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滨江集团,主动卧倒)
斑马消费 杨柘
“福利天花板”、“别人家的”滨江集团,选择了匍匐前进。
从公司薪酬调整和强化KPI指标的动作来看,试图浑水摸鱼的员工,要想拿到全额薪酬和年终奖,恐怕不会那么简单了。
2023年,受资产减值的影响,滨江集团录得近5年来的首次业绩负增长。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公司只能谨慎扩张,稳住杭州大本营。
在滨江集团老板戚金兴看来,主动卧倒,正是为了随时可以站起来。
增收不增利
滨江集团(002244.SZ)的2023年报姗姗来迟,并没有影响中小投资者们的热情,昨日开盘大涨,收报6.94元,涨幅8.10%,总市值215.93亿元。
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4.43亿元,较上年增长69.73%;归母净利润25.29亿元,同比下降32.41%;扣非净利润24.01亿元,下滑35.52%。这是2019年以来,公司首次业绩下滑,主要是受资产减值影响。
去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43.07亿元,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75亿元。其中,公司部分房地产项目销售未达预期,对存货合计计提减值准备约37.80亿元。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滨江集团全年增收不增利,除了计提减值影响,也和毛利率下滑、投资收益减少有关。
受前期高地价低毛利项目进入结转期影响,公司去年毛利率较上年减少0.72个百分点至16.76%;其合作项目投资收益较上年减少9.9亿元。
不过,今年一季度经营尚好,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0亿元、6.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85%和17.84%。
与地产同行相比,滨江集团能保持这样的业绩表现,已经非常难得。
2023年,公司实现销售金额1534.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位居克而瑞年度销售榜单第11位,较上年提升2位。
滨江集团历来以高人效著称。去年,公司房地产员工1076人,人均年度贡献销售额1.43亿元,较上年增加0.06亿元。
杭州称王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戚金兴参与杭州滨江房屋建设开发公司的改制,控制这家区属建筑企业后,改名滨江集团。
2002年后,公司在杭州市场渐渐有了名气。无论在房地产的黄金时代,还是白银时代,滨江集团坚守本土,唯二走出浙江,也只是在上海和深圳两地浅尝辄止。正是这样的低调、谨慎,让公司身处行业寒冬,亦岿然不动。
2023年,滨江集团在杭州市场以606.82亿元销售金额称王,“杭州王”的桂冠,滨江已连续戴了6年。当期,杭州市场实现营业收入450.07亿元,同比大增61.97%。
去年,公司继续巩固杭州市场份额,新增的33个土地储备项目中,27个在杭州;期末,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1320.31万平方米,杭州占比70.97%。今年公司预交付的38个项目中,21个位于杭州。
主动卧倒
过去两年,房地产行业跌宕起伏,滨江集团是极少数未出险的千亿民营房企之一。
2023年底,公司在互动平台上对外称,未来的战略,就是在不确定的市场里中做确定的事。
在去年年报中,公司再次强调稳字决:销售金额保持千亿以上,占行业规模的1%,排名争取在15名内。另外,土地储备投资金额控制在权益销售回款40%以内,区域布局上聚焦杭州、深耕浙江,浙江之外,重点关注上海市场。
与此同时,公司将降本增效措施端上台面。年报披露之前,发文改革薪资和强化KPI考核。《每日经济新闻》证实,滨江集团已调整月度工资和年终绩效奖金比例,强化指标考核,提升效率。今年,公司将根据全年节点目标、KPI指标等综合确定员工年薪总体状况。浑水摸鱼、出工不出力的员工,年终绩效奖金将不会那么容易拿到。
去年末,戚金兴在与媒体恳谈会上称,2024年,企业要主动卧倒,匍匐前进,“卧倒是为了随时站起来,等友军上来后,马上冲刺。”