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叔论市 短线低吸机会或将出现!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特约 毛锐 2024-03-25 08:32:1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锐叔论市 短线低吸机会或将出现!)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财富领航员  毛锐

上周五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开盘之后,指数持续震荡走低,创业板指领跌。午后,指数缓慢震荡回升,但尾盘时段再次走弱。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跌0.95%、跌1.21%、跌1.47%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59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个股涨跌比889:4181,个股平均涨幅-1.42%,亏钱效应明显,两市成交额10973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2.77%。北上资金净流出逾31亿元。

上周五市场迎来3月份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个股平均跌幅也达到1.42%,亏钱效应明显,全周来看,大盘在上周二创出了截至目前本轮春季行情的最高点3090.点,但周K线也迎来自2月初行情启动以来的首阴。这一走势也基本算是在锐叔的预料之中,锐叔在上周一早评中就曾提到“可将短线目标位定在3085左右”,上周二早评中又提醒大家:“当前或更多需要提防一下可能出现的震荡”。而当前需要直面的问题首先是大盘周K线的首阴是否为春季行情结束的标志?其次是短线是否会继续调整?

单从技术上来看,大盘所有中短期均线依然呈多头排列,说明上升趋势依然保持。另外,20日均线也在上周五失而复得,而一般来说,只要20日均线不被跌破并向下拐头,尚不能轻易判断趋势逆转,况且作为更能反映整体市场的平均股价指数离下方20日均线还有较明显的距离。当然,日线MACD指标死叉后出现空头强化,预示短线盘中还有回调压力。

微观资金面上,作为近期市场主要增量资金来源之一的北上资金在最近4个交易日有3个交易日净流出,也是导致上周大盘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北上资金在这几天的总体流出,又与近日美国通胀超预期回升及日本央行十七年来首次宣布加息引发的海外流动性趋紧有关,人民币汇率因此持续走低,上周离岸人民币汇率就累计下跌了600多个基点。由于上周五A股盘后离岸人民币汇率仍跌了100多个基点,短线上北上资金可能还有些流出压力。不过,从上周五下午北上资金相比上午实际回流了30多亿来看,随着市场的调整,这一压力将逐渐减小,若继续调整,甚至很可能转为流入。

总体来看,一方面,现在尚不能就此判断春季行情已结束,不过由于年初宏观流动性和微观资金面的相对宽松、年报有条件强制预披露结束后的业绩真空、3月重磅会议前的政策博弈等传统春季行情的驱动因素正陆续弱化,加上最新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尚不能明显提振市场对经济的预期,也确实存在春季行情已结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即便春季行情已经结束,恐怕也难有大的调整空间。一是监管层仍在积极呵护股市微观流动性持续改善,若大盘再次回到3000点以下,汇金等“托底”力量很可能再次强化;二是导致前期非理性下跌的“雪球”产品“爆仓”等微观流动性风险因素已基本得到化解。

综上所述,在行情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需要将此前较为乐观的预期逐渐转为相对中性,围绕中等仓位高抛低吸就应该是较为合理的策略。而从短线角度来看,由于技术上预示还有回调压力以及离岸人民币汇率继续走低,预计今天盘中还有一些惯性调整。不过,60分钟K线形成“M”头破位后一般会有一个回抽确认的过程,同时60分钟K线还在上周五留下了一个3073至3076的向下跳空缺口,大盘也有一定的“补缺”要求。因此,预计后市会有一个先抑后扬的反抽过程。在相应的操作层面上,目前给大家的建议是:若今日市场继续调整,轻仓者可适当逢低加仓;重仓者此时则已不宜继续杀跌,可等待反抽后再考虑逢高控制仓位。

板块和热点方面,上周五盘面上,行业方面,按不加权方式排序,传媒娱乐、广告包装、化纤等逆势收涨,航空、农林牧渔、有色等跌幅居前。题材方面,结合涨幅超过5%个股数量和板块指数涨幅,铜缆高速连接、知识付费、短剧游戏等较为活跃。

