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光伏10大教训

来源:黑鹰光伏 2024-02-28 10:09: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光伏10大教训)

【文| 黑鹰光伏  王亮  刘洋】

光伏再次进入新的洗牌周期。

回溯过往,中国光伏已经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2011—2012年欧美双反、2018年“531新政”三次下行周期与洗牌。

想当年,2009年到2011年光伏行业火爆发展,企业、资本、地方政府,一涌而上。那时候太疯狂了,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各地产业园达到300多家。结果如何?伴随欧美双反,光伏一夜至暗,很多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和竞争力的企业立马被“扫地出门”,整个场景颠沛流离。这景象可以说是刚开始一涌而上,最后一哄而散,一地鸡毛。

再往前,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2007年国内从事光伏组件生产企业有200多家,到2008年猛增至近400家。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有超过300余家光伏组件企业倒闭,一度剩下只有50家左右。

进入2024年后,低价竞争、产能绝对过剩、技术迭代、IPO收紧、融资变难,光伏的残酷淘汰赛进入深水区。

赛道火热,前景可期,对所有光伏人而言,确是好事。而新的竞争变化下,必然存在新的变量、风险和挑战。双碳风潮下的“好日子”,不是对所有企业而言的。虽然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我们发现,人类和产业都会反复犯同样的错误。

★教训一:产业火热时一涌而上,争抢“快钱”;行业遇到“寒冬”就一哄而散,最终留下一地鸡毛,一声叹息!光伏的门槛真的有那么低吗?人人都能做硅片?人人都能做多晶硅?人人都能做好电池?人人都能“整县推进”?也有资深观察者曾提醒:对于新进入者大家还是谨慎一些。光伏行业不是有钱就能搞的产业,他现在的门槛远超你的想象,所以不要线性思维而低估了光伏龙头的护城河而去投资一些阿猫阿狗,有可能在红火的产业链背景下你并不赚钱。 从2020年至2023年12月底,据可查公告与数据,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规划)总计已超接近3万亿元;“八杆子打不着”的许多企业也跨界到光伏中来。如今,已有超过1200亿规划项目终止或延期,伴随产业洗牌与压力,更多规划项目必将在2024年“半途而废”;此外,2023年下半年以来,此前高调跨界光伏的上市公司中,已有超过10家上市公司相继终止光伏相关的项目、再融资计划等。

★教训二:随意撕毁合约,缺乏契约精神,打造良好的商业生态依然任重道远。过往十年,大量光伏企业和相关个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而过去三年,供应链博弈下,光伏行业的违约大量出现。治雨曾在《高处不胜寒:多晶硅料价格下跌将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一文中特别指出,由于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幅度太过巨大,使得组件企业的原本订单执行交付成了问题,企业当然不可能贴着现金搞交付,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对客户违约,一路涨价就一路违约。“2021年硅料大幅涨价以来,我们光伏人撕毁的合同数以十万计!当违约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群体现象时,大家便不再以此为耻,反而觉得理直气壮: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为什么毁约?吴俊杰老师在《光伏十年降本,一夜回到从前》中讲了个故事,某位光伏企业老总在毁约后的计算:即使我缴了违约金,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还能赚得更多,我为什么不毁约?光伏如何构建良好的竞争生态?2021年,对于此问题,一位行业龙头董事长向黑鹰光伏分析:首要的就是所有企业都有健康的商业伦理和理念,这非常重要。它包涵了什么呢?诚实守信,说到做到,互利共赢,以及追求可持续发展。我觉得行业里的企业如果都能做到这一点,整个产业的生态自然就好。诚然,每一个企业都对自己的钱和自己的前途负责。所以讲到生态,如果大家不遵守商业伦理,不遵守诚信,我觉得是会受到抨击的。现代商业社会,企业是竞争大环境里的细胞,整个产业呈现出怎么样的竞争生态,归根结底要看有什么样的企业在这里竞争”  。如果一个产业里总是存在一堆缺乏契约精神的企业,甚至是领先企业,这能算是个成熟产业优秀的产业吗?

