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腾讯,多年不涨,信心崩溃,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何解?

来源:雪球 作者:终身黑白 2024-03-08 09:01: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腾讯,多年不涨,信心崩溃,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何解?)

在股市每个阶段都会有你羡慕的人,但你很难成为他们每个人。

本文语音版

先说交易,每周三正常定投,今早买入6000元,3000元恒生互联(513330),3000元H股ETF(510900)

我个人是坚定的认为港股低估的,前段日子持续定投的沪深300和A50上涨了一些,最近多定投一些港股相关,当然沪深300和A50仍然低估,仓位不够的朋友我认为可以继续定投。

简单说完定投说一个最近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昨天收到这样一个提问:

我相信最近不少投资腾讯的朋友也会有类似的烦恼。

对此,买入之前就应该负责,真知行不难,换自己认可的企业这些咱就不说了。

我理解当下很多人的心情,不卖拿着腾讯有些焦虑和气愤,卖了又担心他未来上涨自己不甘心,换其他的怕表现更差,持有他又天天下跌,因此才会焦虑。

就据此聊聊我的看法吧。

这几年持有互联网企业确实比较难,从高成长,到一纸之后行业巨震,再往后虽然政策态度转变,大部分企业业绩回升,但是股价依然萎靡不振。

尤其是在今年以沪深300为主的白马股,纷纷表现不错的情况下,可能就更让人焦虑。

一方面海外AI以及科技企业涨的火热,预示着这个行业还是有增长空间的。

另一方面以恒生科技为例,目前只有15PE、一众以往的互联网大佬,腾讯、阿里等,更是连跌数年,估值极低,好像又是一幅国内互联网企业要玩完的架势。

股价不涨,现实看又没那么糟糕,因此很多朋友不禁怀疑,有没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坏消息。

以腾讯为例,原有业务虽然不算惊艳但也基本稳定,甚至视频号和小程序,近两年还带来了不少亮点。另一方面未来AI大模型大概率也能分一杯羹。

2023年9月7日,腾讯正式发布混元大模型 。腾讯混元大模型是由腾讯全链路自研的通用大语言模型,拥有超千亿参数规模,预训练语料超2万亿tokens。

除此之外,百度2023年3月发布了文心一言,阿里巴巴 2023年4月发布了通义千问。

对于AI大模型头部企业大概率能成功,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AI大模型门槛主要在于前期的大量投入,技术壁垒并非无法跨越,国内互联网龙头想做是能做到的,长期看极大概率追上海外水平。

其次,哪怕是差一点,因为海外的咱们使用有壁垒,所以竞争压力也没那么大。

根据SuperCLUE测评数据,在2023年下半年,国内领军大模型企业实现了大模型代际追赶的奇迹,从7月份与GPT3.5的20分差距,每个月都有稳定且巨大的提升,到11月份测评时已经完成总分上对GPT3.5的超越。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股价不上涨,自然让人很焦虑。

尤其是仓位越重,必然越焦虑,一方面是损失大,另一方面仓位重证明当初期待高,现在心理落差也大。

当下我说马上就会涨,或者一定会涨,无非是为了安慰的安慰语,没啥意义。

我能说的就是腾讯具备带来不错收益的潜质。

首先是估值足够低,也就是市场对这份资产的情绪在冰点,具备未来情绪提升带来估值提升的基础。

其次企业目前没有发现经营的问题,不会因为业绩下降失去价值。

但这只是以长期看法去看这笔投资,并改变不了短期大部分人的悲观,而大部分人的悲观,可能又会让股价下跌。

走势不会影响企业的真实价值,但肯定会影响大部分人的信心。

我不是技术派,随便画两条线,从去年1月腾讯涨到400港元以后,每次下跌都比上一次价格更低,而每一次上涨都没超过上一次的高点。

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信心,产生焦虑,他们的交易会进一步影响股价,他们的言论会让更多人悲观。

