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叔论市 逼空告一段落,机会或在这里!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特约 毛锐 2024-02-27 08:59: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锐叔论市 逼空告一段落,机会或在这里!)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财富领航员  毛锐

周一早盘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开盘之后,指数小幅震荡回落有所分化,沪指低位横盘,深成指回升至平盘线上方。午后,指数先扬后抑,沪指在创出日内新低后稍有回升。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跌0.93%,、跌0.04%、跌0.37%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106家,显示市场情绪高涨;个股涨跌比3569:1395,个股平均涨幅1.44%,赚钱效应明显,两市成交额9891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7.28%。北上资金净流出逾13亿元。

昨天市场呈现指数弱、个股强的格局。一方面,受高股息的权重品种集体回落的影响,大盘终结了连阳走势,也未能如期回补上方3017至3022的缺口;另一方面,剔除ST后的涨停股家数依然保持在百只以上、个股平均涨幅依然高达1.44%,反映市场风险偏好和赚钱效应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锐叔认为,昨天市场的这一格局,可能反映了资金方面的最新动向。一方面,在昨天早评中曾提到,随着大盘回到3000点附近,护盘力量开始明显减弱,从而减少了其对权重类品种的支撑,证据就是自2月22日起,进入宽基ETF的资金规模开始萎缩,甚至撤出。另一方面,前期中小盘股的极致下跌行情,导致一些主要配置中小盘股的量化资金斩仓出局,但当市场明显企稳后,量化资金又开始在中小盘股中回补仓位。这也导致了微盘股指数自2月8日以来高达49%左右的累计涨幅,昨天在大盘调整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近3%的涨幅。

当前,一方面,预计除非再次出现较大系统性风险,护盘力量才会再次强力出手;另一方面,最近经济数据相对平淡,尤其是地产成交偏弱,2月前23日,67城地产成交同比减少65%,因此尚难以对顺周期权重类品种形成较大驱动力,从而在大盘层面上,估计会有一个休整的过程。不过,当前时点已经临近3月上旬重磅会议政策窗口期,市场情绪或风险偏好仍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参考历史同期日历效应,短期成长风格和中小盘有望继续占优。

此外,从技术上来看,大盘在3017至3022缺口上方有一个近百点的筹码密集带,对应的前期套牢盘压力相对较大,而平均股价指数则离上方筹码峰尚有近10%的空间。也就是说,相对大盘,个股整体潜力更大。因此,综合来看,锐叔认为,之前市场的逼空式上涨阶段应该已经告一段落,短线上大盘震荡概率较大,同时市场或出现分化格局,中小成长有望继续保持相对活跃态势。在相应的操作层面上,重仓者可继续以持股待涨为主,当然也可以适当高抛低吸做一些差价;轻仓者则暂时以观望为主,等待短线上出现一定的回调后再结合当前市场风格特征考虑低吸。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盘面上,行业方面,按不加权方式排序,通用机械、工业机械、工程机械等涨幅居前,保险、银行、煤炭等跌幅居前。题材方面,结合涨幅超过5%个股数量和板块指数涨幅,工业母机、新型工业化、机器人概念、高端装备等相当活跃。

昨天,机器人概念和以工业母机为代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受益方向为市场主要风口,而这两个部分,也是锐叔在昨天早评中给大家重点提示过的。“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还提出了“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此外,最新消息面上,昨天下午召开的国常会提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应该也是与物流紧密相关的,因此锐叔今天展开聊一下物流。这次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方面,有两个部分值得关注。一是会议提出,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从碳中和的维度看,水路、铁路较公路运输有更低的能耗和更低的费率。运输结构调整利好内河航运、铁路集装箱、物流枢纽/平台等:“公转水”或提升近海航线、长江水道、珠江水道等水运效能,利好提供多式联运的内贸集装箱运输公司;多式联运发展方兴未艾,利好提供铁路集装箱物流公司;国家物流骨干网络的建设、多式联运的发展,带动调度、中转需求,利于持有枢纽的物流公司和参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类公司。二是会议提出,“优化主干线大通道,打通堵点卡点,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 这是较新的提法。关于平台经济,2022年《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关于低空经济,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国家空管委对空域基础分类增加非管制区域再到深圳市的政策落地,意味着从顶层设计到基础护航到实践落地,低空经济的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总体来看,降低物流成本不等于降低物流直接价格,过去降本大部分政策已经落地。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政策连贯性已经保持多年,但也出现如上海港、宁波港等港口装卸费回升的局面。再次验证了国家政策的本意并不是降低物流直接价格。相反,可以一些模式创新和技术促进效率提升,例如多式联运、网络货运平台、低空物流、无人驾驶运输、临空物流、临港物流等有望从中受益。

