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探索可穿戴设备新蓝海 苹果(AAPL.US)考虑是否开发智能眼镜和健身戒指

来源:智通财经 2024-02-26 09:40:0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探索可穿戴设备新蓝海 苹果(AAPL.US)考虑是否开发智能眼镜和健身戒指)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苹果公司(AAPL.US)一直在可穿戴设备领域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包括健身戒指、智能眼镜,甚至是带摄像头的AirPods,以拓宽这项最重要的业务领域之一。

首发入场

几年前,苹果公司的工业设计小组向公司健康团队的高管们提出一个想法:设计一款智能戒指,将AppleWatch的健康追踪功能戴在手指上。

最近,苹果公司位于加州库比蒂诺实验室的工程师们讨论了开发智能眼镜的可能性,一款类似于Meta Platforms(META.US)和亚马逊(AMZN.US)的新产品。这种眼镜可以提供音频(这样用户就不必佩戴AirPods),并利用人工智能和摄像头识别周围的事物。该设备还可能成为苹果公司实现其长期梦想的基石:真正的增强现实眼镜,可以全天佩戴。

这两个想法都将加强苹果公司已经成为稳固业务的可穿戴设备领域。包括AppleWatch和AirPods在内的可穿戴设备部门目前占公司收入的10%,而十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5%。

可穿戴设备产品的拓展将有望帮助苹果开发新客户并促进增长,同时能够使现有用户更加融入整体生态系统。很显然,除今年推出的VisionPro头戴式设备外,苹果还想进一步拓展这一领域,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将如何拓展。

目前,戒指的设想仅是一个想法,公司还未积极开发这种设备,但大概率已有人在苹果校园内推广这一概念。与此同时,在苹果公司的硬件工程部门,眼镜正处于被称为“技术调查”的探索阶段。该公司还在研究其他想法,比如为AirPods配备摄像头。

据了解,戒指产品将专注于健康和健身方面的功能。很多购买AppleWatch的用户主要基于追踪健康状况的考虑,可以利用该产品对自身心率、血氧饱和度、消耗的卡路里和行走的步数进行监测。戒指产品针对的这部分用户与那些不一定需要AppleWatch其他功能(如应用程序和电话)的用户之间存在重叠。

此外,也还有数百万人表示对AppleWatch并没有需求,这部分人群称更偏好传统手表,或者根本不喜欢戴手表,以及或许对于另一个需每晚充电的设备感到畏惧。

这就是戒指的用武之地。这种设备在无需佩戴一块完整手表的情况下,可以低成本收集关键健康数据。三星正准备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其首款戒指,而Oura则已将这一概念做出成型业务,并正酝酿首次公开募股(IPO)。

苹果公司可以把戒指与健康和健身应用结合起来,作为iPhone配件出售。虽然也许这些产品的盈利情况可能不及智能手表,但苹果也可以借此吸引新的客户类型,理论上甚至可以提供订阅服务。以及,苹果戒指的拥有者不太可能放弃iPhone转而购买安卓设备。

智能眼镜也面临类似的情况。真正的增强现实眼镜,即在视觉质量、性能、电池寿命和尺寸方面都能达到苹果的标准,可能仍需几年的时间。不过,正如亚马逊和Meta推出的第二版EchoFrames和雷朋智能眼镜所显示,不那么雄心勃勃的产品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产品的最初版本失败后,最新迭代版本的销售情况比这两家公司预期的要好。消费者似乎越来越喜欢使用智能眼镜拍摄视频、播放音乐以及向聊天机器人发出语音指令。Meta公司已经在为其眼镜推出一些功能,使设备能够识别物体,并根据佩戴者的视线回答问题。

苹果公司如何切入市场?对此,该公司已就打造一款可替代AirPods的眼镜进行了早期讨论,但这款眼镜将配备更强的电池、更多的传感器和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功能。这将意味着人们不必佩戴AirPods,同时还能全天沉浸在苹果界面中。

就像戒指将比AppleWatch更平价,即使该公司降低了售价3500美元的VisionPro的成本,这种眼镜也会比头戴式产品便宜。这款智能眼镜仍可能包括摄像头、扬声器和健康传感器,但会使头戴式产品对主流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最后,苹果公司也可将AirPods产品同样变得更为智能。该公司正在探索在耳塞上安装摄像头以及更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健康传感器。无需镜片和镜框,这款产品便可为消费者带来智能眼镜的许多好处。

这项代号为B798的调查始于去年,目前公司的工程师正在研究如何将低分辨率的摄像头传感器安装到耳塞中,耳塞的大小与现在的AirPods差不多。理论上,这种摄像头可以用来捕捉数据,这些数据将通过人工智能处理,以协助人们的日常工作。

