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市三年股价腰斩 重庆银行ESG表现如何?)
来源|华文社会责任
邮箱|huawen122@163.com
重庆银行自2013年H股上市以来,已连续11年发布ESG信息,展现了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心。然而,根据权威评级机构万得wind的最新数据,重庆银行在2023年的ESG评级结果仅为BBB,在67家商业银行中位列第31名,这一成绩显然并不理想。
从重庆银行于2023年3月30日发布的《2022年重庆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来看,在环境(E)方面,重庆银行表现优秀,尤其在绿色创新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创新性、实践性和可复制性。然而,在公司治理(G)和社会(S)层面,重庆银行的表现仍有待加强。
/ 服务绿色发展 建设绿色银行 /
银行是低碳行业代表,运营碳排放量较小,因此环境(E)在此主要指“绿色金融”。其核心是引导资金流向生态保护、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和污染防治等领域,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重庆银行自2021年2月2日起正式采纳“赤道原则”,是中国第7家“赤道银行”。在积极采纳赤道原则的基础上,重庆银行持续深入开展欧盟可持续分类标准的研究,并成功在全国率先实施该标准,旨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推动绿色业务的发展。同时,重庆银行注重行业标准化研究,制定了《绿色信贷业务流程标准》和《绿色债券信息披露规范》,这两项标准已经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认证并公开发布,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重庆银行还率先上线了重庆市首个绿色金融管理系统,该系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为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该系统实现了对绿色金融业务的智能识别、环境效益的自动测算、环境风险的多维监测以及集团绿色金融业务的统筹管理,为重庆市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及气候投融资试验区中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参考。
重庆银行在ESG报告中详细披露了其在支持绿色经济方面的数据。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末,全行绿色金融规模达到323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为276.21亿元,相较于前一年新增85亿元,增速达到45%(按人行口径计算)。2022年,重庆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为276.21亿元,与2021年的数据相比,重庆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增长了85.06亿元,同比增长31%。
然而,根据联众信评的统计数据,2023年上市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增速在20%以上的银行占比为64.52%。这意味着在上市银行中,有超过半数的银行绿色贷款增速超过了20%,重庆银行在此方面的表现虽有所提升,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绿色信贷的投入和发展,以更好地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
/ 公司治理和社会层面仍存提升空间 /
在社会(S)层面,重庆银行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向电子、装备制造等六大核心产业集群注入了超过450亿元的信贷资金,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等关键产业项目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此外,该行还为27个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外债项目提供了超过80亿元的资金支持,持续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的企业在境外直接融资提供助力。
此外,重庆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也取得了的一些成就。重庆银行联合重庆市经信委开发的本地第一款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产品“专精特新信用贷”,自2021年6月21日上线以来,截至2023年12月末,“专精特新信用贷”累计发放440余户、金额超19亿元。
在2023年9月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合普惠新金融——2023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讨暨典型案例发布会”上,重庆银行提交的《专精特新扬帆远航,金融服务保驾护航》的案例,成功入选“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2023)”,并被授予“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案例”的荣誉称号。
然而,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3年6月末,重庆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规模由0.35亿元增至7.13亿元,大幅上涨1937%,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从0.2%增至7.14%,大幅上涨3470%,在17家A股城商行中排名第一。
同时,重庆银行的高管人事变动也很频繁。近一年来,重庆银行有7位高管出现更替,包括1位董事长、1位行长、3位副行长以及2位董事。2月15日,重庆银行在原董事长林军到龄退休后,迎来了新任董事长杨秀明。前董事长林军于2017年获任职公司董事长,是从业多年的金融老将,也是上市银行中少有的女掌门人。
在林军的带领下,重庆银行于2021年2月5日以每股10.83元的价格在A股首次公开发行,成为西部地区首家实现A+H股上市的城商行。上市首日,其股价攀升至每股15.8元的峰值。然而,截至2024年3月15日,重庆银行的收盘价已跌至每股7.20元,较历史最高点下跌超过50%。
面对股价下跌、业绩疲态、ESG评级不佳等问题,新任董事长杨秀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振公司业绩并稳定股价。同时,重庆银行还需要加强在ESG方面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真实反映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华文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提供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