在悲观的氛围下,难免也会放大一些对其他事情的担忧,比如港股会越来越边缘化,比如大股东要持续减持很多年。

这事不光咱们这么想,前几天看弯弯一个节目,倒不是股市节目,正好他们嘉宾聊了几句,他们普遍认为港股就是金融战。

所以有人担忧也很正常。

我个人一直的观点是,优质的资产,价格总有一个低的极限,在反复震荡中,总会把不坚定的人慢慢淘汰出去,在持续的下跌中优质的资产总会吸引资本的注意,最后形成反转。

去年年底很多人悲观到经济要全面崩盘,最近随着上证,沪深300、A50的上涨,很少有人这样留言了。

当然了非要找不同也有一些,去年底我反复说过一个观点,股市就是金钱游戏,买多卖少就会上涨,政策希望股市有表现,面对低估的沪深300、A50,最差自己下场也能涨起来。

但是港股大概率不会这么受关照。

所以当下听别人解释逻辑大概率没用,先消除恐惧才是关键。

一个人对自己的持仓担忧恐惧,总能找到恐惧的理由。

很多低估的企业董事长下场增持,公司不断回购,悲观的那一刻大家也不认账,比如去年的格力。

我比较认可一句话,低纬度的是方法论,高纬度的是能量场。

至少在投资和创业中是这样的。

不是说方法不重要,而是企业怎么估值,企业怎么分析,你花个一年半载都能搞明白。

最后你还要面对的是和自己内心的斗争。

因为这个市场,同样的分析方法,对未来的看法不同,结果会不同。

因为这个市场,不是每个人都基于企业的价值去交易。

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对的人答案是一样的,你可以大喊天王老子来了我也对。

但企业分析,没到未来,谁都不敢这么说。

很多人都痴迷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我怎么做了就一定是怎样的答案,在数学题上可以,在投资和创业这两件事上不行。

最好的创业指导他也只是告诉你创业中容易犯的一些必败的错误,然后再告诉你一些能提高创业胜率的方法,在之后你还需要一份坚持,因为时代在变,环境在变,需求在变。

哪怕导师自己当时的成功案例,再去做一次,也不一定成功。

你作正确的事,不带表次次都有正确的结果,你作正确的事,不代表马上就有结果。

哪怕你的分析完全正确,可能也需要等待很久才会被市场认可。

这就是投资。

投资和创业这俩事,最后你做成还需要一个强大的意志,和一个平和的心态。

大部分人持有腾讯都已经好几年,哪怕是碎片化读一读,对腾讯也很了解了。

现在我除了告诉你腾讯具有获得不错收益的基础条件外,也只能尽量聊聊帮你心态平和的话题了。

从个股到指数,低估总是少部分人的胜利,因为逆流而行是对心态巨大的考验。

2

不自嗨式畅想

投资中焦虑往往来自两点,一个是对别人的羡慕,一个是对未知的恐惧。

先聊聊前者。

01在股市每个阶段都会有你羡慕的人,但你很难成为他们每个人

之所以一些朋友着急焦虑,是因为股市每个阶段都有赚钱特别快的人,再对比自己不涨的持仓显然会有些焦虑。

股市每个阶段都会有那么几个风云人物,但是细心一点,也会发现,每个阶段的牛人,往往都没有持续的牛下去。

先来聊聊我印象中的一些阶段性牛人。

最早有印象的是当时有个炒股软件叫益盟,我很喜欢听里面一个老师讲课。

倒不是喜欢听他的各种分析,是因为他讲课有一种说相声的感觉,而且相比其他技术分析的老师,他更多是聊聊最近的资讯,这让我既能因此了解一点每日资讯,又能免费听一段脱口秀,于是有一段时间每天吃早饭,我都会听一会。

