中国的银行股被大量低估,一批优秀企业也到了价值重置的“击球区”,这给如巴菲特一样的价值投资者带来了机会。

而在一众股票当中,由中国平安孵化出的陆金所,积极多元化转型,聚焦更具远景和想象力的小微贷款和消金业务,并在资本市场对银行股冷淡的大环境下,一如既往通过大胆特色创新,修炼兼具金融与科技双重属性的企业内功。

拥抱新业务、打开天花板、深挖护城河,可以说,陆金所符合“三好学生”的每一个标准。

1、抛开“包袱”,拥抱“新机会”

陆金所控股早已经不是大众认知中的“陆金所”了。

作为昔日全球最大的P2P平台,几乎完全放弃了线上财富管理平台的属性,在吸收了平安普惠庞大的线下队伍及信贷资产后,陆金所已经成为一家专业化零售信贷服务提供商。

“服务提供商”是准确理解陆金所核心业务的关键词。

招股书显示,目前陆金所旗下有着两大业务主体——小微贷款业务和消费金融业务,分别由平安普惠(融资担保牌照)和平安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牌照)开展。

在小微贷款业务上,与传统银行在普惠型小微信贷上的不同侧重点,传统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法人授信,而陆金所控股则是贷款给企业所有者,贷款给个人。

这样的客群定位无疑是独一无二的。

此前,由于这一群体经营规模较小,雇员少,广泛分布于不同行业及地区,再加上平均寿命短,通常无法提供抵押品,亦不具备稳定的现金流,所以很少有金融机构涉及。

陆金所不仅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还成功将小微贷款业务做成了主要业绩贡献来源。

据陆金所回港的招股书显示,2022年底,平安普惠大约82%的贷款余额来自小微企业主,平均贷款期限在38个月以上,无抵押贷款件均为24万元,有抵押贷款件均为44万元。

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而为了平滑经济周期带来的单一业务风险,陆金所非常务实地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旗下消费金融业务。

平安消费金融公司虽成立较短,于2020年成立,但仅在两年时间里,发放贷款总额从2020年的6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46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61.95%;消金贷款余额借款人数量也从2020年16.8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130万人。

2023年,消金业务成了陆金所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消费金融业务新增贷款达206亿,环比、同比分别增长15.3%和48.5%。

截至第三季度末,消费金融贷款余额累计达361亿,较上季度末增长9.9%,较上年末增长29.4%;消金贷款不良贷款(NPL)率由6月30日的2.2%下降至1.9%。

不久前,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CEO赵容奭表示,陆金所控股将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并专注于小微信贷服务和消费金融业务之间的产品多元化和交叉销售,以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无论是专注小微贷款业务,还是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大象转身的陆金所正在抛弃过去的包袱,转而拥抱当下的新机遇。

从市场长期方向来看,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所在,事关就业和民生,金融机构助力小微发展活力更足,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将是未来很长时间

与此同时,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中的重要一环,消费金融作为推动我国消费发展的重要动力,整体规模体量相当庞大。

这也意味着,在一个蓬勃向上的行业里,陆金所与时代发展同频,潜力无限。

2、大象转身后的想象空间

客观而言,2023年以来,因为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外部环境变化,以及陆金所内部主动战略调整等诸多因素影响,由此造成了净利润下滑、不良率提升等,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股价表现。

但从长远来看,陆金所的业绩正在低谷回升期,未来的业绩增长空间巨大。

当前,行业存量竞争,面对流量见顶、获客难度加大、利差下降、竞争加剧、监管趋严等外部环境,各金融机构也都陷入到了内卷。

而陆金所的客群匹配、业务模式都是独一份的存在,反而成为了破圈的关键。

就以客群来说,陆金所控股经营着一批规模不上不下、需求复杂、营销获取相对较难的线下小微企业主客户。

这批客户在传统金融机构相对较难获得中大额贷款,在应急时、补充时、周转时需要成本可承担的信贷服务,但他们风险更高、风险识别难度更大,所以互联网平台的授信模型又不足以为他们提供足额的补充服务。

为了充分覆盖分散经营的小微企业主,平安普惠拥有数万人的线下获客、服务队伍。

如果说互联网平台做信贷是数据驱动,传统银行是网点驱动,那么平安普惠的核心模式则是队伍驱动。 公司拥有线下数万人的直销队伍及数十万平安寿险代理人队伍推荐,与中国平安同源的强大执行力也成为这支队伍获客能力与效率的有效保障。

这些独特的资源禀赋让陆金所在它的细分目标市场,累计服务了超过1900万客户。 这也是任何一家银行或互联网平台都无法撼动的坚实壁垒。

按灼识咨询预测,中国小微企业贷款规模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84.9万亿元,预计假设为2022-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0%(前值为12.7%),即便将这一假设更保守调低至9.0%,预测值也达到了77.4万亿元。毋庸置疑,这是一块无比巨大的市场。

