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年投资思路)
大家新年快乐!
好久没发帖了,今天冒一下泡。
随着今年年初的小盘股泡沫破灭,A股大概率迎来一个范式转变,就是走向港股,美股化。
美股,港股特点有两个:
1.龙头公司可能有溢价,而且长期慢牛。
2.小盘股大部分很惨淡,仙姑众多,但里边肯定会有黑马。
中国目前大部分行业都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强者恒强,所以龙头公司溢价,长期走牛,逻辑上也是成立的。
但是,要考虑一个问题,美股的龙头很多是具备世界级的竞争力,竞争壁垒特别高,而且美国公司全球化的能力最强(和国运相关)。中国的龙头具备世界级竞争力的目前看只有华为一个,但是没上市。另外中国龙头企业很容易受到欧美贸易政策的限制,全球化能力弱于美股龙头。
随着特朗普再次上台概率大增,当前市场并没有完全price in这一点。
60%的关税,让很多普通制造业会面临很大风险,只有产能转移国外的公司有可能幸免。
但是特朗普的关税,也可能变成供给侧改革的利器,帮助部分公司逆势增长。
逻辑上来说,产能在美国的公司最好,其次是产能在美国之外但是和美国有良好关系(贸易协定等)的公司,最差的当然是产能完全在中国的公司。
但是产能转移国外就是稳赢吗?
存在各种陷阱,例如印度就不用说了,越南也好不到哪去。
PVC地板两大龙头天振股份和海象新材都在越南损失惨重,可能就是好的例子。
而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真的那么友好吗?
花总最新拍的纪录片《深海》可以看看。
所以,结论来了:
1.龙头具备全球化能力,可以持续做大,而且不怕甚至受益于欧美贸易政策的,如果估值合理,可能迎来慢牛。
2.很多行业,依然存在技术颠覆,消费者趋势变化,那么灵活的中小企业依然会有黑马诞生,可能诞生5-10倍快牛。
但是,要抓黑马小公司,并不容易。黑马可能在我们的视觉盲点之外,譬如保温杯行业这两年就有个黑马,但是大部分人压根看不上这样行业,更何况只是个代工企业。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抓龙头可能是更好的投资策略。
具体分析时,对于行业趋势,全球化趋势等都需要有深刻的洞察。
举个例子,行业存量博弈,但依然有细分市场增长。
那么龙头A布局了某个增长的细分市场,龙头B没有布局这个细分市场,那么两者走势就会天壤之别。
看看美股。AI相关的公司基本都暴涨。而同样一个行业,譬如电源管理模拟芯片,MPS受益于给英伟达提供电源管理芯片,股价就远远强于没有这个业务的PI。
接下来说说我研究和关注的一些行业:
1.白电
日本市场,小松的国家化收入90%,高于大金空调的80%多。但是小松10PE,大金25PE。归根结底,一个周期股,一个是消费股。
白电,成长性最大的依然是空调,热泵等行业。
在考虑海外布局。
那么美的显而易见是最优的选择。海尔的海外布局也不错,但是空调热泵布局显然弱一点。
2.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我最担心一点,国内基建长期下行。
这个行业还有很多国企。
同行跨界也比较容易,一团混战。
业务布局和全球化布局依然是考量的关键。
有一点,可能很多人没关注,工程机械本身的产量不大,而卡车产量更大。那么在面临电动化趋势时,一个能够同时做好电动卡车和电动工程机械的公司,是否规模效应会更强?
当然,逻辑上来说,比亚迪的规模效应最强,因为轿车的产量又远远大于卡车。但是考虑到工程机械的长尾特性,比亚迪大规模杀入的概率不大。虽然比亚迪有叉车业务,但是叉车和其它工程机械差异比较大,性质有所不同。
再具体考虑,譬如装载机只是水泥搅拌站的一个部分,那么能够提供完整水泥搅拌业务的公司,同时做装载机,是否比较容易?
看看这样的新闻,也能有所体会。
“本次齐力建设一口气迎来了全套路面机械设备,涵盖SLB3000H8环保沥青站、SSP90C-10H摊铺机、SCM1000C-8S铣刨机、STR130C-10C双钢轮压路机、STR30C-8K轻型双钢轮压路机、SSR260C-10H单钢轮压路机、SPR300C-10H轮胎压路机、STG190C-10平地机以及SW956KS装载机,全面进军黑色路面建设行业”
当然,工程机械各个细分市场差异巨大,实际分析时非常复杂。
而最难的判断,可能来自于,中国公司究竟会如何PK卡特彼勒,小松,丰田工业,帕卡等巨头。
注意一点,这些巨头,除了小松,都是六边形战士。他们都有强大的租赁渠道,等于自己就是一个大型租赁公司。而对于中国企业,这一点是非常难以复制的。
考虑到美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而亚非拉市场中国企业的份额已经非常高,那么欧美市场就成为必争之地。
再结合特朗普的上台,未来变数巨大。
逻辑上来说,单品类的工程机械公司,由于规模不大,难以分摊国际化的成本,他们转移产能到国外尤其是欧美,可能不太容易。
这可能也是综合性巨头的一个优势。
3.电动汽车
今年开年,欧美众多权威媒体就用煽动性的头条文章,描述中国电动汽车的威胁。欧美政要也频频讨论如何遏制中国电动汽车的优势。
如果特朗普上台,他更重视传统石油工业。那么欧美日本都可能延缓电动汽车的普及,延长燃油汽车的淘汰时间,这其实是利空中国企业的。
除了欧美日本,其它发展中国家电网能力尚不足以支撑电动汽车的规模普及。
可以预期,今年电动汽车市场必定会陷入血战。
唯一的利好可能是华为带领的超充普及,可能会让国内普及率进一步上升。
我个人观点,如果今年投资电动汽车,一定要悲观一点,假设整体盘子没有增长,会怎么样?
答案很简单,只有华为链可能抢夺别人的存量市场。然后800V产业链渗透率可能从目前的几个点变成几十个点。
我个人比较专注几个公司,永贵电器,福耀玻璃,法拉电子。
福耀玻璃的汽车玻璃地位稳固,而且有美国工厂,基本不怕特朗普的任何措施。法拉电子逻辑上说成长空间更大,但是我比较担心竞争壁垒,鹰峰电子作为二供,很多巨头肯定会扶持的,不少车型上我都看到独家供应薄膜电容。
永贵电器,究竟如何PK中航光电和泰科电子?
结果可能有几个,譬如泰科电子,中航光电依然占大头,还有可能,永贵电器可以获得较大的高压连接器份额,那么也许对中航光电有一定影响。
4.电动自行车
这行业不怕欧美制裁,产业链可控,市场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当然欧美也有。
就是门槛低了点,越南,印尼,美国,欧美,都有一堆本土初创企业。但是这种行业,逻辑上来说中国的产业链优势更大,中国企业赢面较大。
5.电动工具,手工具
这些行业技术门槛不高,主要是渠道门槛。
逻辑上来说,中国公司应该是很有机会的。
6.粘胶剂
和连接器一样,都是小配件,价值量小,但是对全局影响大,所以客户更倾向于大品牌。
但是,目前锂电,电动汽车等产业链降本压力如此之大,而胶水用量不小,对于国产替代的需求非常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