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燃气费狂飙 “错觉”)
中国家庭燃气费狂飙引发全网热议,从重庆到成都,居民群情激愤,投诉燃气费用异常上涨,质疑背后存在的巨大“猫腻”。
从今年2月开始,重庆市民便开始投诉,更换智能燃气表后,在同样使用频度的情况下,费用较以往增加了不少。 有重庆市民在网上晒出账单,称现在一个月的燃气费比之前两个月都多。
重庆市政府的信息显示,截至4月12日,当地共受理相关咨询和投诉高达7362件。此后几天,投诉量还在不断增加。
重庆燃气很快发布一则《澄清公告》,称该公司“新更换的气表均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并具有检定合格的标识”,燃气公司还称,旧表老化,计量不准确,“导致出现用气量剧增的错觉”。另外,部分用户家的气管及接头处有渗漏,也导致用气量上升。
之后,在舆情进一步发酵下。重庆市政府被迫介入调查。并于4月13日晚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已责成市级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市民反映的气表质量、燃气质量、气表计量、价格、收费、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弄清事实、还原真相,及时处理有关问题,回应市民关切。对于调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将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并向社会公开曝光。
很快,重庆相邻的成都也有很多居民投诉燃气费大涨。有居民反映,更换燃气表20天后,欠费竟然高达1万7000元。还有市民留言称,没换新表之前,家庭每月用气30立方,换新表后月均读数60至80立方,家庭人员以及燃气使用情况没有变化,用气设施也没有增加。
当有媒体向成都市消费者协会询问有关燃气费用投诉情况时,消协工作人员表示未接到大量投诉。在记者举例问政平台等渠道已有大量此类投诉后,工作人员表示会尽快汇总,要履行好消协维护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职责。
更人惊愕的是,被投诉的企业四川联发天然气有限公司在回应质疑时却称,换表前是先用气后缴费,换表后为先缴费后用气,居民称欠费1万7000元,是旧表多年漏抄表所致。“所以造成本月计费超高的错觉”。
大量居民在投诉后接受燃气公司的常规流程检查,最后被一句“设备没有问题”打回原形,一切原来都是“错觉”。
在家庭燃气费大涨的同时,燃气公司营业利润增幅超过11倍。据重庆燃气公司公布的2023第四季,重庆燃气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营业利润2.61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59%,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824%。
民众将大股东央企华润燃气入股地方燃气后作为分界线。华润燃气于2023年3月1日收购重庆能源持有的重庆燃气注册资本中的全部6.45亿股股份(约占重庆燃气注册资本41.07%)成为其重要股东。
成都燃气的介入在更早的2004年10月,华润以6.6亿元人民币成功拿下成都燃气36%的股权,此后多次增资,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业绩大涨,气费飙升,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目前没有官方结论。我们也不敢妄加揣测。至于是什么导致了巨大的现实反差,或许每一个民众心底都有一个说法。
纵观全国,类似燃气”换表费增“的投诉报道比比皆是,但最后的结果,好像都是没有结果。重庆、成都、河南、湖南、广东……
早前,在关注重庆燃气费事件时,我们认为,在一个缺乏竞争和监管的商业体系里,人们潜意识里会觉得既得利益方会在任何一个环节做“手脚”。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中国铁路亏损507亿,国家电网亏损14.5亿,中国烟草亏损4.3亿,中石化亏110亿…… 这些行业国有控制,也都是社会的基础需求,关乎民生大计。
在垄断行业里,整个市场上的供应、价格或其他关键因素被限制或消除,一支独大,用户基本没有选择。
暗箱操作只可能存在于封闭的空间,错位导致了“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