虽然这些产品或许都不会面世,但鉴于苹果正面临着的越来越大的压力,该公司需要不断发展、有所作为。去年,苹果整体销售额出现下滑,甚至连曾经炙手可热的可穿戴设备业务也停滞不前。而通过销售成本较低的可穿戴设备(无论是戒指、眼镜还是AirPods),苹果或许有望在不抢夺现有产品销量的情况下扭转局面。

替补席位

除此之外,配备类似iPad显示屏的HomePod正在研发中。有一款设备将AppleTV、FaceTime和HomePod整合在一个系统中,还有一款HomePod,其屏幕可以像机械臂一样旋转。苹果还探索过制造类似iPad的智能显示器,可以用磁力吸附在墙上。

迄今为止,苹果似乎在这些设备上并没有取得足够进展以支撑这些产品将问世的想法。多年来,苹果公司在家用产品方面一直举棋不定,目前仍尚未看到任何迹象表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不过,关于带有显示屏的HomePod的说法最近再次出现,9to5Mac引用了最近的iOS测试版中提到的这种设备。经分析人士核实,这款产品大概不会在今年发布。

但与此同时,有声音表明苹果仍在继续追求这一想法,并已开始与海外供应商进行早期合作,其中包括中国的比亚迪,该公司生产一些iPad机型。如果苹果公司最终推进该产品,最早也要到2025年才能推出。该设备的研发工作由苹果硬件部门两位重要高管马特·科斯特洛(MattCostello)和布莱恩·林奇(BrianLynch)领导。

苹果对其期待已久的体育应用采取了简约风格。过去几年中,苹果公司一直在涉足体育领域,上周又掀起了一个小浪潮:为iPhone推出了专门的体育应用。这款软件非常简单,可以满足用户想查看多个不同联赛比分和赛程的需求。例如,用户不必在NBA和NFL应用程序之间跳来跳去,也不必打开ESPN应用程序,在看到比分之前还需专门浏览文章和专题。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这款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苹果还可以简化更广泛的体育体验。目前,该公司将与体育相关的内容分散在三款应用中:AppleTV用于观看比赛,News用于阅读体育报道,而新的Sportsapp则用于访问比分和赛程表。分析人士假设苹果最终目标是将体育功能从TV和News中剥离出来,将所有内容都移到单一的Sports应用程序中。苹果只需要想办法做到这一点,便不会让应用感觉过于缓慢和杂乱。

还有一个与体育相关的有趣消息,苹果即将发布2023年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季后赛的沉浸式视频录像,供用户在VisionPro上观看。现在,虽然这或许将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观看体验,但观看去年的比赛可能只是一个小众市场,真正的突破将是通过身临其境的视频观看现场比赛的能力,分析人士认为苹果正在考虑如何在所需成本和带宽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

苹果将iMessage吹捧为最安全的信息服务。事实证明,iOS17.4的功能远不止这些:该软件将对iMessage进行称为PQ3的重大安全升级,而用户是看不到的。这项技术提升了对话的加密级别,目的是在未来挫败来自量子计算机的攻击。虽然现在还不存在这种危险,但升级后的加密技术旨在防止未来的漏洞和“先收获,后解密”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黑客会在今天窃取某人的信息,然后在未来技术允许的情况下试图破解数据。

名册变更

负责AirPods和HomePod的一位高管即将卸任。最近损失最大的高管之一是公司负责iPhone、手表、AirPods和配件产品设计的副总裁Tang Tan。他还负责管理苹果的声学团队,该团队负责公司所有产品的音频和麦克风性能。

现在,该声学团队的负责人、副总裁加里·吉夫(Gary Geaves)也将离职。Tan离职后,Geaves和他的团队开始向另一位副总裁Matt Costello汇报工作,后者负责硬件工程运营、Beats耳机和HomePod。Geaves已经通知该声学团队将离职的消息,并由他的副手接替。Tan本月将正式离开苹果,这意味着2024年到目前为止,苹果硬件部门将有三位副总裁离职。其中一位是Costello,他曾在Costello手下工作,后来去了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 Automotive(RIVN.US)公司;另一位是DJNovotney,也曾在Costello手下工作,后来去了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 Automotive公司。

日程安排

2月28日将迎来苹果年度股东大会。苹果公司上个月宣布,因长期董事阿尔·戈尔(Al Gore)和詹姆斯·贝尔(James Bell)已经达到75岁的年龄限制,将不再竞选连任。苹果通常会在会上回顾过去一年发布的产品,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Cook)也会回答投资者提出的一些软性问题。在股东提案方面,投资者通常会遵循公司的建议,其中包括批准高管薪酬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