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灯塔工厂”青岛啤酒,能否担起“啤酒行业绿色发展楷模”的名号?|ESG案例研究)
出品|网易财经ESG
作者|卢楠
2023年11月以来,青岛啤酒(600600.SH)先后入选“中国酒业ESG优秀企业案例”和联合国气候大会案例、2023年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名单。而此前不久,这家公司还因“仓库小便门”事件引发舆论风波。
一边是令大众忧心的食品安全及质量问题,一边是广受褒奖的环保表现,这家历时120年的啤酒名企,真实的ESG表现究竟如何?
网易财经ESG查阅青岛啤酒往期《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下称《报告》)发现,青岛啤酒2020年就已提出“做啤酒行业绿色发展的楷模”,并先后获评“低碳先锋企业”、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2022企业ESG杰出社会责任实践案例等。
不过,综合ESG评级和报告等多方面来看,青岛啤酒与其“做啤酒行业绿色发展的楷模”的环保愿景仍相去甚远。
据国际权威指数机构MSCI数据,青岛啤酒的ESG评级结果已连续五年为BB。此外,MSCI官网显示,青岛啤酒在产品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的表现处于落后水平,在包装材料及废弃物(PACKAGING MATERIAL&WASTE)等议题的表现仅为行业平均水平。
相较同行公司百威亚太、华润啤酒和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的报告篇幅较小,社会、治理维度的披露都较为简略。而环境维度的披露虽较为详尽完整,却“不得要领”,直至2022年底才提出将开展公司全价值链碳盘查。
“产品碳足迹”拖后腿,未建立明确脱碳目标
环境议题是啤酒行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议题。以对啤酒行业至关重要的水资源为例,有研究数据显示,每生产1升啤酒,就需消耗2升到11升不等的水,其中还可能存在大量水源浪费和水源污染。此外,生产能耗、供应链中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及废弃物处理,也都是酒企需面对的难关。
作为行业龙头,青岛啤酒深谙其环境影响,2020年就已提出“做啤酒行业绿色发展的楷模”这一环保愿景,表示将以“通过实施环境保护、低碳管理和循环经济,促进公司永续发展,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环保使命。
从最新的《报告》来看,青岛啤酒在环境维度披露的数据已较详实完整。除描述水资源管理等政策外,青岛啤酒也披露了水资源使用、废水排放、产品包装物料消耗等多个详细数据。
截至2022财年末,青岛啤酒在国内累计已有1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青岛啤酒的绿色运营举措已有一定成效,但无论是产品碳足迹还是包装材料及废弃物议题,青岛啤酒的表现都算不上突出。
以包装材料为例,青岛啤酒在《报告》中介绍了减薄、统一尺寸、取消箱内膜包等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但整体还停留于对已有措施的定性描述;在产品包装物料消耗情况方面,其易拉罐、纸箱消耗量仍在增大,同比增幅分别为11%和8%。
在废弃物排放方面,虽然青岛啤酒2022年排放的无害废弃物总量有所下降,但有害废弃物总量却同比增加5%,其中,废电池、硒鼓、墨盒等废弃物的增幅达到21%。
网易财经ESG查阅MSCI官网发现,青岛啤酒在上述议题上也未被评为行业领先水平。相比之下,前述三家同行公司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重庆啤酒在包装材料及废弃物议题上,均被评定为行业领先水平。
具体而言,百威亚太和重庆啤酒除介绍自身在包装材料方面的节能减排措施,还订立了产品采用可回收包装比例、可回收包装产品比例等具体目标;百威亚太甚至为此确立了关键的绩效指标,并每年披露目标的完成进度。
此外,网易财经ESG注意到,从MSCI官网的评定来看,产品碳足迹仍是青岛啤酒的“差科”。
NISCI宁创援引Decarbon数据显示,啤酒10%以上的碳足迹实际上与运输有关。由于啤酒由高达90%的水组成,除了水之外,啤酒瓶也增加了运输的重量,当数十亿升的啤酒被送到全球消费者手中,碳排放也随之产生。
2022年,青岛啤酒首次在二厂试点全价值链层面范围1、2、3盘查后亦发现,原料种植、包材生产、原料运输及产品配送过程中的碳排放占较大比例。
但在《报告》中,青岛啤酒仅用简短的内容介绍其在加大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改善运输方式等。相较之下,百威亚太则披露了更为具体的数据,如在绿色物流计划方面,其采用310辆液化天然气卡车、55辆电动重型卡车和四辆氢动力卡车等。