当时记得是14年10月左右吧,他力主大家全仓配置券商。

而之后事情的发展我们大家也了解,券商从11月中旬陆陆续续有所表现,12月大多券商都翻了几倍。

一战成名,他之后辞去了在益盟的讲师工作自己创业,再之后屡战屡败,彻底淡出了这个行业。

后面有印象的是,重仓融创的小兵oo9,我买融创时看了不少他的分析,只是我大部分卖的比较早。

因为融创的上涨名噪一时,喜欢户外野营徒步等等,也因为地产的衰落逐渐淡出。

再之后新能源,某平台有个主播,每天高喊我的宁王无限猖狂,很多人也买了他的付费课,当然了相信他的人最多的时候,是宁王的高点,之后随着宁王下跌,这个主播也就逐步消失了。由于消失的太快,现在我连名字都记不得。

说这些不是嘲笑别人,因为包括我,几乎我们每个人在股市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傲人的战绩会有一段,更多时候也是磕磕绊绊,平平淡淡。

之所以你我还在,首先是没加杠杆,其次是相对比较分散。

某个阶段特别顺,并在各大论坛有了很强知名度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配置的必定会特别集中,甚至加了杠杆,因此才会创造收益奇迹。

但这事也有相反的一面,一旦犯错,往往损失也是极大的。

昨天看了一篇配置喵讲概率的文章

概率分两种,一种叫做集合概率,一种叫做时间概率。

假设有一种蘑菇,中毒死亡概率是1%,那么如果找100个人来吃,大概率会有一个人中毒死亡,而另外99个人什么事情都没有,还会告诉你这种蘑菇味道有多鲜美。这里就是集合概率,若干样本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概率。

现在换一下,假设还是这种蘑菇,让一个人反复的吃100次,这时候这个人的中毒概率还会是1%吗?不会的,几乎必死。这种单一样本穿越若干时间的概率就叫做时间概率。

所以如本文开头的那句话,别着急,在股市每个阶段都会有你羡慕的人,但你很难成为他们每个人。

某个阶段看总有加了杠杆或满仓一只股票不但没出错,反而收益惊人,高喊十分美味的人。

但想持续成为那个最靓的仔,就意味着你在反复的吃这个死亡概率是1%的蘑菇,终有一次会中毒而亡。

文中作者也举了几个例子。

例子一,股票论坛本身就是一个大集合,因为存在集合概率,每年,都会发现一些特别牛的大V出现,吸引着无数小散跟风,而这种大V,不过三五年,就销声匿迹了。

原因无他,只有承担极端风险的策略在幸存者偏差下才会呈现出极端收益,而这种极端收益吸引着小白跟风,但通常这种策略是不具备持续性的。。

例子二,不止是我们个体小打小闹,大到基金公司,也一样,一个基金公司下面若干基金经理,每一个经理干一个热门赛道,在集合概率下,一定会跑出收益特别好的,然后重点宣传这个特别好的,基金规模不就起来了?当然,最后结果你们都懂

大多数投资者,最后都死于羡慕。

股市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优秀的人出现,让我们误以为如果我和他一样努力活着学会了他的方法,就能一样高歌猛进。

其实他只是在命运高光期走进了你的视线,不是他的命运只有高光期。

过去十年每个阶段表现特别好的,都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同样的风格,你又怎么可能复制他们所有人。

不自嗨式畅想,这很重要,着急大概率是因为畅想的太多,把太多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计划到自己的生活。

在股市越久就越容易接受一个现实,判断未来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未来总有一部分无法掌握,要满仓押注又每次都对那更是难上加难。

大部分人可能很难成为那个惊艳的人,在腾讯上重仓不涨会煎熬,换了家企业满仓不涨就心态平和,大概率不可能。

我们只看到了人家持仓上涨的那段,没看到人家满仓等待的时刻。

02恐惧很难因为别人的语言消除

当你不急了,下一步要着手的就是消除恐惧。

消除恐惧一方面需要自己去了解企业,对于腾讯我相信大部分人也很了解了。

但是投资这件事有个不同,无论你怎么分析,未来总有一部分是我们无法预测的。

这几年大的事情上,我们既无法预测疫情,也大概率预测不到俄乌战争,小的影响某个企业的那就更多了。

看了一百篇腾讯分析文章,看了很多人看好腾讯的言论,大股东减持有没有影响,港股会不会边缘化,未来经济会不会崩溃,这些疑虑也不能完全打破。

尤其持续下跌的时候,未知的恐惧可能就会占上风。

如果你看了各种分析,自己也理清了思路,依然很焦虑,那大概率是你仓位太重了,你自己是无法承受对应的损失的。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仓位降到自己平静的状态。