★教训三:过分“自我”,过度“自嗨”,甚至自娱自乐,“行里热闹行外冷”。“双碳”目标加持下,我们更要定位好自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用踏实行动搏取美好未来!光伏发展到今天,真是非常有必要“跨出光伏看光伏”,有必要从更多视角来审视自己。黑鹰光伏一直强调,光伏必然加快融入大能源大电力,光伏的生态也必然融入大商圈,更广泛的融入全球社会经济生活,融入气候治理的更大范畴。所谓“枪打出头鸟”!动不动“厉害了我的光伏”,过分自嗨,过分自夸,往往会引起其他领域的“不适”,甚至被恶意“盯上”乃至打压。时下,我们迎来了最好的发展趋势,更应该谦虚务实一些,全行业扎扎实实迈向“双碳”未来。四年前,一位光伏龙头的创始人曾向黑鹰光伏表示:“光伏发展那么多年了,取得了那么大成绩,但你跨出这个行业听听,你到全国层面的平台去说说看,有多少人真正愿意静下心来听我们讲光伏?愿意听的少,听得懂的更少,听了后观念上有所改变那就是‘阿弥陀佛’了。”

★教训四:部分企业家好大喜功,没做就开始吹,过分浮夸,企业迷失定位,企业家“迷失”自我!你可知有多少企业功败垂成?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说的就是这种现象。相信现在很多被市场“捶打”和历练过的企业们,早已对自高自大“引以为戒”了。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光伏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营收规模十几二十亿,甚至小几亿,企业的管理层或是老大已经在夸夸其谈“基业长青”,“全球著名”,“全球顶尖品牌”和“百年企业”。有的企业营收刚过百亿,企业的创始人已在标榜自己掌舵下的企业是“伟大的企业”。其实,企业老大自我标榜,纯属个人自由,但从过往历史经验看,但一个企业的老大“飘了”,这个企业可能就有些危险了。回顾光伏二十年,曾经一些志得意满的企业家,一旦“飘了”,言行就会失当,决策就会出错,判断就产生“偏颇”,企业最终倒下的速度比崛起要快。

★教训五:行业舆论环境只有褒奖,只说好话,多元的、批评的产业舆论环境严重缺失!一个产业从不自信到自信的表现之一,是具有主动的欢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承受力。回顾光伏行业20年,总是有那么几年,总有那么个阶段,整个行业的舆论环境你好我好大家好,有褒奖,只说好话。即使到了2023年,多元的、批评的产业舆论环境依然缺失。非常赞同产业资深观察者红炜老师在“531”后一篇文章中的观点:当一个产业的其他制约机制严重弱化到没有的时候,舆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是这一作用,只能发挥于多元、具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的产业舆论环境中。遗憾的是,中国光伏仍不具有这样的产业舆论环境。 第一,中国光伏还没强大到可以鼓励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期,光伏企业家还没有强大到可以鼓励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岁数。第二,成长中的光伏产业舆论机构目前还是典型的寄生生态。第三,大部分光伏分布式市场中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分布式光伏市场......对于市场中的舆论、观点,在市场好的时候,他们愿意相信好的消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他们更愿意相信不好的消息。信息的影响力总是被放大了的。

★教训六:恶意的低价竞争,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光伏最惨烈的竞争出现在2024年!过往三年多,光伏供应链价格经历了剧烈波动,进入2023年后,光伏从“高价竞争”转向“低价竞争”;进入2024年,光伏价格整体持续走低,岁末年初,一线大厂为了冲回款,冲业绩,全面降价清库存,特别是Perc组件,极端价格已经跌破0.8元/W。至于二三线小厂,更是进入卖血求生的境地。价格战卷到何时见真章?价格走势上看,各光伏组件厂商投标价已呈现出没有更低,只有最低的苗头,为了拿下订单,一线厂商、二三线厂商开始赤膊上阵,真刀真枪拼上了。现在组件价格,已经击穿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线。硅料方面,2022年——2023年,受新增产能释放及开工率调整影响,其价格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最高点300元/kg以上到现在最低点60元/kg以下。硅片端处于持续累库的状态,基于硅料厂排产计划,市场对硅片价格后市依然悲观。对于价格战,甚至是可能的恶意的价格战,已有多方认识给予呼吁,不过,回顾光伏产业二十年的跌宕发展,你会发现,“警告”和“呼吁”基本都是没用的,企业的“理性竞争”,终究还是要被市场淬炼,被现实和“南墙”撞得头破血流才有“效果”。

★教训七:过度“营销”,“噱头营销”,花式博眼球,费力未必有用,除了卖力叫卖的疲惫和觥筹交错的醉意,真的有多大收获呢?更有效和更专业的差异化营销在哪里?黑鹰光伏发现,最近几年,光伏产业的整体营销与推广水平确实得到了不小的提高,一些企业也想互联网、汽车、医药等成熟产业取经,学到了不少东西,甚至一些企业挖来了这些行业的人来做市场推广和品牌。

在我们的印象中,曾经很多光伏展会,人流攒动,震耳欲聋,声嘶力竭,论坛赶场,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就是中国各行业展会的一个缩影。当人群散去,每个厂商参展人员除了卖力叫卖的疲惫和觥筹交错的醉意,真的有多大收获呢?