此外,相较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重庆啤酒均已设立明确的脱碳目标,青岛啤酒也略显不足。如碳足迹方面,前述三家公司均已建立碳足迹核算体系,并针对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减碳目标,定期披露减碳成效;
而青岛啤酒虽在《报告》中提及,公司研发低碳产品、进行产品碳足迹核算,并建立涵盖全价值链过程的“低碳运营模式”,但未披露过其产品碳足迹认证、核算等相关政策和数据。
“小便门”事件暴露质量管理缺陷,社会维度成短板
相较于环境维度,青岛啤酒在社会维度的表现存在明显缺陷。以产品质量与安全议题为例,青岛啤酒曾在2022年的《报告》中强调,公司已建立覆盖源头物料、生产过程及物流销售等产品全周期的食品质量及安全管理体系。
2022年,青岛啤酒共对 2,406 批次产品及物料开展食品安全监控,对7,025 批次产品及物料开展质量安全监控,全部产品均通过检验,而外部监管机构查核抽样结果亦显示,食品安全和质量安全合格率均达到 100%。
不过,这样的质量管理体系,似乎未能经得起现实的考量。据相关报道,2023年10月,因一段工人在原料仓内小便的曝光视频,青岛啤酒陷入舆论风波,质量管控体系亦遭到大量消费者质疑;
官方通报的调查结果显示,涉事公司青岛智和商贸有限公司系青岛啤酒三厂外包业务公司,其装卸工人崔某某在货车车厢内小便,系具有故意损毁财物的违法行为,最终该人士被当地公安局予以行政拘留。
网易财经ESG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查询发现,此前,便有不少消费者因质量问题投诉青岛啤酒,反馈的问题主要包括酒内出现异物或虫子、啤酒变质瓶身鼓起、瓶身破损、未标明生产日期、销售临期过期啤酒等。
此外,与环境维度相比,青岛啤酒关于社会维度、治理维度的披露并不充分。
以员工权益为例,青岛啤酒在《报告》中提及,公司注重建设平等、尊重、多元的文化环境和工作氛围,不因性别、年龄、地域、民族、种族等因素差异化对待员工,为员工设有带薪休假、产假、病假、带薪陪考假等福利保障。
不过,《报告》内容仅停留于政策描述,未能充分体现具体的实施情况,数据亦不完整,如在员工福利方面,其并未提及员工健康安全检查频率、育儿假结束后返岗的员工数和员工留任率等数据。
在性别议题方面,青岛啤酒虽披露了全体员工和行政管理层的性别比例,却未给出各员工类别的男女员工基本工资和报酬比例。而围绕治理维度,青岛啤酒也仅就治理结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了简单的政策描述。
网易财经ESG还注意到,2022年9月,青岛啤酒被法院强制执行308万余元,关联案件涉及侵害商标权纠纷。而这与青岛啤酒在ESG报告中强调的“规范公司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确权、维护与使用”显然已相违背。
值得肯定的是,青岛啤酒已经将全价值链碳排查及全价值链减排提上日程。2022年,其在披露范围1、范围2基础上,首次主动披露范围3,并表示公司将于2023年开展全价值链碳盘查,摸清上下游碳排放数据,推动全价值链减排。
此外,青岛啤酒还将ESG风险评估,纳入对供应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并通过合作研发、资金支持等方式为供应商提供支持,打造绿色供应链。
参考文献:
[1]《202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2]《2022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
[3]《年報2022》(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
[4]《2022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5]《啤酒行业企业ESG实践观察》;法治周末报
[6]《理性饮酒宣传周|中国酒业ESG 2022年度优秀案例——环境治理》;中国酒业协会CADA
[7]《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案例!青岛啤酒入选了~》;青岛啤酒
[8]《向绿而行“碳”新路 | 青岛啤酒新角色: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青岛啤酒
[9]《速溶啤酒来了!科技与狠活?但环保是真的》;NISCI宁创
[10]《在ESG报告上,青啤离百威亚太还有多远?》;阿尔法工场ESG
[11]《酒精类饮料行业ESG研究报告》;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
[12]《官方通报“青岛啤酒三厂小便事件”》;央视网
[13]《快讯!青岛啤酒被强制执行308万》;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