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科技导流乱象调查:持牌消金、大助贷留恋36%客群找“马甲”)
(该文章接到用户投诉举报,内容存疑有争议,请读者知悉)
此前,蓝鲸财经针对金融科技行业的导流乱象,发布了系列报道的首篇独家稿件《独家|金融科技导流乱象调查①:流量倒卖成行业潜规则,从有利可图到逐渐依赖》。此次,蓝鲸财经将继续记录并挖掘更多的行业真相。
大平台携带资金、流量寻三方通道放36%贷款
“行业里有一些在头部且非常强势的金融机构,因监管政策等原因不被允许做24%-36%区间的业务,但是这些平台还是想把这一块的利润吃下来。强势平台方就会派人去寻找一些‘懂行’的FA或者找几家外部空壳公司去做承接,强势平台方把自己的资金、流量一起带过去与三方公司谈,如果谈成了,三方公司在其中充当纯粹的通道方,收取很小的一部分利润,强势平台方则收取大部分利润。”一名行业资深从业者告诉蓝鲸财经。
这也解答了蓝鲸财经很久来的困惑:经常在头部贷款产品、贷超看到导流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平台。相比这家头部平台的自身品牌,所导流的平台实在有失水准,但是整体该小平台又是可控的,那很有可能是大平台的“马甲”。
“明面上来看,高风险用户在注册过该强势平台的贷款产品后没得到通过,却莫名其妙在一家毫无资质的垃圾平台上贷到了36%以内的贷款,实际上这些钱以及背后的引流都是由这家强势平台提供的。而这个高风险用户,虽然风险高,但也在这家强势平台的风控区间内。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也不少见。”
不少见到什么程度呢?
“据我所知,每家都会涉及一点,这个比例取决于各家金融科技公司老板的决心以及对利润的追求程度。”一名多年从业经验的资深渠道方向蓝鲸财经表示,至于是哪几家比重高一点?“背后有资本方的利润压力和上市对公众的业绩压力的平台,显然更有可能会涉及。” 该行业资深从业者讳莫如深地说道。
哈银消金被业内人士指称或存“暗箱操作”
哈银消费金融是蓝鲸财经在采访中被多名从业者提到的一家持牌机构。
“明面上只可以做24%以下的业务,确实他们自营只做24%以内,而24%以上的业务哈银消金之前会带着资金流量,去找一个类似于助贷的三方机构,让第三方给哈银消金兜底,哈银消金在确定可以对这部分用户做高定价资产也能回本的前提下,在第三方那边放24%以上的贷款,消金机构应该可以挣到8%-8.5%的利润,也有可能更多。”某消金行业市场部负责人向蓝鲸财经表示。
对上述信息,另一名业内渠道方人士也进行了确认:“在国内,只能做24%以下业务的金融机构,与可以做24%-36%业务的金融机构,二者门槛的划分是非常明确的。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是不敢做24%以上的业务的,且它们对流量的倒卖也较为谨慎,对外导出的流量也不大。哈银消费金融,是敢往外做24%-36%区间的导流的,盛银消费金融也曾经导过一些36%的量,只不过他们没做起来,北银消费金融也曾想做。实际上,有好几家消费金融公司都想入场。”
消费金融在导流产业链中充当何种角色?
导致部分平台铤而走险的,部分也源于行业问题、生存问题。
“监管层对于36%这条红线非常敏感。但只能做24%的平台和敢做36%的平台之间,是大腿和小腿的关系。如果监管大面积打击36%的平台,24%的平台也会被波及。36%平台从24%平台那儿买一个客户的价格十分高昂,而一部分中尾部24%平台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必须24%、36%一鱼两吃,才能活下去。如果只做24%,它的商业模式就走不通了。所以一部分消金公司在形式上做24%的产品,实际上会和其他公司联合起来放36%的贷款。但哈银他们自己没啥流量,规模也肯定不大。”在金融科技领域数十年从业经验的某高管谈道。
“一方面,要看到行业的一些弊病。但另一方面,消费金融也代表了中国金融的创新。消金公司现在利差越来越低,生存很艰难,在市场上很吃亏。消金公司不能做24%以上的业务,但现在大部分的民营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都在吃24以上的利润,银行的资金成本比消金的低很多,消费金融怎么和银行抢客户呢?”
“消金公司面临的监管更严格,全国二十几家消金公司都在大众视野当中,因此他们反而很难去做擦边的事情。如今大行不缺资产,预计2024年年初又会出现一波资产荒,大银行会进一步会压低利率抢消金的优质资产。对于助贷平台来说,大行给到的资金是4到5个点,消金给到的资金是7到8个点。我为什么要去消金公司那儿批发资金呢?”
“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多重困境,或导致某些中尾部消金公司为了生存铤而走险。这也应该引起行业反思,目前行业存在的 ‘导流’模式,以及部分消金正在做的导流业务,究竟能走多久,能走多远?2023年一整年,头部的助贷机构都在抓紧时间调整结构,如今他们的资产中,24%以下的资产是占大头的,头部几个平台快要转型完成了,二类、三类平台以及消费金融公司也需要时间,但在转型之前他必须先活下来,活下来才有转型的机会。还是希望大环境能给时间以消费金融行业吧。” 该高管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