而在2022年,陆金所控股的贷款余额在这块市场中的份额不过1.0%,想象空间仍很大。

更为关键的是,为了与这个客群匹配,陆金所还发挥自身融资担保牌照优势,推进“100%担保模式”,即完全由平安普惠担保进行增信。

近年来,宏观经济的压力对于小微企业的影响尤为严重,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带来第三方增信成本提升,但小微企业经营本就捉襟见肘,信贷机构难以将更高的增信成本转移给小微企业,极大地限制了平安普惠的信贷业务扩张。

陆金所于是利用自身的牌照优势,通过自家的融资担保公司来提供增信服务。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陆金所模式从轻转重的原因。

不仅如此,陆金所还通过“内生+外延”方式,厚积薄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公司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方面,陆金所持续推进敏捷运营和成本控制,在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其总开支同比减少了30.1%,尽管面临营收压力,但仍成功实现净利润1.31亿元。

此外,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陆金所坚定地推行审慎经营策略。这一举措获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三季度的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了24.1%。

另一方面,陆金所还全资收购了平安壹账通银行,迈出了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未来,可凭借虚拟银行牌照打造创新数字化银行服务,以金融科技助力香港普惠金融,服务香港实体经济发展。

如此种种,从行业内可比公司来看,作为行业“老大”的陆金所显然被低估了。但可以预见,随着公司后续业绩触底逐步稳定,无疑想象空间进一步被打开。

3、深挖护城河,构建长足竞争力和生命力

一直以来,陆金所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就是“金融科技”独角兽,从诞生之日起,科技就植入到了陆金所的成长基因里。

陆金所控股CTO毛进亮曾在采访中表示, “陆金所控股比金融机构更懂互联网,比互联网更懂金融机构。”

言外之意,传统的金融机构是“线下强、线上稍弱”,而互联网公司则是“线上强、线下基本没有团队”。

张先生夫妇在沪从事食品经营,从一开始的夫妻店发展到现在的小微企业,年营业额已达2000余万元。但在扩大生意的路上,资金却成了难题。

平安普惠了解到张先生夫妇的需求,第一时间为其定制融资方案,当天就通过平安普惠陆慧融APP线上操作,仅用15分钟就成功申请到了100万元资金。

“银行至少也要一周时间,还要各种各样的材料和手续才能批下来。没想到平安普惠这么方便,确实让我很惊喜!”体验了一把平安普惠AI快速贷款的张先生难掩惊喜。

这背后得益于,陆金所覆盖前、中、后端体系化的“AI+O2O”服务模式,实现了线上和线上一样强。

前端申请环节的AI智能贷款解决方案“行云”堪称其智能服务体系中的一大亮点。

该方案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对小微信贷业务流程进行改造,解决了原业务流程复杂、申请体验输入多、等待多、疑问多等痛点,大幅降低了用户等待时间。

截止目前,行云累计服务超1572万人,累计获得贷款2070亿元,借款申请流程断点减少31%,系统吞吐量提升4倍,具备同时服务数百位客户的能力。

除此之外,陆金所控股还在持续升级智能客服功能,焕新客户服务界面,并新增AI虚拟人导航功能,实现“千人千面”的差异化服务。前三季度,智能客服平台累计服务客户620万人次,解决率超82%。

通过科技赋能业务,陆金所控股推动普惠金融降本增效,为客户提供“省时、省心、省钱”的融资服务。财报显示,陆金所控股2023年第三季度总费用同比减少30.1%,直销平均产能环比增长25.4%。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加深,加快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数字金融能力,成为金融行业践行金融使命的一道必答题。

陆金所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全力推进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如今,科技优势让陆金所在金融科技领域处于独一档的地位,叠加更加人性化的经营模式,与其他企业单纯堆叠服务,以及依赖传统的营销方式,产生差异化竞争优势。

毫不夸张地讲,陆金所已成为数字金融的标杆,而且其先人一步铸造的护城河,其他人很难再复制。

不知不觉间,2023年已从指尖划过。回首过去一年,全球经济跌宕起伏,A股股指震荡加大,但经济稳步回升、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在这一过程中,因受宏观环境趋冷、资本市场投资低迷影响,越来越多行业的白马股或龙头公司,当前市值普遍低于价值区间。

2024年,逆势蓄力,价值投资正当时。随着消费端和投资端双复苏的演绎,陆金所凭借着种种优势必将迎来戴维斯双击。对于投资者而言,当下的陆金所无疑迎来了一个“漂亮击球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平安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