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关于Sora的思考笔记:大模型、内容、版权?

来源:雪球 作者:调研爱好者 2024-02-19 08:58: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关于Sora的思考笔记:大模型、内容、版权?)

事件:2024年2月16日,OpenAI发布最新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最高支持生成1分钟的视频。Sora展现出来的视频生成能力,比此前的Pika、Gen 2表现都要更好,色彩光影清晰,生成人物动作更自然,且对引用文本的理解清晰,实话说让人震撼,Open AI领先其他的竞争对手(Pika,Gen 2)太多了。

思考了两天,Sora的发布,至少说明了除了算力一定增加外,以下两个事情很大概率要发生。

(1)头部效应越来越强,Open AI会一家独大,世界上最后会只剩下3-5家大模型公司,绝大多数的大模型要被淘汰。

(2)内容创作的门槛大幅下降,一些轻量级的工具,甚至是重量级的工具都可能被抛弃,内容指数级爆炸的时代很快就要到来。

先来讨论第一点,为什么大模型的头部效应会越来越强?还应该继续投资大模型吗?如果不投资大模型,应该去做什么?

首先我们要理解,Sora这次的发布实际上对其他竞品实现了指数级的领先,但研究完Sora的技术说明,会发现在模型上没有迭代太多,核心是靠庞大且扎实的数据去实现了领先。现在这个时间窗口下,应该很多人理解了大模型工程难度很高,不是有数据,有算力就可以追上,如果有数据就行,那么Google等一众大厂肯定是不缺算力,不缺数据的(在数据和算力层面说Google比Open AI强应该不过分吧),但事实上我们都能看到,市场上目前还没有能达到GPT 4.0水平的大模型公司,甚至3.5的都很少。

头部企业积累的认知使得他们在效率上数倍于初创或者说中尾部的企业,而他们庞大的用户量提供的反馈数据,又可以去反向修正模型,进一步提升效率,同时推理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形成了极致的飞轮。所以市场上下一阶段的情况就是,所有用户都在选择最聪明的大模型,他的用户基础最大,模型效率最高,成本还是最低,尾部大模型只会越来越弱。(甚至现在已经在发生了)。

很多人会提到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大模型,因为可能未来会面临我们无法使用Open AI的局面,这点我高度赞同,但我认为从这个时间窗口去看,建大模型将是头部大厂的竞争,而不是一众尾部企业的竞争,尾部企业可能砸的钱越多,对公司影响未来发展影响越大。

那么这个时间窗口对这些企业来说更应该关注什么呢?应用。我们可以回顾移动互联网时代,在IOS/安卓推出的时期,当时三星/微软都尝试过推出自己的OS,但事实证明在一个有飞轮效应的行业,落后通常意味着追上的门槛极高(鸿蒙比较特殊,本身已有庞大的硬件用户基础,且应用是直接转入)。

在市场已经确定IOS+安卓双系统方向后,市场上所有的企业都在争做硬件,包括360、乐视、昆仑(当时在海外做手机)、格力。但实际在硬件端赚到钱的企业并不多,360靠着手机助手+网贷赚到钱,昆仑赚到的是浏览器+游戏+社交娱乐的钱,乐视就不说了,现在每年还能靠着版权收点钱养人呢。。。事实上做基础设施的故事听起来很美好,但失败后打水漂甚至连个响声都听不到(当然这里也有实控人要减持需要概念的考虑)。

那么智能手机或者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最终成就了哪些企业呢?抖音/携程/淘宝/拼多多/快手/美团/小红书/一众游戏公司/贝壳/东方财富(只是举例),这些都是没有尝试去做自己的手机,而是踏踏实实的做应用的企业。我们也能看到Open AI的创始人不断的在说应用端才是真正的机会,所以看到国内这么多小厂在做大模型,甚至还有一些知名分析师在推荐这些公司,感受上是令人迷惑的,当然如果是建立自己的专有模型去服务自己的应用,这个是能被接受的。

然后讨论第二点,怎么理解内容的爆炸时代要来了,会淘汰哪些公司,哪些公司会受益?

今天都在传这个聊天记录,在有了顶级的内容生成能力后,内容服务长尾流量的能力会大幅增强,我之前提到过短剧这个生意实质上是基于短平快,低成本去服务长尾人群的内容需求(拼多多也是服务长尾需求崛起的),也许未来在Sora的加持下,愿意看莎士比亚、愿意看故事会的用户都能轻松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以前小众内容制作成本高,如果没有规模支撑,根本没人愿意拍),甚至可能出现一些个性化,千人千面的内容,比如喜欢女主角穿黑丝、白丝或是光腿,喜欢长头发、短头发甚至是光头,喜欢Happy ending还是Bad ending。

这里必然淘汰很多普通的影视制作公司,一些工具类企业也会受影响,比如Adobe其实就受影响大跌了,因为低质量内容的生产制作更容易了,但不会淘汰做内容发行的企业,反而因为内容制作更容易了,他们可以拿更多的精力在内容内核的创作上。剧本、文本创作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内容制作方,内容平台和版权方都有望成为受益者。因为内容制作成本下降,版权变现的门槛也会大幅降低。这一块之前很多人可能提过,但很少有展开的,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开始有基于版权跟AI公司合作形成营收的企业了,主要的合作模式就是版权合作协议和API付费访问两种,同时还可以面向C端用户开放。

Shutterstock是比较典型的已经产生营收的版权企业,卖训练素材的收入已经达到公司总收入的20%以上了(公司营收大概在8亿美金左右),公司还开放了测试功能,用户可以用 AI 生成新内容,或者对 Shutterstock 图库中的任何图片进行简单编辑、转换。

同时公司可以向自媒体平台开放授权,未来普通的自媒体博主,也可以在为自己的视频配图或者插入片段时,直接向版权企业付费。而这块业务基本上可以理解是没什么成本的,现在看下来,版权的商业化还在起步阶段,但未来一定会成为AIGC产业中受益的一环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方财富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