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2024,预制菜继续「黑红」?

来源:36氪 2024-02-26 10:55: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024,预制菜继续「黑红」?)

今年的年夜饭,预制菜的存在感格外高。

公开资料显示,春节假期,盒马$半成品年菜销量同比增长46%。全聚德$全聚德(SZ002186)$、广州酒家$广州酒家(SH603043)$、同庆楼$同庆楼(SH605108)$等知名餐厅,也纷纷推出“家宴礼盒”。

不止年夜饭,过去一年中,在商场、外卖、超市里,预制菜几乎“无所不在”,“预制菜进校园”更是一度牵动消费者的敏感神经。

预制菜陷入舆论困境后,曾经搭上这一风口的食品巨头们,日子变得不那么好过。今年1月,安井食品计划港股上市,遭到市场质疑,连获两个跌停板。

当疫情红利不再、竞争加剧,行业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2024年,预制菜还会在“黑红”的路上继续走下去吗?

降速、减持与“薄利多销”

2001年,安井食品的前身华顺民生食品在福建成立,主营速冻米面、鱼丸肉丸等冻品。

彼时,三全、思念等巨头已在速冻米面市场占据优势地位,身为后来者的安井食品选择避开商超一线渠道,主攻农贸市场及中小餐企,开发差异化的发面点心。

2007年,安井食品将战略重心调整至火锅料领域。此后数年间,火锅业迈入井喷期,公司完成更名并开启全国化产能布局,主动挑起价格战、加速行业出清,做到行业头部的位置。

不过,这些都没有改变冻品生意重资产、利润薄的本质,安井食品赚的仍是薄利多销的“辛苦钱”。且经过多年市场竞争,无论是汤圆、水饺还是火锅鱼丸,都已是增速趋缓的成熟市场。

为保持高速增长,安井食品开始由渠道品牌向消费者品牌转型,并将目光转向蓬勃发展的预制菜领域,发展出“自产+供应链贴牌+并购”的商业模式。

2020年至2022年间,安井食品的营收从69.65亿元增长至121.8亿元。其中,预制菜业务营收由6.73亿元涨至30.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1.97%。

2023年上半年,安井食品的预制菜业务首次超越火锅料板块,成为其第一大营收板块,增速却由上年同期的185%放缓至58%。

在此期间,包括创始人在内的一众大股东也开启了“卖卖卖”的减持模式。

据36氪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安井食品创始人与高管累计减持公司股份超过3500万股,套现超48亿元,控股股东国力民生累积减持总金额也接近30亿元。

在核心股东的大幅减持下,安井食品的股价在2021年2月触及高点后一路下探,至今跌幅已达到七成,接近其预制菜业务起飞前水平。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伴随疫情结束以及堂食恢复,预制菜降温,高增长无法持续的情况下,安井试图通过“出海”讲出新故事。

在安井1月宣布的港股上市计划中,明确表明将增强境外融资能力,以加快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不少投资者质疑安井食品此番募资的必要性,认为现阶段港股上市可能拖累企业市值、对中小股东利益造成损害。

针对上述质疑,安井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称,发行H股有利于公司保持高速发展,不会损害现有股东利益。

但现阶段,安井食品境外收入主要来自子公司英国功夫食品,以及新宏业的出口销售,收入占比仅为总营收的1%,短期内难以给业绩带来实质贡献。

“黑红”的预制菜

过去几年,与安井食品一样,瞄准预制菜机遇的大企业不在少数。

其中,速冻企业有千味央厨、三全食品;农业公司有新希望、温氏股份;餐饮品牌有广州酒家、全聚德、西贝等,再加上盒马、京东超市、叮咚买菜等平台玩家,预制菜赛道已相当拥挤。

而这些企业布局预制菜的原因也大抵相同,即有意通过预制菜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并通过对供应链、销售渠道的扩展或夯实,完善商业模式。

不过目前来看,尽管预制菜业务为这些公司带来了一定的业绩增长,却没有显著提升盈利能力。

据统计,2022年,得利斯、惠发食品、龙大美食等主要经营B端预制菜的企业,相关业务的毛利率皆在10%左右。

被寄托了厚望的C端消费市场,也由于竞争激烈、成本高企等原因,难以为继。

普遍的感知是,由于预制菜的保质期较短、运输要求全程冷链,企业想满足消费者“即时新鲜”的需求,就必然加大在物流运输及供应网络方面的投入。且相比B端大客户,预制菜零售的市场需求分散,点对点的运输成本更高。