3

做一个股市收藏家

对于文首的提问,对体系产生了怀疑又不知道如何优化。

怀疑这部分我认为,他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们想成为股市持续幸运的人,但是这并不可能。

如前面说,那些每个阶段亮眼的人,其实他们只是在命运高光期走进了你的视线,不是他的命运只有高光期。

他们也有大量的等待,你没看见而已。

因为满仓押注带来的亮眼,也在犯错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我们忽略了而已。

要说优化,就是别对赚快钱有执念,适当分散,把每个持仓都控制在哪怕他暂时表现不好你也不焦虑的范围内。

我之所以心态平和,因为并没期待快速改变生活,下跌也没有影响我的生活。

投资给人生多了一份期待,看看书,写写文章,闲了我打打球,媳妇下班早时她喜欢看我玩游戏,那就开瓶饮料,一起享受一下美好时光,晚上孩子写作业,媳妇做家务,我看书。

钱多自然更好,慢点也没关系,其实我们大部分人也都没那么着急,

做一个股市收藏家,这是投资最好的状态。

我很喜欢《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以及《金钱心理学》这两本书,因为他们在书中讲述的不只是投资还有生活。

我们都看了很多更成功的投资者的书籍。

看了太多优秀的人,成功的故事,会让我们忘记了他们只是这个世界上少部分极度成功且优秀的人,海外市场上百年,也就出了那么几百个顶尖的投资者,而我们很大的可能只是普通人。

看了太多优秀的人,致富的故事,会让你忘记了除了致富还有感受生活,除了未来,当下的体验也非常重要。

那些成功的投资大师,并不是他们没有生活,只是他们出了本书主要讲了投资方面。

自嗨式畅想,只能让我们厌恶当下,而当下的每一天都是最珍贵的一天

人一辈子只有3万天,重要的青春时光,只有5000多天,除去睡觉、吃饭、工作,属于你自己的并没多少时间,不要在拿出一份用于焦虑。

时间是不可再生的,看透了时间的稀缺、才能理解珍惜当下的意义。

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拿一笔长期不用的闲钱,认真研究,适当分散,保持平静的生活,持仓有所表现的逐步降低仓位,到高估卖出,然后布局下一家企业。没有表现的,就耐心等待。

这就是最好的状态。

《金钱心理学》一书中讲过一个收藏家的故事,海因茨·贝格鲁恩在收藏那些名画的时候,很长时间都不被理解,甚至别人以为他是神经病,但到20世纪90年代为止,无论从哪个标准衡量,贝格鲁恩都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艺术品交易商之一。

某种程度上股权投资和这类似,艺术品收藏不可能头一天买入第二天就展现极高的价值。你也不能总期望,今天买了股票明天就大幅上涨。

我们能做的是

1、抓住市场情绪失控的机会,买入有价值的东西。

2、知道可能很长一段时间这种价值都得不到认可,保持耐心,好好生活。

3、最终有一部分得到了认可,这就足够你成功。

4、不要做高风险的事,让自己有资格留在市场,等待一切好转。

在股市很多人期望能找到一个神奇的方法规避等待的煎熬,而规避等待煎熬最有效的方法是你以安全的方式去投资,以平和的心态看未来,不自嗨的畅想没拥有的东西。

也许未来更好,但懂得当下就是最好。

今天就聊这么多,下期见。

@今日话题 $腾讯控股(0070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腾讯控股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