“新能荟”创始人张丽广就曾撰文分析:对于大品牌来说,某个展会也是全国各地巡展计划表中的普通一站而已;对于小品牌或者说没有品牌的厂商来说:虽然人家唱主角,咱弄个标摊也来凑凑热闹,蹭蹭人气,祈求能通过现场叫卖把几千元的摊位费给收回来;而对于不大不小的品牌来说是最痛苦的:品牌力不大,展位不敢小,产品没特色,销量上不去,人前陪笑脸,人后愁莫展。“所有的光伏产品都要尊重其本身的价值。回归价值,价值营销,才是光伏营销的根本出路。”“请每一位光伏厂商扪心自问,你的品牌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教训八:部分企业家热衷玩弄资本,特别指望从资本获利,对技术创新,先进产能的布局、员工发展与呼吁等等方面却不上心!但光伏历史上,玩弄资本又被资本反噬的案例已经有很多了。不少光伏企业家非常热衷玩资本,也非常喜欢包装炒作各种先进概念。而在干实事上,事情进展刚刚到第一步,企业家便对外宣称已经做到了第二步甚至第三部。等行业与媒体等着某企业吹的牛落地时,却发现不了了之,云里雾里。与此同时,一些热衷玩弄资本的企业家,在企业稍有规模后,对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先进产能的布局、员工发展与福利等等方面却不上心。资本往往是一把双刃剑,资本与实业结合得好,往往能助力企业快速发展。但对于以扎实的制造和技术创新驱动的光伏产业而言,如果一家企业小有成就就开始放松实体,企业家或高层把大量精力放在玩资本,老想着靠资本“一夜冲天”,那这家企业可能就危险了。讲个“极端例子”:2015年,凭借引以为傲的汉能在股市的优异表现,这家企业的创始人以个人身价1655亿成为中国富豪之首。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首富位置还没坐稳,就因为集团的经营模式不合规被调查,引得股市动荡,他20分钟亏了千亿,很快,首富风光不再。再讲个例子:某光伏上市企业认购私募基金委托理财炒股,结果在不到一个月内连踩三只闪崩股,基金净值出现负值。这次事件不仅导致这家企业2020年出现近1.7亿元非经常性损失,同时,也让其股价在2020年1月11日以跌停板收盘,下跌20.03%,报9.50元/股,总市值73.94亿元,蒸发约18.5亿元。从光伏产业发展历史回顾,类似企业的最终结局,往往并不乐观。黑鹰光伏曾大量询问过从某某某光伏企业离职的中高管,为什么离开那家企业?我们常常得到这样类似的回答:老板爱玩资本,不实在,对员工利益的关注度低。

★教训九:很多光伏企业没有应对周期变化和“寒冬”的经验、准备和历练,只会过好日子,不会过难日子,潮水突然退去,立马成为“裸泳者”!市场竞争太残酷,经营企业太辛苦。如何应对周期性,如何应对产业寒冬,是所有企业的必选题。我们回顾光伏产业的20年,它的成长性、变化性,往往与周期性紧密相随:光伏产业除了要跟随行经济大环境有经济周期以外,还会有补贴退坡、技术更新迭代带来的行业内独有的周期。具体体现为库存变化带来的库存周期,由产能变化带来的产能周期,由技术变革带来的经济周期。加之经济危机、国际贸易摩擦、政策剧变等叠加,行业周期往往又伴随产业洗牌。一旦激烈洗牌,一些在“温水”中生活的舒舒服服的企业立马倒闭,产业一片惨状。在此过程中,有的企业加速崛起,也有企业陨落或式微。如今大大小小的数万家光伏企业,是否都具备了抗周期、抗波动、抗击风吹雨打的成熟经验和能力?答案显然是否定。过去两三年里,行业稍有波动,便有企业、甚至是知名企业倒闭、跑路、退市等等,可以说不胜枚举。我们看看华为的老大是怎么思考企业经营风险的。记得任正非说过:“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不久前,隆基绿能李振国对产业周期也说了一段类似的话:“就像当年雷军先生说风口来了,猪都能飞起来。但咱们这个不能指望风一直在,风落下来的时候,我们还是一个怎样的状态?”“饿死的企业是少数,膨胀死的企业可能是多数”!

★教训十:产品质量问题、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整县推进”与“乡村振兴”下,光伏走进“千家万户”,加速走进寻常百姓家,产业更要保证安全与质量,保证终端用户及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能“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保证质量,保障安全,这是一个产业的命脉和底线,也是光伏电站取得投资回报的根基所在。不管是地面、山地、屋顶等光伏电站场景,安全都是一票否决的原则问题。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这与国家层面“3060”的大方向不相符,与光伏快速发展的行业趋势不相符,与党中央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指示精神严重不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隆基绿能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