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南京银行:业绩承压回报率下滑,股价下跌董事长行长增持亏几十万

来源:财经九号 2023-10-19 15:27: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南京银行:业绩承压回报率下滑,股价下跌董事长行长增持亏几十万)



来源| 财经九号
作者| 胖虎

今年9月底,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2023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南京银行首次入围系统性重要银行的第五组,排名甚至超过了曾经的“城商行一哥”北京银行。

不过反观南京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很难令投资者满意。

甚至南京银行(SH.601009)董事长行长等一众高管的增持,也在跌跌不休的股价下亏成了“韭菜”。

1

高管增持普遍浮亏,董事长亏14万行长亏23万

据东方财富网上的统计,去年7月份以来南京银行的大批高管开始多批次增持,一直到今年3月份。



从披露的信息看,去年7月-9月的增持均价基本在10元每股到10.5元每股之间。

而10月19日的收盘价显示,南京银行目前只有7.73元每股左右。

相比之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南京银行股价跌去了约24%。即便考虑除权除息的影响,也已超跌20%,仅今年年内就跌去了近24%。

这也导致了南京银行此番增持的高管群体们普遍浮亏。

以该行董事长胡升荣、行长朱钢为例,去年7月份,胡升荣以10.17元每股均价增持6万股,按照最新的收盘价计算,胡董事长亏了14.2万元(不算分红);朱钢去年以10.09元每股均价增持了10万股,按最新收盘价计算,朱行长这部分投资亏损了近23万元(不算分红)。

去年增持股份数最多的南京银行董事余瑞玉,在7月和8月分别以10.06元的价格增持了2.2万股,以10.44元的价格增持了9.1万股,余董事这笔亏了29万元。

其他各位董监高,也基本上有几万到几十万的浮亏收益。

资本市场的伤害真的是无差别攻击,连自家高管在本轮增持中也是亏得“鼻青脸肿”,平均下来算,差不多亏掉了约四分之一的本金啊!

2

经营业绩承压回报率骤降,机构研报锐减市场看冷

南京银行的股价大幅度走低,在银行股中的表现颇为突兀。

北京银行在年内的股价涨幅达到了15%,与南京银行同城的江苏银行年内还有5%的涨幅,上海银行年内股价则涨了约11%;浙商银行再不济,股价也基本是持平,在一季度至二季度之间也曾有15%左右的涨幅。

可见与头部城商行、长三角城商行相比,南京银行今年的资本市场表现可以说是比较差的。

可能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业绩层面,虽然今年上半年南京银行仍然保持了利收双增的局面,但相较2021年、2022年,南京银行的营收、归母利润增速已呈现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南京银行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8.74%、9%、3.28%;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1.04%、16.09%、5.26%。

换言之,南京银行已经告别了业绩高成长,业绩增速已经进入了急速下跌通道。这种预期一旦形成就很难扭转。

更何况目前处在加息周期之下,银行的业绩增长普遍遭受挑战。

二是市场机构的看冷。

相比去年几十家机构出具了40份正向研究报告的盛况来看,今年至今快10个月过去,仅有浙商证券和中银证券两家券商机构,市场出具的仅有4份研究报告。



可见市场机构对南京银行的冷漠。资本市场上连吹鼓手、抬轿子的都少了,其市场表现可想而知的冷了不少。

当然,造成市场机构看冷、股价下行的原因,或许与南京银行的回报率也有关。

据公开数据显示,南京银行2023年上半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86%,较2021年额3.7%、2022年的1.82%已经下降了不少。

每股收益也出现了大幅下滑,从2021年的1.54元,到2022的1.76元,到今年上半年仅有1.03元,这一水平甚至比2019年、2020年都跌去了近三四成。

诸多因素之下,导致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大幅减持。据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底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尚持有2.722亿股,到了今年半年度,持股数已经变成了1.933亿股,减持了近三分之一。

由此可见,无论是经营业绩承压还是资本市场表现不佳,南京银行都需要对发展战略进行重新系统梳理了。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及信息均来自上市公司公告、东方财富网、同花顺等公开信息,数据或信息如有遗漏,欢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终披露为准。未经授权,本文禁止转载、抄袭或洗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浙商银行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