消息面上,26日,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将拥抱“AI+”时代,共创新未来。推进“数网融合”,构建以数联网为代表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推进“算网融合”,深化算力网络产业实践;推进“智网融合”体系化布局5G-A和6G研发。华为方面也表示,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结合云和AI技术的发展,运营商商业增长的潜力巨大。5G-A(5G-Advanced)又称为5.5G,是介于5G和6G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的移动通信技术,针对5G场景进行增强和拓展。是基于5G的演进和增强,是5G技术的升级演进版本,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部分特性起到5G向6G演进的指向作用。2023年6月,华为在2023MWC上海展会上宣布将于2024年推出商用5.5G全套网络设备。2023年9月11日,华为率先完成5G-A全部功能测试用例。预计5G-A首个版本R18将于2024年上半年冻结,2024年产业界有望迎来5G-A时代。与5G相比,5G-A持续创新,在速率、时延、容量、功耗等多领域升级。根据中国移动《5G-Advanced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白皮书》,中国移动定义的5G-A十大核心技术包括:X-Layer跨层融通、通信感知融合、UDD时频统一全双工、空天地一体、极致确定、eIoT蜂窝物联网、AI自智网络、无线云网算业一体、智能中继、低碳节能。5G-A将进一步提升网络能力,支持下行10Gbps、上行1Gbps、宽带实时交互、毫秒级交互时延的能力将激活AR/VR产业并全面使能元宇宙,把全感官交互沉浸式体验带入现实。5G-A也将支持最全面的物联网能力,模组类型将涵盖从工业级高速连接到RedCap、无源物联,从Gbps到Kbps的全系列物联模组能力,全面使能万物智联,为千亿连接提供最强大的产业支持。进一步,5G-A还将支持感知、高精定位等超越连接的能力,一网多用。5.5G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积极阶段,设备供应商、国内外运营商的积极参与。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通讯等设备供应商正在研发和制造5.5G设备,并计划在2024年推出商用设备。国内运营商已经开始进行5.5G试验和部署。国外运营商如AT&T、Verizon、T-Mobile等也积极参与5.5G的试验和部署,总体来看国内凭借5G覆盖及专利等优势,处于相对领先位置中,全球竞争有望加速带来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可期。

操作策略:

昨天大盘受高股息的权重品种集体回落的影响而终结了连阳走势,不过市场风险偏好和赚钱效应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短线来看,一方面,随着护盘力量有所减弱以及当前经济数据尚难对顺周期权重类品种形成较大驱动力;另一方面,当前时点已经临近3月上旬重磅会议政策窗口期,市场情绪或风险偏好仍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预计大盘暂时以震荡为主的概率较大,同时结构性机会或偏向中小成长。拉长时间来看,在前期市场的持续大跌与经济和市场基本面存在的偏离仍有修复空间、年初宏观流动性和微观资金面的相对宽松、年报有条件强制预披露结束后的业绩真空、3月重磅会议前的政策博弈等有利背景下,春季行情仍有望继续演绎。中期来看,一方面,当前上证指数对应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处于历史底部,即已具备极高的中长期安全边际及投资性价比。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复苏的基础虽然尚不稳固,但随着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稳增长举措陆续落地,复苏的大方向未变。此外,美联储今年有望进入降息周期,外部流动性将继续呈现改善趋势,中期市场前景依然看好。操作上,重仓者可继续以持股待涨为主,当然也可以适当高抛低吸做一些差价;轻仓者则暂时以观望为主,等待短线上出现一定的回调后再结合当前市场风格特征考虑低吸。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622080021)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兴通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