上周五市场的主要热点大多仍与AI相关,如:板块指数涨超7%的铜缆高速连接是锐叔在上周三早评中提示过大家的,理由是在英伟达发布的新一代AI超级芯片中,铜连接方案是最超市场预期的点之一;板块指数分别涨超4%和3%的知识付费和短剧游戏,则是锐叔在上周三早评中提示过大家的Kimi智能助手受益方向。而在周末消息面上,Kimi引发的这波国产大模型热度仍在持续上升,经济日报昨天关注版头条刊发题为“国产大模型Kimi能否“登月”的评论文章,文章高度评价了kimi的作用,这也是央媒近期首次关注kimi。同时Kimi一度冲进App Store免费版应用的第五名,超越微信。与此同时,kimi这次的火热“出圈”,也有望点燃国产AI新一轮“百模大战”:财跃星辰在上周五发布国内首个千亿参数多模态金融大模型,基于万亿级金融语料预训练,具备强大的通用图像处理和图表理解能力,相比GPT-4等通用大模型在金融知识理解方面更为突出;据上周五的科创板日报报道,百度文心一言下个月将进行版本升级,届时也将开放长文本能力,文字范围会在200万-500万(Kimi是200万)。同时,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苹果在中国寻找本土生成式AI提供方,苹果讨论了在中国的设备中使用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阿里通义千问昨日升级,向所有人免费开放1000万字的长文档处理功能。即日起,可通过通义千问网站和APP快速读研报、分析财报、读科研论文、研判案情、读医疗报告、解读法律条文、分析考试成绩、总结深度文章;360智脑则于前天宣布正式内测500万字长文本处理功能,该功能即将入驻360AI浏览器,同时360AI浏览器APP也即将上线。总的来看,从Kimi、文心一言到通义千问等等,国内大模型在长文本、多模态能力上持续跃迁,其C端用户量或持续增长,并推动在垂直领域的AI应用加快开启商业化。而大模型公司需要大量优质内容训练现有大语言模型,如果缺乏具有独特价值的独家数据,很难产出吸引用户使用甚至付费的产品。也就是说,大模型公司可以通过付费获取独家专业正版数据,从而形成竞争壁垒和特色,以及防止被告侵权,因此拥有独家稀缺数据的大模型公司就有望取得领先身位。由此也可以判断,拥有大量优质或独家语料的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消息面上,3月24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华为手机供应链公司独家获悉,该公司已开始向华为P70系列高端旗舰手机批量供货。产业链人士对记者透露,华为给出的P70系列出货目标指引相对乐观。机构建议关注华为P70系列产业链公司。尽管具体发布时间尚未公开,但业界普遍预测,该系列手机有望在今年4月与广大消费者见面。按照华为的迭代策略,Mate60系列后的下一款旗舰手机,便是全新的华为P70系列。2023年Mate60系列发售以来,华为手机销量持续亮眼,Counter Point数据显示,2024年前两周,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份额重回第一,华为手机产业链预计随着华为手机出货量提升,将有望体现出营收业绩双增。对于华为P70的销量展望,根据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曾发布的报告,受益于相机规格升级与麒麟芯片,P70系列出货量将在2024年有显著成长(对比2023年P60系列的400万—500万部)。若当前强劲的手机库存回补需求可持续到2024年上半年,则P70系列出货量在2024年可望同比增长230%至1300万—1500万部。即便库存回补需求在2024年上半年放缓,P70系列出货量仍可望同比增长150%至1000万—1200万部。此外,据华为产业链公司人士表示,消费者对于华为新品的期待非常高,他们预计P70系列的市场需求量将十分旺盛。同时,该人士还透露,随着向华为供货的毛利率有所提高,这对于供应链公司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操作策略:

上周五市场迎来3月份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个股平均跌幅也达到1.42%,亏钱效应明显。短线来看,由于技术上预示还有回调压力以及离岸人民币汇率继续走低,预计今天盘中还有一些惯性调整。不过,60分钟K线形成“M”头破位后一般会有一个回抽确认的过程,同时60分钟K线还在上周五留下了一个3073至3076的向下跳空缺口,大盘也有一定的“补缺”要求。因此,预计后市会有一个先抑后扬的反抽过程。拉长时间来看,前期市场的持续大跌与经济和市场基本面存在的偏离、年初宏观流动性和微观资金面的相对宽松、年报有条件强制预披露结束后的业绩真空、3月重磅会议前的政策博弈等传统春季行情的驱动因素将陆续弱化,在微观资金面仍处于增量模式下,春季行情虽仍有望继续演绎,但若后续宏观基本面上未出现明显的积极信号进程,或已到尾声阶段。中期来看,一方面,当前上证指数对应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安全边际及投资性价比依然较高。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复苏虽有波动但向好的大方向未变。此外,美联储今年有望进入降息周期,外部流动性将继续呈现改善趋势,中期市场前景依然看好。操作上,若今日市场继续调整,轻仓者可适当逢低加仓;重仓者此时则已不宜继续杀跌,可等待反抽后再考虑逢高控制仓位。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622080021)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金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