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QDII基金经理和价值基金经理目前在关注什么?)
上周到深圳线下调研了两位基金经理。
两位基金经理一位是海外投资,另一位是A股及沪港深为主。
风格同样相反,一位成长,一位价值。
一天的行程下来,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由于合规问题,我会隐去基金经理信息和投资标的讨论内容,分享一些偏“上”的观点(观点经过提炼和浓缩)。
1、春节数据说服力度还不够,总的压力还是比较大;
2、去年年初对未来悲观的观点是另类,买红利是最明显的体现,特别是下半年,煤炭的超额在去年3、4季度非常明显;今年悲观的观点已经没有预期差了,因此目前红利还在延续,但往后一年看,未必有超额;
3、当下对经济判断谨慎,但对未来政策更乐观;
4、LPR调降超预期,未来仍有空间;
5、去年底游戏行业乌龙政策后,目前政策不太可能再出这种收缩性的政策,更多的还是发展性的政策,但发展现在提得多的是高质量;
QDII基金经理:
1、港股三个方向:教培、订阅、出海,全球视角:AI;
2、AI的周期还没有结束,离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还有很大的差距;
3、AI硬件的机会好于软件,GPU、AI手机、AI PC;
4、出口中,新零售、汽车。
价值型基金经理:
1、逐渐减仓煤炭,但仍看好大金融;
2、限制单行业过高配置上限;
3、顺着顺着各个行业里去挑选优质的标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在新的高质量发展当中能够获益的这些标的,同时估值又是合理的标的。
QDII基金经理:
港股市场在过去一两年中面临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在牛市时,市场反应速度需要非常快,一些新的消息发布后购买,股价就迅速上涨。但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发现市场反应变得相当迟钝。即使在第一天上涨了十个点,最好的选择也是不要在第一天买入,而是等待半个月或一个月后再考虑,因为可能股价在短期内就会回落。我的观点是,这种信息传递的速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对于港股市场,我个人感觉在新发掘交易方面的机会已经相当有限。更多的情况可能是在当前的beta环境下,我需要在哪些行业和公司进行选择。
在目前这种震荡下跌的市况中,如果真的有基本面好转,我觉得值得花时间关注的公司并不是很多。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港股的IPO机会,回报率还不错。
港股市场的公司已经相当庞大,而真正的新公司或新机会除了beta以外更多地来自于行业。
价值型基金经理:
很多同样的企业,在综合考虑税率、费率之后,比A股还便宜,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个补充,港股仓位大概占持仓的1/3。
但缺点是那边的流动性差一些。
QDII基金经理:
美股的科技仓位,AI方向有较大的贡献,但之前也因为涨太多卖飞了,后面又买了回来。
价值型基金经理:
红利风格有比较大的贡献,同时其他一些制造业的持仓也没跌,所以今年表现比较好。
QDII基金经理:
首先,我们会对公司本身的业绩、行业公司的阿尔法等进行分析。然后,另一个角度是思考我们应该配置哪些行业,可能会做一些较大的调整。第二个显而易见的方面是,我们实际上不是卖出,而是将其替换。
价值型基金经理:
在投资系统里面,便宜的标的,符合标准的就会买,当这个标的涨多了,或者在定量分析上认为他贵了,就会卖出。
理性看待市场的波动,不回避波动,会利用这个波动给大家多赚点钱。
QDII基金经理:
关注并参与美国房地产产业链的投资。
在美国房地产产业链中,有很多公司,涵盖了从房地产到建筑的各个环节。
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会稍有滞后,因为价格已经上涨得太多,导致大部分供给都被高利率抑制。由于当时贷款利率较低,现在卖房必须计算一个相当高的利率。因此,我们必须确保房贷利率在五个点以下,十年期国债利率在三个点以下。目前看来三个点可能有些遥远,但我之前认为年底差不多就会到达这个水平。
价值型基金经理:
国内地产今年大概会是量价基本上都稳住的状态,但稳住还不够。
要用终局思维、永续经营这个思维去看。中间举例火电、银行等。
地产要是按永续经营来看的话,就可以走到终局,那终局就大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在才十几万亿,未来肯定是能到20万亿30万亿的市场,只要你相信中国经济还在增长,没有一个持续增长的国家的房地产是不动的,只不过说它不是驱动力。
所以如果看终局就看的很清楚,而且走到未来的话,肯定还有很多的资产,比如运营端的这种业务,要透过这个来看的话,中国的这几个央企肯定是被低估的。但是你要是判断房价,我不建议去做。
本文为简单浓缩版本,分享我认为大家会比较关注的信息,其他的调研问题,更多的涉及交易层面和配置层面的深入沟通,不适合公开发布。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代表笔者整理呈现纪要的结果,请勿直接用于投资建议。
$上证指数(SH000001)$$英伟达(NVDA)$ $保利发展(SH600048)$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基金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