另一方面,同质化竞争局面下,价格战现象屡见不鲜,大品牌也难以通过溢价增厚利润。

国联水产曾表示,受消费市场环境影响,公司预制菜收入由2023年二季度开始走弱,预计全年销售不及预期。

2023年前三季度,安井食品的商超和新零售渠道收入分别同比下滑了14.71%、11.26%。“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则陷入了一边开店一边闭店的窘境。

更值得关注的是,消费端的走弱传导到上游,造成了小龙虾、黑鱼鱼片等原材料价格的跳水,部分工厂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

艾格咨询合伙人刘晓东对36氪表示,目前,行业内代加工厂的实际产能利用率普遍较低,有些甚至达不到50%、处于亏损状态。

雪上加霜的是,消费者对预制菜安全、营养、知情权的顾虑,也在2023年集中爆发。“预制菜进校园”事件后,部分商家甚至打出“不用预制菜”的旗号招揽生意。从业者也在期待“国标”出台,以化解公众对预制菜的不信任心理。

今年1月,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预制菜国标报送稿已经出炉,最快半年内会有结果,内容可能包括“禁止添加防腐剂,同时必须冷链运输”。

在刘晓东看来,预制菜的定义比较宽泛,国标不太可能对所有类型产品都给出详细的规范标准,但会从国家层面厘清监管思路和流程,利好行业后续的规范发展。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则认为,“预制菜进校园”这一舆情事件的出现,打断了行业此前“大跃进”式的发展趋势,“部分从业者曾认为预制菜最终将取代所有餐饮烹饪场景,实际不利于预制菜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级市场上,Wind预制菜板块自2023年初后持续回调,味知香、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等多股近一年跌幅达到40%。

“万亿”市场,驶向何方?

中国并非没有预制菜发展的土壤。

20世纪90年代,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进入中国时,国内就已出现了净菜配送加工厂。随着连锁餐饮模式进入高速发展期,大型企业通过“中央厨房”将制作环节前置,实现标准化与成本优化。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国内有超74%的连锁餐饮品牌自建有中央厨房,过半数的餐饮品牌研发了预制菜产品。时间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外卖的发展推动了预制菜料理包的普及,商家不仅靠其节省了人工成本、后厨面积,还大大提高了出餐效率。

据国联证券测算,当前我国预制菜市场空间约8000亿元,B端占比80%,C端占比20%。艾媒咨询报告也提出,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将实现10720亿元的市场规模。

参考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市场似乎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餐饮工业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冷链技术的不断成熟,预制菜产业将会在完成对酒店、餐饮、食堂等渠道的覆盖后,进一步向细分化的大众市场渗透。

以与中国饮食结构相近的日本为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冷冻和远洋捕捞企业开始转向预制菜。一开始,普通消费者、餐厅也无法接受这一新鲜事物,经过龙头企业推广、东京奥运会、大阪世博会的催化,直至七十年代初,B端预制菜先行放量。

九十年代,日本经济增长陷入停滞,居民餐饮需求由外食回归家庭。高龄化、少子化、单身化的人口结构下,居民烹饪追求便利性,C端市场才开始明显增长。

在诸多媒体的公开报道中,2021年,日本预制菜在B端和C端消费占比已基本持平。另据日本官方预测,2040年,日本家庭对预制菜调理产品的消费占比会提升到17.4%。

尽管中国的预制菜产业发展与日本呈现相似的路径,回归现实层面来看,两大市场仍存在不同之处。

一方面,相比物价水平更高的日本,国内预制菜价格未与餐厅、外卖拉开差距,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需求并不迫切。另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饮食习惯差异较大,而冷链基础设施集中在沿海和一线发达城市,预制菜产品销售难以突破地域上的限制。

因此,中国现存的预制菜企业大多存在规模小、区域性强的特性,也无力承担多品类发展带来的库存压力。

在张毅的观察中,提升口味还原度、完善全产业链布局已经成为行业当前发展的主流趋势。在他看来,当下的预制菜赛道中,表现好的并非实力雄厚的上市企业,而是深耕全产业链、同时在细分赛道中做到头部一众小巨头。

2023年,盒马宣布牵头成立预制菜生态联盟,与产业链中上游的龙头企业达成合作。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中也表示,西贝功夫菜正在做策略调整,从“什么都卖”到聚焦大单品、主动提升渠道方面的能力。

在饱受消费者质疑后,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也开始意识到,“好吃、方便、不贵”才是预制菜产品的本质,消费市场的培育,也需要长期的过程。

作者 | 刘艺晨

编辑 | 谢芸子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视觉中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